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开启寓言教学的金钥匙</h1><h3> 王慧玲</h3><h3> 昨晚,东南教科院组织了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的网上备课活动,并分享了寓言《陶罐和铁罐》的说课。听着听着,好似一缕阳光射进来,瞬间四季如春。整本书阅读,我一直倾向于有完整情节的童话、小说类。就一篇篇寓言组成的书,宛如沙粒,散乱而无序。寓言如何推进整本书阅读,以单篇带多篇,我总觉得束手无策。现在,不一样了。</h3><h3>一、品读好单篇</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单篇,也就是放在你面前一则寓</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言,你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什么,答曰:“文本内容”。寓言,这个题材,每一则都很短小,但道理常常寓予其中。道理从何得来,需要挖掘浅显的、简洁的故事情节,需要剖析情节背后的人物形象。那么刻画人物形象无非有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手段。找到内容与道理的连接的媒介,就为教好寓言打下了基础。《陶罐和铁罐》语言具有明显的特点——以对话推进故事情节,提示语有更多的神态描写。这位说课教师不仅抓住了这些,并在处理这一环节时设计成带上表情读,带上动作读。静止的文字瞬间有了温度,人物有了精气神儿。陶罐的谦虚包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跃然纸上,故事情节变得生动有趣,鲜活了许多。寓言《守株待兔》在本单元是一则文言文,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内容不是难事,但如何找到文本语言与道理连接的桥梁尤为重要,文中只有守株人的动作描写,咱们可以引导引导学生添加动作下的心理和神态,还可以添加其他人物的语言,人物形象丰满起来,故事情节更加集中。如果再借助朗读、表演的手段,故事矛盾就会出现,干巴的语言变得生动,那个光想贪便宜不劳而获的嘴脸呈现出来,道理也就显而易见,这寓言丰富的人文内涵得一彰显。</span><br></h3><h3>二、寓言反观生活</h3><h3>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这是寓言体裁的重要特征,也是这种体裁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同时也是语文教学所承担的教书育人的任务。说课教师由物及物,出示比较铅笔、钢笔和叉子、勺子两组事物各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当学生深刻明白这就是世间客观存在的真理时,再由物及人,认识别人,最后到认识自己,教学设计层层深入,逐渐有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增强。认识自我,对周边的事物有所评价,这是孩子在成长道路必经的阶段,这种阶段越早越好,这就是阅读的磨力。自我教育,从此发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经典的传承让久远的故事有了时代的气息。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这些学法定要边学边总结,让学生有种反观生活的意识。</h3><h3>三、单篇走向多篇。</h3><h3> 单篇教学,学生边阅读教师边指导,正像说课老师语言见性格和神态见性格的总结。这样的总结在课堂环节中就像及时雨,最后也应该再梳理一下读全篇需要哪些步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利用好课后链接也是对寓言学习策略的一个巩固。例如《陶罐和铁罐》课后的链接《北风和太阳》,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既加深对《陶罐和铁罐蕴》蕴含的道理的认识,又将学习方法快速巩固了一遍。如果有些学习方法学生依然不能运用,那么借助这一单元的其他课文加以引领。学生在不断地强化下,会逐渐增强学习这种体裁的能力,举一反三和反三归一在孩子阅读世界不断发挥作用,最后达到自主阅读。</h3><h3> 教育,很奇妙,有时让你感觉山穷水尽,四海茫茫。但这次解读和说课分享让我收获颇丰,对于寓言的整本书阅读欣喜自己拿了把钥匙。其实,不仅仅是寓言,其他体裁的课文也是一样,作为教师要着眼于如何让学生有单篇走向多篇,由会品读单篇走向会鉴赏整本书,这才是教教材。</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