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英雄豪杰就在这片广阔无垠的土地上诞生!前有岑参低吟“<b><u>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u></b>”,又忆范仲淹悲壮豪言“<b><u>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u></b>”。如今,战场转至武汉,身披着白色战甲的“将士们”又英勇地奔赴战场,与病毒展开了激烈的持久战。</p> <p> 当下疫情形势严峻,医护人员逆流而行,日夜奋战在最危险的前线。我们看到了他们伤痕累累的脸庞,更看到了他们眼里坚定的决心;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明的清晰的填满一张张请战书的红手印,更看到了红手印背后的义无反顾;我们看到了他们在重症监护室忙碌中疲惫的神情,更看到了每天他们相互鼓劲,还时不时在防护服上写下小小心愿的乐观精神。他们此刻已经俨然抛下了父母、子女、夫妻等日常生活中应有的身份,专心的坚守在医生的岗位上,把危险留给自己,用生命守护他人。</p> <p> <b><u>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u></b>!”这句诗就好似对这些英雄们心理的形象描述。当我们过年在家团聚之时,医生护士们的身影却在隔离病房里忙碌着,他们何曾不想与家人团聚呢?只是疫情关头,他们毅然选择了为国而战。武汉市儿童医院一名86岁的老专家宗祈在武汉封城第一天全副武装坐着轮椅出诊,虽年岁已高却仍秉持着一份忠心与对职业的坚守,他便是照亮患者心中恐惧的一束光,这个战场上一位特别的老将;1月24日,92岁高龄的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生敖忠芳前往战场,面对大家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关心,她只含泪回答:“医学的战士,死在战场上是死得其所。”此情此景谁看了不感动呢?“<b><u>请书塞北阴山石,愿比燕然车骑功</u></b>”,曾在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南方医疗队那些已退役的队员们毅然写下请战书奔赴战场。</p><p> </p> <p> 除了历经百战的老将们,年轻一代的医生护士也纷纷赶往武汉。采访的镜头下 ,一张张脱去防护用具后满是勒痕的松垮的脸,本该是青春靓丽的脸;一双双终日被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浸泡侵蚀着,满是伤痕的的手,本该是细嫩光滑的手;一头头为了更好防护而毅然剪去的乌黑长发,本该是青丝如瀑的发!她们说:“心中怎么会不怕呢?但是这就是职责所在,如果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呢?”许许多多年轻的女医生,面对家人的担忧,内心的恐惧种种挑战,都毅然选择走向前线,守护更多的生命,以小我,换大家。年纪轻轻的她们,颇有“<b><u>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u></b>”的情怀。</p><p><br></p> <p>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见证了中国速度;钟南山、李兰娟、陈薇,见证了中国精神;社区排查、及时隔离、应收尽收 ,见证了中国力量。一支支医疗队主动请缨奔向没有硝烟的战场;一车车蔬果农产品日夜兼程运往封城的武汉;一名名志愿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责;一批批公安干警在一线上废寝忘食;一位位普通民众自觉宅在家里不给社会添乱!“<b><u>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u></b><u>。</u>”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犹如飞将,共克时艰,抵御毒魔!不让它中国大地上继续肆虐蔓延!</p><p><br></p> <p>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希望” ,而我们深知,那些一线战士们的心中永远有一片星辰大海,即使埋头苦干,汗水打湿衣衫,也不会放弃前行的道路。</p><p> “一个国家有多一些为民族利益而忠诚守望的人,国家才有希望。” 亲爱的战士们,你们就是民族的希望,也是国家坚强的后盾,我为你们感到自豪,也默默为光荣牺牲的战士们哀悼,正因为有你们,中国之筋骨得以发扬,得以更好的传承。</p><p> 愿我们共同见证不久将来你们洋溢着笑容凯旋归来“<b><u>车师西门伫献捷</u></b>”的那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