【中航第六一三研究所幼儿园】安全防护小课堂——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及应对措施

美友3097517

<h3>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给我们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所幸的是经过我们一系列的防疫措施,疫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最近几天的确诊人数都有大幅度的下降,只要平时做好科学的防护,病毒就不会感染到我们,所以我们一定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做好消毒工作,只要大家一起做好防疫工作,就能阻挡疫情继续传播,等新冠病毒被医护人员彻底消灭了,我们就能带着家人一起出门拥抱温暖的春天了……</h3> <h3>  武汉大学健康学院教授廖皓磊主任提醒,病毒在33℃最为活跃,繁殖最快,到35℃时,活动力下降,到37℃时就“抑郁”不想动了。而人的体温一般是36℃到37℃,这是躯体的体温,而手脚的温度就是病毒最喜欢的33°C左右。</h3> <h3>  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飞沫传播,以及接触传播。因此,大家要带上口罩,尽量减少近距离接触,一般主要是在1-2米或1.5米的距离可能会造成传播。如果一个感染者不小心打了一个喷嚏,那么这些病毒就会被带出来,然后留在空气了,这时如果有人经过把它们吸进呼吸体统,病毒就会进入人体然后开始感染,所以我们才百般强调,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h3> <h3>  其实除了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之外,还有一个传播途径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通过我们的“手”进行传播。</h3> <h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手能够接触到很多的东西,例如:坐电梯的时候我们需要按钮,上楼梯我们要接触扶手,甚至连开门手也要接触门把手才能把门打开,所以我们的手就非常容易沾到细菌,如果这些地方是被感染者接触过的,这时再去触碰它,病毒可能就会残留在手上,如果没有及时消毒,在这期间用手去揉眼睛的话,那病毒可能就会通过眼部粘膜进入我们体内,然后造成感染,所以,大家在出门回家后,记得一定要先洗手再去接触其他东西,避免将病毒带回家。</h3> <h3>  新型冠状病毒虽然发展很快,但是研究人员在对比中会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也有自己不喜欢的环境,也就是这几种情况的人,不容易被新型冠状病毒找上。</h3> <h3>新型冠状病毒不容易找上这3类人</h3><h3>1.拥有强大免疫力的人</h3><h3>&nbsp;&nbsp;&nbsp; 一直都在说,免疫力是真正对抗病毒的因素,免疫力强大的人,不管是面对什么样的病毒,都能很好地抵御住病毒的侵袭,而免疫力低下的人,却是经常生病,一个小小的感冒都能折腾很多天才能好。这样的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也是难以抵挡,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要多做运动,多加调整自己的心态,也可以多吃一些提高免疫力的食物。</h3> <h3>2.拥有良好饮食规律的人</h3><h3>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但很多人在忙于工作的同时忽略了健康的饮食。零食、夜宵不断,往往上顿还没消化完就接着吃下一顿。还有的人早晨起不来,就忽略了早餐,等到中午的时候又进食过多,很少喝白开水,以饮料、咖啡来代替。饮食不规律,会打乱人的新陈代谢,使人体难以抵御病毒的侵袭。所以即使我们现在在家待复工,也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规律。</h3> <h3>3.讲究干净卫生的人</h3><h3> 讲究干净卫生的人,不会引发病从口入的悲剧。所以一直以来都在强调要勤洗手,注意家庭消毒和外出回来人员的消毒,这样才能有效的将病毒杀灭,不给它近身的机会。</h3> <h3>  总之,想要对抗病毒,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己,不但要注意不要外出,还要勤洗手,勤消毒,注意提高自己的免疫力,绝对不能对新冠病毒掉以轻心。</h3> <h3>  我们处在一个充斥着新型流行病风险的世界。幸运的是,我们也处在一个用技术手段建造环球免疫系统的时代。</h3> <h3>  我们希望有朝一日,能将流行病预测和预防工作做得漂亮到可以宣布“这是最后的一种流行病”——到那时,我们发现和遏制流行病的能力,已经强到连“流行病”这个词都不需要了。<br></h3>

病毒

冠状病毒

我们

免疫力

流行病

传播

新型

新冠

接触

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