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诵读:心柔美文《出言有尺 嬉闹有度 做事有余 说话有德》

燕 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出言有尺 嬉闹有度 做事有余 说话有德</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心柔 诵/燕麦 图/网络</b></h3><h3>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句话:“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动,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h3><h3>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折射出其教养与素质,无论你的外表经过了怎样的包装,但发自内心的东西,依然会暴露于言行。</h3><h3> </h3><h3><b>01 出言有尺</b></h3><h3>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语言的表达也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和骄傲,不要拿自己的个性去挑战别人的脾气。学会尊重,让别人舒服,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素养。</h3><h3> “关系好”不等于“什么都可以说”,“生气”不等于“开不起玩笑”,“我不是故意的”不等于“你没错”,“我没有恶意”不等于“没造成伤害”。</h3><h3> 说话的时候,多换位思考,多设身处地。有时候,可能一句轻描淡写的指责,就会成为压垮情绪的最后那根稻草,一个看似玩笑的评论可能就是轻轻一推的多米诺骨牌。你不了解别人经历了什么,就不要妄评你看到了什么。</h3><h3> 说话有分寸是一个人的高级修养,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体现着做人的尺度,也体现着一个人生活的层次。</h3><h3> 时时刻刻把握说话的分寸,注意说话的场合、身份、谈话对象,才能让话说到最有尺度。</h3><h3> 每个人都有难处,凡表象皆有根源。言语之间,少些犀利,多些余地,是对别人的仁慈,也是对自己的尊重。</h3> <h3><b>02 嬉笑有度</b></h3><h3> 开玩笑是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通平常的事,但玩笑的目的在于调节气氛,如果不懂得把握玩笑的尺度,言语间就会有意无意的伤害到他人。</h3><h3> 马歇尔·卢森堡说:</h3><h3>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h3><h3> 一个人对待玩笑的分寸感,往往能够看出他的人品。不要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不要拿别人的隐私开玩笑,更不要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h3><h3> 真正的幽默,不是乱开玩笑的哗众取宠,而是在合适的时间地点,用恰当的话语来愉悦气氛;</h3><h3> 懂得尊重对方,才能让玩笑的感觉恰到好处,如沐春风。只有对方觉得好笑的,才叫玩笑;对方觉得不好笑甚至生气的,那就是没礼貌。</h3><h3></h3> <h3><b>03 做事有余</b></h3><h3> 常言道:“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h3><h3> 人这一生,起落浮沉,难免得意,难免低谷。得意时善待他人,失意时善待自己。很多事情,难以预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无论何时何地,话别说太满,做事别太过。今日你不留有余地,落下口舌,来日峰回路转狭路相逢,必然徒增尴尬与伤害。</h3><h3>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给别人留有余地,亦是给自己留下退路。</h3><h3></h3> <h3><b>04 说话有德</b></h3><h3> 古人言:“利刃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h3><h3> 说话前最好能过一下大脑,不要只图自己口舌之快,却不顾及他人感受。说出去的话,形同泼出去的水。不要妄想一句“别往心里去”就能让别人当作你什么都没说过,事实上,不管你怎么提醒对方“别往心里去”,别人听完之后,依然会觉得你是暴露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h3><h3> 中国有句古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话的分寸感,相当重要。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h3><h3> 与人善言,暖如布帛。伤人之言,痛如刀割。</h3><h3> 最能暴露一个人内心的是语言,最伤人心的是语言,最深入人心的也是语言。</h3><h3> 嘴下留德,掌握方寸,才能彰显智慧,展现人品,便也成就未来。</h3><h3> 凡事把握尺度,是一个人最好的道德修养。道德是用来律己的,不是律人的,法律才是律人的。“道德用来律己,好过一切法律,道德用来律人,坏过一切私刑。”</h3><h3> 所以,管好自己,才是最自己最好的修行。</h3> <h3>【回音壁♥回音壁】</h3><h3> 雅竹留言:@燕麦【磐砺】 [强]文美理真入木三分,字正音纯韵润心田!我陶醉,我赞赞赞!!!</h3><h3> 杨聪敏留言:听了你的诵读,那可真是三生有幸啦,尤其是那篇《出言有尺,嬉笑有度》更是令人心服口服耳服,置理名篇啦,劝人良言啦,如今有还有不少人就是不好好做人,还想凭着胡来欺负人混社会,还想靠霸道靠猖狂活在世上,不行了,行不通啦,没真本事,只能混一时,不能混一世啦,妙琴女士说了一句话,我觉得说的很好,就是为了孩子,我们做个好人吧!</h3> <h3>  <b>作者简介:</b> 心柔,原名谭成妍,已出版散文集《心柔若水》《岁月很长 不必慌张》。公众号心柔心语(XRxinyu),心柔微文学(XRweiwenxue)。微信xrwx668899。</h3> <h3>  <b>诵读简介:</b> 燕麦,本名张西燕,笔名磐砺。山西省作协会员,国际城市诗歌百年经典新诗诵读中优秀朗诵艺术家,荣登《北方现代文学*2017名人榜》,2018年中华文艺网网络诵读大赛第二名,现担任多家网络平台主播。曾出版个人文集《来自天籁的声音》诗集《陀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