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使者]李医生三七之日,致战疫中的白衣战士 文/萧晓红

掌上涟源

<p>赠涟源藉才女萧晓红</p><p>诗/李郁林</p><p>涟源才女有担当,一首煌煌耀故乡。</p><p>忧国忧民情切切,群防群控志昂昂。</p><p>应时敢作惊天赋,撼世高扬动地章。</p><p>谁识蟾宫攀桂手,当年嫁与状元郎。</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作者简介]&nbsp;萧晓红,笔名晓潇、睿希。湖南省涟源市人。199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艺学),接受过完整的博士课程学习,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撰写了博士论文(很多章节已于一级刊物发表),终因疏懒之故放弃答辩。在《文学评论》《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社科版)》《文艺评论》《当代文坛》《中华读书报》《博览群书》等核心刊物发表(《告别神圣之光:20世纪西方文艺美学中的作者论》)等多篇高质量的专业理论文章和文学评论;出版过《中小学美育知识文库:横看成岭侧成峰》(与人合著)等,翻译出版过很多侦探小说名著;在《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北京晚报》《法制日报·法制周末》《人民公安报》《海燕》《广州文艺》《新地文学》(中国台湾)等发表过诗歌、散文、随笔和小说等,作品多被中国作家网、学习强国等公众号转载。多年从事出版工作,现为群众出版社&amp;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编审。</p> <p>总觉得,</p><p>上天派人类来统治地球,</p><p>一定配备了特殊使命,</p><p>除了享受天下太平、国泰民安。</p><p><br></p><p>2003来了神秘SARS,</p><p>不惜一切代价</p><p>中国静悄悄地赢在了春天,</p><p>完全没有天气什么事。</p><p>人们载歌载舞,欢呼胜利,</p><p>欢天喜地,走向夏天。</p> <p>十七年的风调雨顺,</p><p>淡漠了人们的苦难记忆</p><p>焉知病毒十七年的变异进化,</p><p>焉知它十七年后卷土重来。</p><p><br></p><p>2019岁末的武汉一派祥和,</p><p>有人众志成城备两会,</p><p>更多的人,</p><p>万众一心庆新春。</p> <p>机巧不输人类,</p><p>病毒完美选择了进攻时机,</p><p>攻人不备。</p><p>首次派出最毒一代,一招毙命。</p><p>神秘身影才刚探出,</p><p>就被白衣天使火眼金睛靶定。</p><p>外送深圳、上海和北京样本的基因测序,</p><p>第一时间确定了来敌的最新身份。</p><p><br></p><p>专业精神让白衣们当即整肃起来,</p><p>抖落下哪怕一丝半秒的怠慢。</p><p>于公,依法申报,</p><p>于私,秘密周知昔日同学、今日同仁以基本疫情,</p><p>警示防护措施。</p><p>于病人,他们毫无退却之意,全力医治。</p> <p>只不过是实话实说,却被告知造谣、传谣,</p><p>我们不明白。</p><p>训诫书上签有“明白”二字,</p><p>他们未必真的明白,</p><p>却是真害怕。</p><p>寒窗苦读,只为悬壶济世。</p><p>疾病与生死之外,</p><p>其他都可放下,连同尊严。</p><p><br></p><p>面对病毒的突然来袭,</p><p>从感染人数到传染源,</p><p>从传染途径到致病性、致死率,</p><p>从12月17日第一例病人到1月21日钟南山先生宣布明显人传人,</p><p>情况在一步一步显现,</p><p>白衣们自觉或强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闻而不语。</p> <p>其间,似乎有这么一个强逻辑:</p><p>捂住事实,捂住真相</p><p>就能成功捂死不明病毒</p><p>就能静悄悄回归原本的平静生活。</p><p><br></p><p>就在各级疾控中心的知识精英</p><p>忙于世界顶级刊物抢发最新研究成果时,</p><p>就在湖北两会成功胜利召开时,</p><p>就在百步亭万家宴喜气洋洋进行时,</p><p>神秘病毒完成了第一代的强毒性高致死率的进攻,</p><p>顺利进化出第二代、第三代的高传染性和多靶点的攻击性。</p> <p>几何级数的发病率与几何级数的恐慌,</p><p>定性了武汉,定格了湖北,</p><p>错过了二十余天珍贵的防控窗口期,</p><p>封城,急急如律令,</p><p>突如其来,正如新冠病毒</p><p><br></p><p>武汉并未成为孤岛,</p><p>爱与情义八方来援,</p><p>翻越万水千山,</p><p>病毒随五百万人的乡愁与旅思,</p><p>正行走于江河大地。</p> <p>满眼都是共饮一江水的同胞,</p><p>门外还有排着的通宵的长队,</p><p>深夜街头还有四处奔走的如焚在心的身影</p><p>窗口不时传来悲怆的呼号,</p><p>网络还在不断上传无奈的医治请求。</p><p><br></p><p>曾经的所谓谣言被病毒证实为无法克服的现实,</p><p>白衣们恨不得立地修炼成千手观音,</p><p>自筹果腹口粮、防护用具,</p><p>或去求告于权威的红十字会。</p><p>一天一饭保命,出口全靠纸尿裤。</p><p>看着倒下去的同胞每天四位数增长,</p><p><br></p><p>明知道没有病毒不侵的肉身,</p><p>确知倒下的同仁从三位数到了四位数,</p><p>死去的从个位数到了十位数</p><p>他们依然在阵地上坚守,</p><p>从无望走向有望,走向希望</p> <p>面对病毒的无缝攻击,</p><p>勇气,是一重挑战。</p><p>面对死神的高歌猛进,</p><p>意志,是一重考验。</p><p>无能为力的挫败感就要摧毁专业价值时,</p><p>看到战友背上的“加油”,</p><p>脊梁又挺直了起来。</p><p><br></p><p>或许会因累而死,</p><p>或许会染疾而亡,</p><p>回头,绝无可能,</p><p>身后,不过是无法安抚的悔恨。</p><p>执著的双眼,要将神秘的病毒洞穿。</p><p>百十斤的身躯,能否成为阻断病毒触角的铁蒺藜?</p> <p>苦难,照见了人类的卑微;</p><p>白衣,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小。</p><p>苦难,照见了人类的卑微;</p><p>白衣,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小。</p><p><br></p><p>白衣在,希望未远行。</p><p>当疫情远遁,夏花灿烂,</p><p>如果可以唱响一支歌,</p><p>我只想唱给白衣听。</p><p>那支歌里,</p><p>有白衣们的奋勇、荣誉和担当,</p><p>也有白衣们的忧伤、希望。</p> <p>赠涟源籍才女萧晓红</p><p>诗/欧阳武升</p><p>涟源淑女有担当,写就新诗系故乡。</p><p>句句心牵桑梓苦,行行泪染庶民殇。</p><p>柔情缕缕传千里,侠骨铮铮誉四方。</p><p>娓娓读来生敬意,骚朋顿悟女才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