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

黑泽茵川

<h3>90后广西小伙梁意锦自驾20小时驰援武汉,捐一车物资后留下当志愿者<br><br>春节期间,大家都对肺炎疫情谈之色变,宅在家里,闭门不出。但90后广西小伙梁意锦在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开着一辆装满物资的小型货车从老家出发,车两侧的帆布上写着“武汉加油,我是志愿者,一路请多关照”的字样!<br><br>梁意锦逆行而上,千里驰援,花了20多个小时,才到达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到武汉后,梁意锦向路边的执勤警察求助,警察先是表示感谢,然后热情地帮他联系上了接收物资的地方——武汉经济开发区市民服务中心的捐赠物资接收点。<br><br><br>梁意锦是位90后小伙子,贵港市港南区新塘乡红社村村民,他今年28岁,是个热心肠。初中毕业后进入社会打拼,做过小生意,办过养鸡场,但是因为遇到了禽流感,把钱都亏光了,现在手上最值钱的就数这辆小货车!<br><br>“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地寒士俱欢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90后广西小伙虽然经济条件不富裕,但心地善良,天生具有古人那般高尚的忧国情怀。他在家时刻关注****疫情的新闻,心里感觉很难受,总想自己能做点什么。<br><br>“想到武汉去做些有意义的事”,这个想法一直在梁意锦的脑中盘旋。说干就干,大年初七过后,梁意锦开始筹备物资;大年初十,梁意锦自掏腰包,花费上万元购买了500公斤大米,1000斤鸡蛋、食用油和蔬菜等;大年初十一早上,梁意锦瞒着家人,按照规划好的路线驾车前往武汉。<br><br><br>到达武汉,梁意锦捐出物资后,一再坚持要留下来当志愿者,说自己可以帮忙运送物资、当搬运工。当地志愿者机构最终答应了,让梁意锦帮忙接货和搬运物资。有人建议梁意锦把来武汉的油费发票拿来报销,他一口拒绝了:“作为一名抗击疫情的志愿者,如果我还需要回报,那不是亵渎了志愿精神吗?”<br><br>90后广西小伙梁意锦自驾20小时驰援武汉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他本人也被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公益平台联合南国早报授予“天天正能量特别奖”,获得了2万元奖金和荣誉证书。<br><br>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位广西小伙梁意锦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广西“狼兵”出贵抗战的精神。有网友说他是“最美逆行者,广西最靓的仔”,也有人说他是“广西狼儿本色”!<br><br></h3> <h3>中国洋女婿克里斯丁,拒绝返回奥地利,成为社区抗疫志愿者<br><br>中国武汉爆发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心,许多国际友人发来了关心和问候,甚至及时提供了物质上面的资助。人类早已成为了命运共同体,唯有互帮互助,消除歧视和误解,才能共克难过,保护好我们的家园。<br><br>患难见真情,在中国生活的许多外国友人也在此危难时刻,自愿加入志愿者队伍,参加到了抗击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就像当年白求恩医生来到中国参加抗战一样。<br><br>奥地利维也纳的Christian Klein(下称“克里斯汀”)和中国浙江德清县新市镇西安社区的吴海音是一对异国夫妻,而且这位“洋女婿”在中国已经生活了3年,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br><br>奥地利驻华使馆曾2次要求克里斯汀返回奥地利,但都被他婉言拒绝了,他说:“我工作在中国,糊口也在中国,老婆也在中国,我此刻就是半个中国人!”<br>克里斯汀不仅认为自己是半个中国人,还认为此时应该为中国做点什么,因此他打算去武汉前线当志愿者。克里斯汀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妻子建议他:“你缺少专业的医护知识,去了武汉,能做的也并不多,还不如就留住当地做志愿者。”<br><br>说做就做,克里斯汀和妻子吴海音第二天便参加了当地社区志愿者服务,协助社区执勤人员在设卡点,给过往路人测量体温、巡逻、运送物资等。克里斯汀爱岗敬业,工作认真仔细,社区居民都对他的暖心举动竖起大拇指称赞!<br><br>面对镜头,克里斯汀说道:“我对中国有信心,一定能战胜这次疫情!”<br><br>克里斯汀在肺炎疫情面前,2次拒绝回奥地利,逆行而上,还成为了中国某社区志愿者,真不愧是“中国好女婿!”网友“风雨彩虹”评论道:为外国友人点赞!<br><br><br></h3> <h3>湖南90后小伙郑能量逆行武汉,成为一名志愿者,留下感人遗言<br><br>“知道此行凶险,已抱必死之心,始明不惧之志。如果我命数至此死在了疫区,就把我的骨灰无菌处理后洒在长江里,让它漂回湖南……”<br><br>这段话是湖南90后小伙郑能量,大年初一逆行驾车前往已经封城的武汉时,在朋友圈立下的“生死状”!这是何等的大无畏与奉献精神,真是“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br><br>那么,郑能量又是何许人也呢?<br><br>郑能量,只是一名普通的90后,他是湖南建工集团华东工程局安徽分公司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他没有在武汉求学过,没有在武汉工作过,甚至也没有一个亲人在武汉,那他为什么对武汉爱得那么深呢?<br><br>“我只是想来报恩!”这简简单单的7个字就是郑能量最铿锵有力的回答!<br><br><br>郑能量<br><br>报什么恩呢?<br><br>原来,郑能量出生于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街道的一个低保家庭,母亲常年患病,一度无法继续学业。全靠政府救济金和社会爱心捐助生活,他才能顺利读完大学,最后成为一名国企职员。<br><br>郑能量的名字就像他的为人一样,他我觉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给世界带来正能量!<br><br>他是这样说的:“我就是来报恩的。以前我家里条件比较困难,在读大学的5年里,得到了政府和社区源源不断的关怀,还有学校的奖学金、助学金。现在,我愿意把这些温暖和真情传递给他人。”<br><br>大年初一,郑能量从长沙宁乡出发,冒雨开车4个多小时,驾车300多公里,来到武汉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他主动加入志愿者团队,干最苦最累的活,每天穿梭于武汉的各大医院之间,运送医疗物资,义务接送医护人员和病人,甚至是帮忙搬运尸体。<br><br><br>正如他在“朋友圈”这样写到:“我郑能量志愿进入疫区做志愿者,志愿接受最脏最累的一切任务,哪怕是扛尸,这都是我的选择,也都是自己的社会责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