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份电子文稿关于今年“八一”战友聚会延期举办的通知,出现在炮兵54团“联谊会群”里。期聁了两年的战友聚会,因疫情原因组委会办公室及首长们慎重研究决定延期一年举行。</p><p> 细仔地阅完通知,遗憾无奈的心情交织着。今年是我们部队整编撤消建制35周年。我们作为最后一批离开部队的官兵,分别35年了,期聁着全国各地的战友相聚在新疆石河子,回到我们曾经守卫的边彊,回到我们的军营,相见我们的首长和战友!但是,疫情无情我们只有期待着来年……。</p> <p> 当快递小哥把一本精美的“八一军旗下的家国情怀”——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原炮兵五十团记念册。送到我手中的时候,我简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谁能相信,一个从组建到撤销建制刚20年的年青部队,能有这样一本精美的图文并茂的部队志。她用图文记载着部队20年一路走来的重要事迹和全国各地战友分别35年来互动记要。要知道我们的首长、战友们均是奔6奔7的人。而现在一本承现在你眼前的是,自己生活战斗过十几年的部队史书,此时此刻你的心情能够平静吗?能够看到此书难道这不是奇迹吗?(编写班子把此书称为“册”称为“记事”可我不这样认为,我想应该把她提升到“书”和“志”的高度)。</p><p> 手棒此书爱不释手,高兴之余一种敬意敬佩感谢之意油然而生。以胡建亮团长(部队最后一任团长)带领一班老首长,用近两年时间不辞辛苦在全国各地的战友中收集整理资料编写。在地方写类似内容书(称某某单位志)政府有专业的正式编制部门、(称某某志办)专业的人员、专用的资金、由挡案局提供资料来协同完成。而他们,两手空空认劳认怨,全凭军人一颗热爱部队的炽热的心,在三无条件下(无资金,无资料、无任何挡案记载)而用最原始的方法寻觅收集资料来完成。</p><p> 翻开书的前页一字一句阅完胡建亮团长为此书特写的前言“飞扬的军旗壮丽的青春”。当阅读到团长他“送走最后一批战友,自己把部队营房亲自完整地移交给兄弟部队,独自一人背着背包离开营区,回头最后看了一眼空荡荡的大院,那可是我们辛辛苦苦在戈壁滩上建立起来的家呀,如今已人去楼空。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此时的我简直是看不下去了,大脑中浮想联翩思绪万千,眼泪夺眶而出。团长所说的不正是自己当年送走汽车连最后一名战士后,在那冰天雪地,零下20多度的一个早晨,离开自己心爱的营区离开部队时的一个真实写照吗了………。我想, 这就是一代军人的家国情怀吧!</p><p> 仔细阅读完此书,它激励涣起了我,勾起了我一阵阵情感的涟漪,悠悠三十伍载难忘战友情,今天战友之间的情感交流在胡建亮团长影响力的带领下,利用互联网搭建起了战友互动之平台,整活了全国各地战友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战友之间的友谊还是那样亲切与真挚,而它没有被时空的阻隔而淡化,而且依旧纯真。也是在此书的感召下,我想也要为部队整编撤建35周年做出一点为薄的事,用自己笨掘的大脑把部队生活及35载来全国各地战友互动情景再展现给我的首长、战友、同事、同学及亲人。</p><p> </p> <p> </p><p> 时间是最个飞快流逝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他是每个人都需要的,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能留下什么,能做到什么,又能带来什么。我想,人的一辈子什么都带不走,当你80、90岁的时候唯一能带走的只是回忆……。今年是我服役的部队整编撤消建制35周(1985年——2020年)光阴如梭时间飞逝,一晃当年我们54团全体官兵服从军委命今整编撤建离开部队,如今已经35周载了。今天,我已是奔7的人了。(首长们均己步入70)回忆自己的一生路,一句话概括:喜努哀乐,酸甜苦辣伴随着渡过。短暂的学生时代、有着42年工龄的我,在广阔天地、部队和地方工作一生,晃佛都是在匆忙中渡过。但,难以忘怀的正是我十多年的军旅生活。正是部队这个大家庭接纳了我。是他把一个初出茅庐天真无知的朦 胧小子,培养成一个部队的基层干部。使他懂得了珍惜。</p> <p><br></p><p> (一) 我的部队我的团 </p> <p>1985.12.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炮兵五十四团全体干部整编合影留念。</p> <p> 我们曾经的军装</p> <p> 我们的武器装备。</p> <p>1974年5月,由于战备形势的需要,上级命令我团整体从乌鲁木齐小渠子移防搬迁到石河子地区沙湾县先锋公社地域。要求部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烧砖瓦、制作混凝土构件、炸石头、拉黄土,平戈壁、建设一座标准化的营房。</p><p> 全团官兵不畏艰苦在茫茫戈壁滩上风餐露宿用六年时间自行规划、自主设计、自主建设了一个南北长1500多米,东西宽900多米的标准化营区。将一片茫茫戈壁荒滩,建设成林木挺立、绿树成荫、花草飘香、道路平坦、栋栋崭新的红色营房,其中团大礼堂、团机关办公大楼、团营区大门是属我团整个营区的三大建筑。(团办公大楼、团营区大门均属原68年入伍,时任我团司令部参谋,后任我团副参谋长的陈祥林首长设计)受到了新彊军区营房部的表彰,被新彊军区和炮十三师表彰为“部队绿化先进单位”至今值得骄傲的是,作为当时的我有幸成为这座正规化营房的管理者(时任营房助理员5年)对营区建设、营房设施又有一种独特的感情。2016年8月我携全家祖孙三代和弟、弟媳、同学一行九人,一起返部队实现了离别三十载后今天回到了老部队的梦想。</p><p> </p><p> </p><p><br></p><p> </p> <p> 我部自行设计自己建造的营区大门</p> <p> 我部自建的军人大礼堂</p> <p> 我部自行设计自己建造的部队机关办公大楼</p> <p> 我部自行设计自己建造的生活水塔。</p> <p>时光如白驹过线,离别三十五年悠悠月月,弹指一挥间!忆当兵那年似人生之序曲,婉约透明,思之彻入肺腑天真而浪漫。这也是美梦开始的起点。</p> <p> 1974年3月30日,三个月艰苦而又锻炼人意志的新兵训练生活结束后,分配到团后勤处修理所。此时我的军旅生活正式开始了。</p> <p> 营房股徐友德股长一起留影纪念。</p> <p> 团汽车连掠影</p> <p> (二) 1985年部队整编撤建转业回地方后,四川籍战友联谊掠影。</p> <p> 2003年10月1日,炮兵十三师四川籍战友相聚在四川简阳,隆重举行纪念参军30周年活动合影留念。</p> <p>2003年10月1日,原炮兵54团四川成都、简阳籍战友相聚在简阳隆重举行参军30周年活动。</p> <p> 隆重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四川成都地区战友相聚在洛带古镇。</p><p> 原部队一营三连连长,两次三等功荣立者,叶长木主持会议并讲话。</p><p> 原部队三营八连,全团计算兵比赛第一名、团“计算兵标兵”荣获者,简阳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学明在庆祝会上讲话。</p> <p> 2018.9月原54团四川成都、内江、简阳战友欢聚在简阳玉龙山庄。</p> <p> 离开部队已经几十年了,但边彊的美食战友们难以忘怀。2019年4月简阳战友聚会在原54团汽车连副连长、一营部车管助理员杜泽良家中,战友齐上阵自己做新彊”羊肉抓饭”这也是在生活中找乐趣吧。</p> <p>成功地用木柴、土灶烹煮的新疆“羊肉抓饭”纯正香口,这还得感谢杜泽良助理员的辛勤付出。</p> <p> 当年我们来自同一个公社——简阳高明公社。保卫祖国同一个团——炮兵54团。如今再次相聚桔子之乡——简阳高明乡</p> <p> 2019年4月简阳战友相聚在桔子之乡,原司令部志愿兵小车驾驶员钟安发家。战友们及家属一起在别居一格的田园风光中就餐还真是一种享受。</p> <p> 2017年5月于四川内江相会原部队修理所长饶文全。</p> <p> 2019年8月简阳战友聚会在原司令部驾驶员廖洪安家。</p> <p>樱桃熟了,原部队一营一连驾驶班长钟其林战友特邀战友做客水果之乡——四川简阳贾家镇。</p> <p> (三) 全国各地首长、战友互动掠影。 </p> <p>2017年9月:胡建亮团长率兰州市原五十团首长们来川看望四川籍战友。</p> <p>团长代表兰州市老首长们向54团四川籍战友赠送锦旗。</p> <p>兰州市老首长们,向四川籍战友赠送我师原电影队长(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当代国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武圣关公文化艺术研究院会会长)金伟展的名画。</p> <p>甘肃兰州老首长与四川籍战友在川活动掠影。</p> <p>2018年5月:原54团汽车连新疆乌鲁木齐籍战友周建华来川。</p> <p> 战友们欢迎周建华战友一行在川掠影。</p> <p>原团汽车连驾驶员乌鲁木齐籍战友潘建民来川。</p> <p> 潘建民战友在川掠影。</p> <p>2017年4月:我的老班长河北隆化籍原我团军械助理员(毕业于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后任我师军械科长(副团级)孙大文夫妇到川。</p> <p>老班长夫妻倆均为军人。(妻子曾在沈阳军区通信部服役)如今他们依然保持着当年军人的风恣。</p> <p> 老班长、嫂子在川掠影</p> <p>老班长与战友原修理所电工志愿兵汪林和一起合影留念。</p> <p>班长夫人沉醉在农家樱桃园中。</p> <p>2018.欢迎原部队后勤处军需股长罗兵夫妻来川。</p> <p> 我们曾经同在一个机关工作。</p> <p>欢迎来自兰州我们的老首长王春生营长来川做客。</p> <p> 王春生营长一行在简掠影。</p> <p>四川成都战友热情欢迎原部队汽车连陕西山阳籍战友南有品班长来川。</p> <p>欢迎原部队二营部管理员一行陕西籍老首长、老班长莅临四川。</p> <p>四川战友、在川陕西战友热烈欢迎原部队汽车连连长郭顺兴夫妻二人光临四川。</p> <p> 原部队汽车连战友与老连长合影留念。</p> <p> 曾经的连领导班子如今在一起。(连长:郭顺兴、中,指导员:胡亨文、右,副连长:杜泽良,左)</p> <p> 四川战友欢迎郭连长夫妻掠影</p> <p>2019年5月:欢迎老战友原部队营建办公室助理员代茂杰一家莅临四川。</p> <p> 离别40载重逢在四川</p> <p> 代助理及家人在川掠影</p> <p> 2016年8月:祖孙三代和弟、弟媳、同学一行9人,自驾车回到离别三十载的新疆和部队。受到原汽车连战友的热情接侍。</p><p> 战友周建华驾车赶到乌鲁木齐市郊乌拉伯,接上我们一行一齐进入乌鲁木齐,驻入早己给我们安排好的军区第四招待所。</p><p> 当晚建华夫妻设宴为我们一行接风洗尘。</p> <p> 在乌期间我们一行受到汽车连战友潘建民的热情款待。</p> <p> 家在新疆库尔勒的原汽车连文书、班长黄世凯夫妻俩乘火车赶来乌鲁木齐相见。夫妻俩一直陪伴着我们离开新疆才返回库尔勒。</p> <p> 建民兄弟为我们一行特地安排的新疆美食——羊肉抓饭。</p> <p> 在新疆伊犁受到原汽车连司务长姚建春(时任新疆伊犁市国土局党组书记)的热情款待。</p> <p> 离开伊犁回到原部队,我们一行在乌市汽车连战友潘建民的细心安排下,受到装甲团姚笛政委的热情款待,并陪同我们一起参观部队。</p> <p> 重返部队,离别30年的部队营区大门,依旧完好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p> <p>曾经在团机关办公大楼工作了5年的我,离开30载后今天又看见了她,内心百感交集,激动之中急忙在自己工作过办公室门口、户外窗下、大门口留下这珍贵的一刻。</p> <p>看见他——曾经供应全团部队官兵的唯一生活水塔真是亲切有加。联想当年管理它责任重大,在新疆特殊气候条件下,我怕的是冬天,怕冻坏水管而影响全团官兵及部队家属区的正常生活和部队正常训练。如是这样后果不堪设想。(部队三口水井、春夏专用浇菜地一口,全团绿化浇树一口)记得当时,在团首长及处领导的重视关心下,特地抽调一营一连驾驶班,72年12月入伍的陕西山阳籍自愿兵战士杨乃祥,专门负责此项工作。这样保证了全团官兵的正常训练生活。</p><p> 情感怀念加留念</p> <p>告别部队,我们一行返回乌鲁木齐,受到汽车连志愿兵张大军战友一家的热情接待。</p> <p>临别时受到汽车连陶文增、胡永亮等战友的盛情款待。</p> <p> 2018年5月:河南洛阳,我夫妻二人特地看望把我领进部队的老首长,原部队后勤处詹俊安协理员。</p> <p> 2019年4月:河南开封看望原部队汽车连郭顺兴连长。我们一行受到郭连长及嫂子全家的热情接待。</p><p> </p><p><br></p><p><br></p><p> </p> <p> 开封掠影</p> <p> 2019年4月:陕西西安拜访原部队营建办公室代茂杰助理员。拜访原部队驻地,先锋公社粮站的(此粮站负责我部粮食供给)余慎奎大哥受到代助理、余大哥一家的热情款待。</p> <p> 热情好客的代助理、何燕嫂子特地安排我们一行前往代助理老家——汤峪。去尽情享受那里著名的汤峪温泉。</p><p> </p><p> </p><p><br></p><p><br></p><p><br></p> <p> 军和民一家亲。在部队十几年没有少给余大哥打麻烦,嘴馋了、孤独无聊</p><p>了、过节了均往你那里跑,而你总是不愿其烦地用你精湛的厨艺,做出香甜可口的美昧佳肴来满足我们。部队我熟悉的要好的干部、战士在你家均享受过你的“福利”。</p><p> 今天已经年满80的余大哥和嫂子在西安家,又亲自为我们做了35年前在他家经常吃的拿手好菜——新疆自然抄羊肉。谢谢余大哥和嫂子的盛情款待。</p> <p> </p> <p> 结束浯</p><p>常说“人走茶凉,久别生疏”可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他是“人走情义在、久别更娴熟”离开部队35载,随着祖国的飞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首长、战友们之间通过互联网互访交流成了常态化。我深深体会到,战友之间的感情不受时空的限制,而是接受时空变化的捡验。战友情是杯白开水,虽然清淡能解渴。正因为我们曾经是军人,时时刻刻内心深处深深蕴藏着军人的情怀!</p><p> 首长、战友们虽然我们已经步入花甲之年,但我们的军人本色不会变,让我们继续保持部队的优良传统,把它一代代传承下去。</p><p> 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纪念日,借此机会祝首长、战友们节日快乐!幸福安康!</p><p> 感谢胡建亮团长对此美篇提出的保贵意见和见议。</p><p> 此美篇部分图和文来自“八一军旗下的家国情怀”一书。</p><p> </p><p> </p><p><br></p><p> </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