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

羊群之牧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乡音</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作者 : 羊群之牧(杨群修)</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从我故乡往北几十公里,是讲桂柳话的柳州市,桂柳话俗称“官话”,“官话”的意思就是政府通用语言,学校里老师授课,出门在外的语言交流,讲的就是“官话”,我故乡的人自古以来在公众场面说的就是“官话”。</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从我故乡往南一百几十公里,是讲粤语俗称“白话”的地区,古代及近代,“白话”地区人烟比较稠密,人多地少,我故乡的人,很多是从这一地区迁徙而来,因此讲“白话”的人也不少。</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家也是我父亲孑然一身从南边一百多公里之外来到这里的,但我父亲不讲“白话”,而是讲祖宗传下来的“客家”话。我故乡讲客家话的人也不少,从我“呀呀”学语的时候,父亲就教我讲“河婆”客家话,“河婆”是个地名,就是现在广东的揭西县。“河婆”客家话与一般的客家话略有不同,父亲说,那是祖宗的话,不会讲祖宗的话,长大以后是不准进祠堂的。那时候父亲把祠堂说得是个神圣又很神秘的地方,从小听得祖宗神奇的故事多了,也怕以后不得进祠堂,灵魂就没处安放,所以父亲讲的很多规矩都严格遵守,这就是家教吧。故乡的每一家人虽然说着不同的语言,但都有家教,这家教就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长大以后,我回去拜过祖籍的祠堂,才知道祠堂里的祖先在任何时候都敞开胸怀欢迎他的子孙回来的,不管子孙后代说的是什么语言。我父亲要他的后代认认真真地讲他故乡的话,除了传承之外,还表达了他内心里思念故乡的无尽乡愁,那时候交通不便,他离开故乡几十年直至魂殒异乡,也只回去过两三次。</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母亲的家在当地是个望族,也算是“土著”人吧,说是“土著”,其实祖先也只不过是三百多年前从东南边闽粤一带迁徙过来的,说的是和“白话”有几分相似的“伢话”,附近好几个大村子说着与我母亲一样的语言,在圩镇上的生意人要是会说“伢话”,可以更好地和乡下人交流沟通,他们认为你会说他的话,是自己人,愿意和你做买卖,生意就会好很多。</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嫁夫随夫”,我母亲和其他很多妇女一样,和丈夫、孩子说夫家的语言,她们在嫁人生子之后,和怀里牙牙学语的孩子一起,一字一句地学会了夫家的语言。也有一些妇女,到老都学不会夫家语言的,做丈夫的也无可奈何,在这样的家庭里,只好夫说夫话,妻说妻话,夫和儿女说夫话,妻和儿女说妻话。更有甚的是,妻与小姑子或小叔子是同学,从小就在一起说“官话”,嫁到夫家之后,仍然和小叔子、小姑说“官话”。如果这个家的奶奶,当年嫁来以后也不会说夫家话的,那就更复杂了,这个家简直就像“联合国”,各说各话,只不过都不用带翻译也毫无语言障碍而已。故乡的人对这些语言迥异的人家,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到我上学读书的时候,学校要求语文老师要用普通话授课,我破蒙第一课老师教的就是汉语拼音,懂拼音,打开字典就可以识字,我一生从老师教的汉语拼音里获益不少,至今仍用拼音打字。那时候有很多老的老师还是用桂柳话上课,有的念课文的时候,像当年教他们的私塾老师那样,摇头晃脑,抑扬顿挫的,那状态有点像鲁迅《咸亨酒店》里的“孔乙己”,这些老师,教书育人大半辈子了,乡音难改啊,要他说普通话,也真是勉为其难。我们这些读书上学了的熊孩子,语文老师教的是普通话,看电影听的是普通话,平时玩闹,喜欢学电影里的人物,用普通话在街头巷尾喊冲喊杀的,呼啸而来,狂奔而去,搅得四邻不安,鸡犬不宁,孩子们觉得用普通话来玩耍,自己就像是电影里的人物,很过瘾!</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才上过两年学的父亲突然心血来潮,说要考考我,用木棍在地面写了个“的”字,问我这是什么字? 我说是“de”字,父亲失望地用手指点着我的额头大声地喝道 : “ 吃坏米了! 这是‘di’字,你‘低’我‘低’的‘的’ ”!父亲不会说普通话,他用夹杂着客家话的桂柳话来训斥我,老师教我读的是普通话,所以我说是“de”字,幸亏我戴着近视眼镜见过世面的三舅也在那里,他说,学校教的是普通话,普通话读“de”,不读“低”的。我这才免了父亲一巴掌屁股,我也看着他的愤怒在顷刻之间变成了悻悻然,从此以后父亲虽然经常考我的算术,但再也不考我的识字。</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就是在如此复杂的语言环境下长大的,我和我的发小们,从蹒跚学步起,不知不觉地就学会了彼此的语言,每一个孩子,尽管各人在家和父辈“叽里呱啦”地讲自己祖宗传下来的话,出到门外,都是和小伙伴们讲着桂柳话、白话、客家话、伢话以及普通话五种语言。年纪大点的和比他小的人讲话,就用年纪小的家里的语言来讲,这个年纪小的和比他更小的人讲话,就用比他小的人家里的语言来讲,有时候四五个孩子在一起,互相讲着几种语言,“叽里呱啦”,各说各话,没有一点障碍。</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母亲从来不教我讲她娘家的“伢”话,她恪守“嫁夫随夫”的祖训,一心一意地和她的儿女们说着客家话,我会讲母亲家的伢话是和小伙伴玩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学会的,有趣的是,我外婆的娘家也是讲客家话的,她在我舅舅家讲伢话,和她的女婿就是我的父亲还有我们这些外孙们都是讲客家话。</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故乡附近有好几个村子是说壮话和福建(闽南)话的,这些村子的孩子,在他们的村子读完了小学一到四年级,五、六年级才到我故乡这里读书,这年纪已经过了最佳学习语言的年龄,长大以后,彼此只听得懂对方语言的三、四成,无法相互用彼此的语言沟通,至今我与这些村子的乡亲只能用“官话”交流,这是我一辈子的遗憾,作为广西人不会说壮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