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所有的岁月静好,都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疫情下普普通通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宅在家里。</h3><h3></h3> <h3>温馨而宁静的清晨,太阳还在沉睡,我和儿子已经坐在书桌前,开启了每天六点的早读时间。疫情没有冲击到儿子的心情,每天早晨起来,阅读各科老师发的早读材料,而这个时候的我,翻开喜爱的唐宋诗词,沉浸其中,优美的句子,滋润着我的生活。</h3> <h3>当雪花飘飞时,会想起:“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小雨淅沥时,会想起:“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小酌醒来时,会想起:“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宅家闲居时,会想起:“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心血来潮时时,还会即兴一首 :</h3> <h3>谒金门 立春后<br></h3><h3>立春后,枝上红肥绿瘦。肆虐疫情谁能斗,自有降魔咒。户外暖阳细柳,忆得与君携手。郊外踏青双双走,不知如愿否?</h3> <h3>七点,诗词畅游结束,带上女儿的运动型手表,开始我的早锻炼,眼睛时不时瞟一下手腕,随着强度的增加,屏幕显示,从开始的热身→燃脂→有氧耐力→无氧耐力,无氧耐力?不太明白,跑去问儿子,儿子抬起头向我解释:“无氧是供氧不足,这个锻炼相当于100米短跑,运动相对剧烈,有氧运动是慢跑锻炼”。噢,我恍然大悟,真是生活无处不学问啊!该跑去帮厨了,忙着做早饭的老公,今年寒假被封为“厨神”,他常常得意自己的养猪计划,被家人认可厨艺增进的他,忙碌时,也不忘飘出几句清唱:“草原最美的花,火红的萨日朗,天下有多大,随地去宽广,大路有多远,幸福有多长。”</h3> <h3></h3><h3>七点半,准时早餐,餐后的一点儿时光,我们一起侍弄花草,浇水、施肥,喜阴的客厅摆好,喜阳的搬出屋外。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你看,绿宝枝繁叶茂,发财树新叶初长,夜来香劫后余生,杜鹃花、蟹爪兰、长寿花,花开正旺,玉树期待着分枝,多肉的叶子在孕育新生命,最喜爱的梅花,已经挂满枝头。没有一个奇花异草,都是自己会奋斗的小花,一家人像朋友一样的关切它们。即使这样,也难免会碰掉花蕾,折断枝丫,这时心中不免叹惋,也常会想起老舍先生的养花感悟:“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其乐无穷!<br></h3> <h3>八点半,开始疫情下的线上课,每天必听,从图文转换,到现代文阅读策略,再到古诗词鉴赏等,我总是和学生们一起细听,一起笔记,一起作业,然后拍照共享,及时表扬和鼓励,并为陪伴督促的家长点赞!</h3> <h3>九点半,学习任务结束,开始了我的零星家务活,洗衣、拖地、倒垃圾……,一边整理,一边不忘插上耳机,进入我喜欢的樊登读书。家庭篇,我喜欢听《解码青春期》,这本书让我进一步了解,如何帮助青少年更好的成长;《不吼不叫》让我了解到,如何用悄悄话代替愤怒。心灵篇,我喜欢听《逆商》,这本书教会我如何淡定应对生活中的坏事件;《亲密关系》教会我如何用爱酿造幸福秘方!生活篇,《学会吃饭》让我知道了如何培养正念习惯,从而自在享受美食;《为什么有的人特别招蚊子》一书,让我知道,什么才是健康的终极杀手。书听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知道得太少,获取知识的欲望也越来越高。</h3> <h3>午后时光,是很惬意的,打开电视看新闻,跟着老公学会关心国家大事,“习近平等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捐款。”“中国向世界展现战‘疫’中的大国担当”。翻看腾讯新闻,一条题为“河南二十一个县级市介绍之一 ——长垣市”,介绍大长垣荣获了“中国起重机械名城”,“中国卫生材料生产基地”,“中国防腐之都”,“中国厨师之乡”,“中华美食名城”等多项荣誉,顿时,骄傲和自豪扑面而来,我是长垣人!</h3> <h3>两点,一家人午起,开水、沏茶,各司其事,老公开始他的工作汇报,女儿看书,儿子学习,我则潜心研究家庭教育,最喜欢的书是董进宇博士的《培养优秀子女的规律》,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很多新奇的教子知识,比如无条件的爱,精神供氧者,亮点原则等,每个知识点都让我兴奋。当我帮助一个孩子走出阴霾,收到家长这样的信息时:“谢谢你!田老师,是您给孩子的心理送来阳光,照亮了他的内心,他现在越来越好!”我都会激动好几天。</h3> <h3>五点整,是全家人的自由活动时间,最搞笑的,是到儿子房间,排队做仰卧起坐,这可是我们家最高级的健身器材了,儿子、女儿姿势正确,十指相扣,抱头,轻松能做50个,我拽着裤腿儿,可以做20个,老公手臂高高举过头顶,起,一、二、三、四、五,停!也太少了吧?呵呵!还得儿子拉起老爸。运动结束,我们能各自玩会儿手机,儿子喜欢阅读电子书,女儿喜欢欣赏毕加索油画,老公开始浏览美食的做法,而我,开始玩古诗词飞花令,虽然与机人对决一次没赢过,虽然背诵最高才得十八分,可还是兴致不减。</h3> <h3>六点半,晚饭时间,是最放松的,四菜一汤,还有小酒,我们边吃边聊,甚至会联想,马背上的蒙古国,如果赶着三万只羊捐赠中国,那该是何等壮观,一个话题接一个话题,气氛是那么融洽,“儿子,那天蒸鸡蛋忘了放盐,为什么不成型”?“淡盐水有使蛋白质凝固的功能。”明白了,“闺女啊,那天见你书桌上有一绘本,那是你看的书?”“是啊!”“这么大了还看绘本?”“妈,那是《洛神赋》,人神之恋,缥缈绝伦。”“哦,曹植的名篇。”老公也插话了,忽然,我想闭嘴,在他们面前我是如此浅薄,但心里那个美,又无以言表。</h3> <h3>晚饭后,一个有趣的项目是,称体重。女儿房间有一个体重秤,不但能测体重,还能测体质。儿子各项指标羡煞人,标准型,我和女儿是运动不足型,老公往称上一站,肥胖型,一脸愕然的老公,从来不认为自己胖,“我真的很胖?”我们都摇头说:“不算胖!”只有体重秤毫不留情就说出来,看来得节食了。 </h3><h3></h3> <h3>七点~八点,是与学生互动时间,了解各组作业检查情况,有喜悦,大家分享,有烦恼,大家分担,往往一句问候:“老师,早点休息吧!”我便会感动满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h3><h3></h3> <h3>八点,我俩开始追剧,中央台的《奋进的旋律》,让我彻底体会一把,“器物有形,匠心无界。”剧中,以林杰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青年,以及以林桥栋、孙茂盛为代表的老一辈企业家,以匠心铸就工匠精神。“唯至诚者,能致其极”,这是成大事者的深度。这次新冠疫情中,则让我感受到了普通人的伟大,一批又一批自愿签下请愿书,奔赴重灾区的白衣天使,坚守岗位盘查疑似病例的基层工作者,尽心尽力的责任感,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不由得想从心底呐喊:中国必胜!武汉加油! </h3> <h3>十点,是酝酿入梦的时刻,伴着蒋勋老师的细说《红楼梦》,进入甜蜜的梦乡,梦中期待,祖国的明天会更好!</h3> <h3>文:常村三中 田雪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