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研人——中学教研室居家教研花絮

苏菲

<p>  这是一个特别的春天,冰雪还未消融,十四亿人的热情被禁锢在焦灼的期盼中,一场在我们人生中从未被预料的疫情改变了2020的生活轨迹。</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  大疫无情人有情,十四亿人精诚团结,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与崇敬!</p> <p>  作为平房区进修人中的一份子,一个重要群体——中学教研室,十名教研员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以最平凡的姿态诠释着自己的责任与担当。</p> <p>  一场疫情使久经风霜的中华民族陷入危难之中,当一批批“逆行者”冒生命死亡之险奔赴“抗疫”一线,我们教研人以另一种姿态与全国人民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抗疫重任——守护千万个家庭中的希望,中华民族的未来。</p><p>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标语口号,大家借助手机、电脑心身凝聚,倾情投入到工作中。</p><p>  作为教研部门,我们必须在学生上课之前做好区域的工作安排,大家积极配合工作,每个人都默默做着自己本分之事。</p> <p>  居家办公并不清闲,为了配合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我们教研人员“停课不停研”,同时配合哈尔滨市教育局和哈尔滨教育研究院做好线上课程录制和审核工作,部室十名教研员几乎都加班加点地工作到深夜,包括马上要退休的生物教研员也在外地通过网络指导骨干教师录课,物理教研员孙鹏飞老师在医院陪护重病的母亲已经将近一个月了,偶尔回家休息一天也没有拒绝参与市里微课审核工作,部室视频会议都是坐在母亲病床边完成的。</p> <p>  部室主任刘颖老师自己患病好几年了,家里母亲生活不能自理,居家办公期间她每天忙于工作到深夜,严重失眠几乎好几天彻夜难眠,身体虚弱却不耽误微课审核和学科培训工作。</p> <p>  当部室征集教研员居家办公照片时,几乎所有人发来的都是工作背影,这是一种默默的姿态,就如同教研工作本身,教研员永远是站在教师身后的支持者。</p> <p>  每学期开学前一周都是教研部门忙的“最疯狂”的一周,调研课题、准备培训素材、形成培训讲稿、制作培训课件、开展学科培训、进行质量分析等等,这个学期居家办公不但没有减少工作量,还增加了许多与线上教学相关的工作内容,除了录制微课指导、审核等,还每天为基层提供教育资源,做好上情下达的工作。</p> <p>  居家办公的教研员们本学期第一重要任务就是要思考如何帮助教师指导居家学习的孩子们,从大量调研中发现教师们为了线上授课已经忙的不可开交,也不免迷茫,每一名教师都在极短时间内进行角色转型——由教师转为“网络主播”,教师们共同的困惑和焦虑就是“如何掌控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学教研室2月24日在部室视频会议中确立了开学初培训主题:如何指导学生居家学习。</p><p>  我们展开了第一次集体研修活动,大家各抒己见,整合资源,群策群力,最后形成本学期教研室第一个研修成果:如何指导学生居家学习。</p><p>  我们从教师观念的转变、居家学习策略、居家教学原则等几个层面对教师进行了指导,使各个学科教师从迷茫中找到了一个方向,同时在培训中教研员重点梳理了毕业学年教学内容,也帮助教师确立特殊时期的教学重点。</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开展全区学科培训工作之前,除了进行课题攻关之外,教研员们因为也面临以网络直播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的现状,必须进行网络直播技术的学习,我们首先建立了中学教研室钉钉群,让大家在自己的群中尝试直播,接着各个学科也建立了钉钉直播群,短短几天的集训,2月28日各个学科率先上线进行培训工作,培训结束之后,他们脸上绽放着疲惫但欣慰的笑容。这是最美的笑容!胜过青春的绚丽。</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拍个居家照发过来吧!”“我想看看你们居家的样子。”“我去洗把脸!嘻嘻!”“不用洗了,我们要看真实的居家照!哈哈哈!”不一会,一张张明显摆拍的居家照飞来……</p><p>  也许,我们好久不再谈论美丽了,因为岁月流转太快,青春已悄然而逝……</p><p>  无论,心态如何阳光,也不能不面对平均51岁的年龄,唏嘘感叹中,也只是淡然从容的一笑,那笑容曾在中学教研室十位教研人员的脸上一一轻轻掠过……</p><p>  在那些云淡风轻的日子里,我们似乎略显平凡了,我们曾经失去过展现自己风姿的课堂阵地,我们每日穿行在朝气蓬勃的一线教师队伍中甘当人梯……</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其实,我们也挺美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