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抗击疫情 <h3> 2020年的春节,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而长时间宅在家里的我们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害怕、焦虑、烦躁不安、精神倦怠等现象,这需要我们予以重视,悉心呵护。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呢?一起来看看吧!</h3> 家长篇 <h3> 一、大人情绪稳定是前提</h3><h3> 孩子常常通过父母的情绪和行为来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父母情绪稳定是一种内在和外在的影响力,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因此,父母或家人的情绪稳定,对孩子而言,便是最好的礼物。</h3><h3> 二、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保持生活的稳定性</h3><h3> 虽然“疫情”是一个应激事件,但一定不要让孩子感到“危机重重”,父母更不要手忙脚乱,自乱阵脚。要知道,让孩子生活作息维持规律,保持生活的稳定性,是孩子心理稳定的重要内容。</h3><h3> 三、避免信息过载导致的心理负担</h3><h3> 在分享有关信息或回答孩子的关于“疫情”的疑问时,要引导孩子合理看待信息,分清良莠,用符合孩子年龄的通俗的话讲给孩子听,多传递正能量,让孩子有信心。</h3><h3> 四、别样寒假别样情</h3><h3> 长时间“宅”在家里需要家长给予孩子充足的积极关注,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做手工、做运动、读绘本,甚至一起做家务。用心帮孩子将“宅”家生活过得精彩而有益,让孩子在困难中看到人与人之间的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爱的存在,让孩子永远心怀感恩。</h3> 幼儿篇 <h3> 🍋问题一:孩子感到害怕怎么办?</h3><h3> 1.耐心倾听</h3><h3> 告诉妈妈(爸爸),你为什么害怕?是害怕什么呢?</h3><h3> 2.沟通交流</h3><h3> 传染病不是今天才有,曾经有过,将来也会有,人类曾经很多次一起努力战胜了传染病。虽然有不少人感染病毒,但他们只是人群中很少的一部分,被感染的人并不一定都会非常严重,死亡的就更少了。</h3><h3> 3. 丰富知识</h3><h3> 医生、护士、警察、保安、保洁员、快递员、科学家,还有很多人都在一起努力,而且我们应对这个困难的能力正在越来越强。</h3><h3> 4. 爱的拥抱</h3><h3> 充满爱意的拥抱和抚摸可以让孩子感觉安全,不再害怕与恐惧。</h3><h3> 5. 避免负强化</h3><h3> 不过度关注疫情和病毒信息,不让疫情成为生活中的主要话题。</h3><h3> 6. 及时回应</h3><h3> 恐惧往往来源于未知,对孩子担心的疑问,不要避而不答,要及时回应。</h3> <h3> 🍋问题二:孩子情绪焦虑,最近常常怀疑自己生病,感觉不舒服怎么办?</h3><h3> 1.示范法</h3><h3> 家长要情绪稳定,不过度紧张、焦虑,不抱怨,积极应对,以身作则,管理好自己的情绪。</h3><h3> 2. 疏泄法</h3><h3> 可以通过绘画、歌唱等孩子易于理解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正在发生什么,疏导、宣泄并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转移孩子对身体的过度关注。</h3> <h3> 🍋问题三:孩子问“什么时候能上幼儿园”,“什么时候才能出去和朋友一起玩”,怎么办?</h3><h3> 1.运用同理心<br></h3><h3> 每天呆在家里、不能出去玩,确实挺难受的,爸爸(妈妈)也跟你一样,很想出去玩。<br></h3><h3> 2. 积极心态面对<br></h3><h3> 疫情很快就会控制住了,等这个新型冠状病毒不再感染人了,大家的病都好起来了,我们就可以出去玩了。<br></h3><h3> 3. 关注时事</h3><h3> 一起来听听今天的新闻里是怎么说的。(从正规渠道了解防疫信息,不信谣,不传谣。)</h3> <h3> 🍋问题四:整天出不去,孩子在家玩手机、打游戏,时间过长怎么办?</h3><h3> 1. 模仿法、以身作则<br></h3><h3> 家长少用手机玩游戏,多做家务、室内运动等有意义的活动。</h3><h3> 2.转移注意法<br></h3><h3> 陪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h3><h3> (1)一起做一做亲子运动、亲子游戏。 </h3><h3> (2)和爸爸妈妈一起下厨,学一道新菜,做一道甜点。<br></h3><h3> (3)了解一下孩子的兴趣爱好,一起亲子阅读、搭积木、玩玩具、画画……</h3><h3> (4)利用家里现有的材料,鞋盒、红包、矿泉水瓶子、纸杯、袋子等一起制作亲子小手工。</h3><h3> (5)和远方的亲人和朋友视频聊天,说说心里话。</h3><h3> (6)和爸爸妈妈一起整理手机和电脑里的照片,制作成相册,回顾属于你们的故事。<br></h3> 教师篇 <h3> 教师群体,面对疫情可能出现的情况有:焦虑不安、敏感多疑、恐惧无助、愤怒抱怨、悲伤抑郁、认知过度、躯体不适等应激反应。因此,也应该注意自我的心理健康防护。</h3><h3> 面对此类心理问题,我们如何做?</h3><h3> 1. 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保持生活的稳定性</h3><h3> ①保持正常饮食与作息,营养均衡,多喝水。</h3><h3> ②适当进行身体锻炼。</h3><h3> ③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室内通风、保暖。</h3><h3> ④做好自我防护,学习自我检测,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h3><h3> ⑤规律作息,不熬夜。</h3><h3> 2. 利用多种方式居家方式减少焦虑</h3><h3> 如:这一期间是教师自我提升及学习的良好时机,可以看书、弹琴、画画,提升业务水平和能力。</h3><h3> 3. 在家虽然自我隔离,但不隔离我们的社交关系</h3><h3> 可以用电话、短信、微信、视频等方式加强与亲友的交流。也可以找谈得来,能谈私人话题的人交流。与人交流即是释放,是最有效的舒缓情绪方式,也是最重要的维持情感联络方式。</h3><h3> 4. 减少负面情绪,协调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h3> <h3> 我们一起约定:疫情过后,我们会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看见彼此最可爱的笑脸。</h3><h3>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