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抗疫是责任,转诊是任务,救护车就是我们的战场!”,1月22日,接到确诊新冠肺炎患者转诊任务的院前急救科高辉主任,为全科人员鼓劲。新冠肺炎,新生生物,如何防护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转诊任务要高质量完成才是完胜。全科人员开始反复的培训、演练、再培训,让新冠这个字眼从陌生变得渐渐熟悉,制定科学规范的转诊流程、防护措施,让每一个人知晓如何科学应对,减轻恐慌。<br></h3> <h3> 陈树波书记、李永才院长、刘登湘副书记也到科室勉励全科人员,并检查负压车性能、防护用品准备情况。</h3> <h3> 每一名成员在请战书上按下自己的手印的那一刻,便知道责任的沉甸。经医院党委批准,邢台市确诊新冠肺炎转运救治临时党支部在院前急救科成立,第一梯队备战成员80%是党员、技术骨干,他们自愿签下的军令状,是战胜疫情的决心,“无论生死,无怨无悔,甘于奉献!”党支部的组织力、向心力更加坚定团队的信心,党旗飘扬在战“疫”路上。<br></h3> <h3> 1月26日,第一例确诊病例转诊准备指令下达后,科室抽调有着多年演练经验的焦宏彬、姚立伟、苏雷、李学中参战,“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我们的每一次手消毒都决定着你的安全、家人的安全、同事的安全!”高辉主任为出战的同事指导,再详细讲解每一步流程要点。“我没有困难,感谢科室信任我。”“说真的,心里确实有些害怕,就是怕家人担心。”同事事后都由衷表达当时的想法。出发前为同事壮行时紧握的右手和那一次眼神对视,看到的是坚定必胜的信心。<br></h3> <h3> “主任,病人已交接,准备返回!”“已准备完毕,等待你们。”简单的对接确认后,规范消杀、脱戴防护、消毒员的一丝不苟,标志第一战成功。“虽然已经晚上22时,但当看到科室那么多人等待着,我的眼睛都有些湿润。”姚立伟说。时间和寒冷远没有盖过我们急救人奋勇向前的热情。</h3> <h3> “出战用我,用我必胜!”、“主任,我请战,支援武汉,转诊我肯定赢。”......第一梯队在备战,其他的成员也纷纷请战。面对危险、面对室外脱防护服时的严寒,都没有怨言,每一次转诊完已是深夜,但针对转诊中的问题和修改的新冠肺炎诊疗规范,又要对防护消毒制度进行修订完善,经过了6版之多,院感科赵利伟老师也在深夜参与指导。从第一例、第二例、第三例......流程从陌生变得熟练,深夜的加班也成了一种常规。高辉主任也多次亲自上阵参战,经历中找问题,“大家做到的我必须先做到,更要找到转诊过程的纰漏,安全才是完胜。”</h3> <h3> 2月10日,5名无症状感染者转诊,转战4地,近600公里的行程,近9小时的持续作战,周磊、郝少龙、徐志甫没有同意中间的换班,忍着饥饿,不上厕所,坚持到最后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2月13日,再次接到转战4地的连续转诊,近7小时的持续工作,周磊、王龙、孙侠顺利完成。我们急救人都是蛮拼的,召必来,战必胜,勇往直前才是法宝。<br></h3> <h3> 截止2月26日邢台市确诊/疑似病例的清零,一个多月的奋战中,共指令转诊31人次,其中确诊23人(危重症3人),疑似8人。<br></h3> <h3>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院前急救用大爱诠释对生命的敬畏,用科学规范的态度面对危难和挑战。</h3> <h3>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院前急救科每日承担着市区发热、隔离、住院患者的转接排查任务,依然奋斗在抗击疫情一线,危险和挑战没有丝毫的降低。他们时刻保持高昂的战斗热情,践行“永不言弃”主旋律,依旧行进在战疫路上。<br></h3><h3> 邢台市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科</h3><h3> 2020.2.28</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