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乒乓 情系终生-----李蓉

龙的传人

<p>  李蓉,网名rong,1970年出生,身高1.70米,乒乓球二级运动员,现在深圳立信会计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小学期间在江苏省泰州市业余体校训练乒乓球三年,参加过各类乒乓球项目比赛,在儿童时代成绩斐然,曾获得全国分区赛儿童女子团体亚军。</p><p> 右手直拍,单面正胶,传统左推右打进攻型打法,基本功扎实,技术全面,进攻型选手。打球认真,作风顽强,技术特点突出,攻防讲究平衡,反手拍打凶猛,以快为主,以主动进攻为主,形成了快、准、狠、变、转的技术风格,站位近台,动作幅度小,出手比较隐蔽,以速度制胜,但在接发球和防高吊弧圈球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缘起乒乓 情系终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蓉</p><p> </p><p>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一晃就知天命了。一路走来,走散了多少人,忘掉了多少事,唯有乒乓球从初始那天,一直陪伴着我……虽然球技不高,没有打出什么名堂来,但我始终没有间断过,可以说乒乓球与我有不解之缘,打乒乓球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p><p> 我的祖籍河南,70年出生,父亲是军人,我出生后不到3个月就随军到了温州军分区的洞头岛。文化大革命后,温州军分区解散,75年我又随父亲来到了南京军区的泰州市(那时候还是县级市,隶属扬州大市,97年改成地级市,原先的泰州市就是现在的泰州市海陵区)。跟乒乓球的缘分那得从1977年8月的一天下午说起,我这假小子还在部队大院里忙着跟一帮小朋友玩工兵捉贼、躲迷藏的游戏时,听到有小朋友说有学校老师来大院里招收小学一年级的新生了,可惜当时没遇上招生的老师,心里多少有点遗憾。那年的9月1日,我背着军绿书包,带着三元钱和户口簿,怀着憧憬而忐忑的心情去学校报到了。一年级一共有五个班级,我被分在了一(1)班,班主任就是来大院招生的陈老师,最关键的是一(1)班是乒乓球班,必须每个学生要准备一块球拍和一个乒乓球。那时候的父母根本不像现在的父母,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的那块球拍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父母给我买了块光板,上面直接贴上一块硬邦邦的单正胶皮,那时候带海绵的成品球拍简直就是高大上的存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泰州体委乒乓球戴教练来到学校招收小队员,陈老师就让班上成绩排名靠前的27名学生都一起去训练,我有幸在这27人当中,每天放学后背着书包去业余体校乒乓球馆训练。说是训练,还不如说去玩耍。那时球馆大概200多平米,摆放着10张球台,1-5年级的运动员都在里面,只有一个戴教练,根本顾不上教我们小运动员,他脾气不好,经常凶我们,还经常取笑我们不规范的动作(我就很怕戴教练,后来只要他做场外指导和带队比赛,我都打不出好水平)。每天在胆战心惊中练习颠球,唯一的安慰就是训练后有副餐发放,也是家长让我坚持下来的理由。整整一学期就这么过去了,27位同学只剩下了7、8个人,基本动作还很不像样,更别谈上桌打球了,只学会了颠球,3个球内颠球1000个,我把那块光板都颠变形了,总算没被淘汰。一年级的暑期开始了,乒乓球队来了一位李教练,瘦高个,皮肤黝黑,两只小小眼睛,却是非常有神,刚从部队转业下来,没有合适的工作,临时担任女队教练。李教练脾气特好,和蔼可亲,跟戴教练那可是千差万别,我有幸成为他手上的第一批女队员。李教练非常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对基本动作的规范要求高。他不光耐心地给我们讲解,还做着示范动作,并且手把手地纠正我们的动作。为了便于小队员的基本功练习,球馆特意安置了一台矮球桌。久旱逢甘霖,我的乒乓训练迎来了曙光,光板换成了带海绵的正胶成品拍,即父母给我买的第二块球拍,一板一眼地学习基本功,一个暑期下来,左推右攻有点像模像样了,我这个被家人称作为“心笨”(据我奶奶说是因为我出娘胎比较墨迹,就给我打上了这么个标签)之人竟是我们那批队员学得最好的,还在那个暑期留下了儿童时代唯一的一张正手攻球照片。从那以后我就不用为球拍发愁了,都由教练提供底板、胶皮和海绵,打磨并粘贴好直接使用了。那时乒乓球成了我的最爱,为了和我的最爱朝夕相处,我放弃了娱乐和玩耍的时间,特别是学校每学期会安排1-2次包场电影,队员们都去看电影了,球馆里只有我和教练刻苦训练的身影…..</p><p>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年以后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就脱颖而出,在江苏省70年组的比赛中取得第4名的好成绩。那年班主任陈老师还力荐我成为学校三好学生代表,参加全市的三好学生表彰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言,讲述自己打球学习两不误的光荣事迹。四年级我取得了江苏省乒乓球儿童组的第三名,是前四名中唯一的来自业余体校的运动员,其他的都是省体校集训的运动员。这是我学生时代取得的个人最好成绩。到了四年级,李教练已经没法再教我了,我那时的水平跟他差不多了,再加上江苏省女队教练援外加拿大,我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到了五年级,因为有小升初的考试压力,打球训练就减少了。小学毕业后,我就告别了有师可教的运动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下图是我当年8岁时刻苦训练的情景</span></p><p><b> </b></p><p><br></p> <p>生涯,步入了无人指导的散养状态,就是比一般的散养条件好些,不用挤水泥台。得益于小学阶段3年的乒乓球业余体校训练,“学习好、体育好”是我的学生时代两大标签,即使我的乒乓球水平还停滞在“儿童水平”。</p><p> 大学毕业以后,我回到泰州工作,被广电局的李局长看中,把我安排在广电局下属单位广播电视科研所做财务工作,一干就是十多年。这期间我打球就是为了代表单位参加各种比赛,平时都是挂拍状态,等到比赛前突击训练半个月左右,等到比赛结束之时,也是手感最好的时候。泰州毕竟是个小城市,这期间我在泰州市的比赛中大多拔得头筹,还有幸取得过江苏省广电系统乒乓球比赛女单冠军。2005年我辞职随夫举家迁往广东东莞,但不久生活发生了重大变故,我于2008年只身来到了深圳,怀揣CPA证书,一切从零开始。注册会计师,一个听上去很美看上去很拽的行业,许多行业外人士以为我们工作体面,高薪,但只要稍微深入接触过我们的人就知道,这个行业是多么的累,我们的身心是多么的疲惫,我们的薪水又是多么的低廉!在业界,流传很久的那句话“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那是一点儿都不夸张的。那时候我就想要打乒乓球,为了锻炼身体,苦于没有球伴。我加了个乒乓球群,在工作之余找到了实利和、南华球馆,因为胆小脸皮薄,每次夹着球拍灰溜溜的无功而返。2009年12月的第一个周日,我鼓足勇气参加了在东深俱乐部举行的乒乓球群活动,认识了在盐田工作的曾先生,他每周三从盐田过来,带我到附近的球馆练球,实利和、南华、红双喜、凤凰、波皇等球馆都留下了我的身影。后来他退休后搬到石岩羊台山居住,我们就不方便交往了,我帮他在石岩建立了乒乓球群,只是我很少去那边打球了。感谢他那些年的陪伴,让我的生活不再枯燥,也结识不少球友。2010年因为工作原因,结识了那时在深超任职的杨总,他是乒乓球超级发烧友,他们单位里摆放了两张乒乓球台,平时用布盖着,他有时经过球台,都会不经意的用手把球桌盖好。那年8月份的一个周日,他约我到特区报社的6楼球馆打球,在球馆里遇上在那里训练的深圳注协球队队员,他们主动邀请我们交流,并得知他们即将要参加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乒乓球比赛。看我水平不错,他们立马联系深圳注协的领导,第二天立马上传资料帮我补报名,一个星期后我就有缘参加了在河北正定举行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2010“诚信杯”乒乓球比赛。比赛共设男团、女团、男单、女单四个项目,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和中注协共计31个代表队229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我取得了女单亚军和女团亚军的好成绩。因为我在比赛中的亮眼表现,收获了不少粉丝,也让深圳球队的俊男靓女吸引更多的眼球,在荧光灯下的各种摆拍,虽然已经过去了10年了,好像刚发生在眼前一样……从那以后,深港穗三地注册会计师协会每年举办一次乒乓球比赛,为行业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了同场竞技、展示风貌、创先争优、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机会。我也因为深圳注协秘书长的力荐在 2011年底加入到国内第一大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p><p> 打乒乓球丰富了我的生活,成了我业余生活里的好伙伴。特别是杨总带我去能源打球,认识了同样是乒乓球爱好者的龙主席,他不光职位高,球技也高,文笔更高,现在能源的球馆更是高居能源大厦的41楼,名副其实的“高人”啊。认识了龙主席两年后,他带我来到了看守所、技校、口岸和快乐队打球,结识了众多球友,来的最多的是快乐队,记得有逍遥王、永哥、笨牛、朝阳、飞刀和老杨总等等,哈,都是风流倜傥的帅哥帅叔。通过多次酣畅淋漓的切磋交流,消除了彼此之间的生疏,打完球后的小聚更是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我也从此成为了快乐队的一员,为我的乒乓球业余生活开辟了新的篇章。快乐队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精英为了共同的爱好相聚在一起,“快乐乒乓,以球会友”,生命更加绚丽多彩。特别是快乐女队,在丽姐的积极热情带领下,我和杨阳、妍妍,先后参加了4届深圳业余公开赛,取得了3次冠军和1次亚军的骄人成绩,也让快乐女队在深圳小有名气。我还有幸跟随快乐队参加了惠州、博罗、梅州、珠海等地的交流比赛,每次都是收获满满,拿深圳电台名嘴永哥的话来说,我们的活动不仅仅是乒乓,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乒乓是行情的主线,还有不少板块走得非常不错:K歌、泡温、聚餐、龙眼、荔枝柴烧鹅……特别是龙主席图文并茂的活动总结,让我对乒乓球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激情!</p><p> 在我五十周岁即将来临之际,感谢龙主席的美好提议,让快乐队的每个人回忆自己的乒乓故事,抒发自己的乒乓情感。特别是他的序言触动了我,还有球友们的美文感染了我,让我不再懈怠,写下了我的一些乒乓历程,感恩自己有缘遇到了乒乓球,感恩在乒乓之路上遇见的每一个人。虽然我对乒乓球的热情并不是那么热切,但这辈子都无法离开乒乓了,它已经融入我的灵魂深处,再也无法舍弃。即使不打,也会关注,即使不再追求进步,也会追求在场上的那种享受的美妙感觉。最后还是借鉴永哥的话,祝愿快乐队高开高走,直线上升,单边上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