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你是我的职责,隔离场所就是我的战场(一)之管理篇

柳林•蜀黎

<h3><b>  伴着姗姗来迟的春风,2月20日以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好消息不断传来,除湖北省外, 20多个省份新增病例连续为零,并愈来愈多,疑似病例大幅度减少。乡镇、县级、省际间以及村路、乡道、公路、高速防疫检查站点的相继撤销,工程建设、厂矿企业不断的复工复产,治愈病例的节节攀升,无一不表明了疫情防控战役的曙光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 </b></h3><h3><font color="#b04fbb"><b></b><b style="font-size: 20px; text-align: center;"> 春天真的快来了!</b></font></h3> <h3><b>  然而,让不少人忽视的是黎明前的黑暗时光。随着车流、物流、人流的大运转,随着阳光普照,春光明媚,或许这个时候狡猾的冠状病毒或许就潜伏在某一个“B”的身上,汇入这滚滚潮流里。疫情防控尤其是防止输入性疫情的出现更是重中之重。</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u><font color="#b04fbb"> 这时,正是集中隔离场所最繁忙、最危险的时候。</font></u></b></h3> <p><b>  从2月22日,我县除火车站疫情检查站外其他检查站均已撤离,湖北、河南、河北、浙江,乃至武汉、平遥、杭州等地不断有务工经商人员进入柳林,虽有一小部分人已经劝返,但十天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约有近5000人从县外进入柳林。原先7层的集中隔离场所房间已经不够,25日经批准,又新设立了一个集中隔离场所---维纳斯酒店。</b></p> <h3><b>  新的隔离场所一共三层,每层有房间20个,除了工作用房外,能够容纳隔离人员35名。目前两个酒店累计已经住宿隔离人员52名,共配备有医务人员8名,安保值守人员34名。</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font color="#ed2308">公安民(辅)警值守,看好你是我的职责,隔离场所就是我的战场!</font></i></b></h1> <h3><b>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承担的是对疫情重点地区返柳人员和与病例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任务。每位隔离人员刚到来时,相关部门会提供一些简单信息,但很多内容都过于笼统模糊,这些信息需要在隔离场所进一步梳理确认、充实和完善,全面了解他们的接触史和接触后的主要活动轨迹。</b></h3> <h3><b>  民(辅)警们每天在隔离场所除了担起场所内外的治安巡逻、楼层值守、门口值岗等安保工作外,不仅“兼职”被隔离人员的“心理医生”,安抚他们的情绪,还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体温检测、防疫知识宣传、政策解读等工作,全力确保隔离观察人员的情绪稳定。</b></h3> <h3><b>&nbsp;&nbsp; “隔离区必须穿好隔离衣,戴帽子和一次性薄膜手套,穿鞋套或防护靴才能进入。隔离区的温度都比较高,憋气不用说了,但是四个小时执岗下来,全身就汗湿透了。”在隔离楼层执勤的民警这样说。</b></h3> <h3><b>  在防疫战场上,除了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最危险的地方就要数集中医学观察点,一旦出现疑似患者,工作人员感染的可能性最大。公安局党委一班人深知这一点,执勤中,副县长、局长王文奇和场所负责人、副局长强永平对战友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戴好口罩,注意防护!”隔几天就要给战友们反复交代多次才放心。</b></h3> <h3><b> 其实身累并不可怕,最累的是值岗的寂寞心累。多少次守在静静的鸦雀无声的楼道里,落寞和瞌睡总会不期而至。睡觉或说话也是偶尔有之,玩手机纪律又不允许。难的是寂寥中坚守初心使命。</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b><font color="#ed2308">医务人员护航,监测健康,助隔离人员早日解除观察。</font></b></i></h1> <h3>  疫病面前,最美逆行的医务人员任务最重,他们是这个隔离场所抗疫“一线”的“最前沿”阵地的守护者。最直接近距离接触隔离人员也是毋庸置疑的。</h3> <h3>  被隔离的人员,有独自一人来的,也有一家子来的。“对每位隔离人员,我们都要进行信息采集、测量体温,为他们做好各种消毒片使用、垃圾管理、病情注意事项等宣教。”</h3> <h3>  每天医务人员穿着厚厚的隔离服,会定时进入隔离区在隔离点的5个楼层里上下穿梭,为医学观察人员测量体温、回收处理垃圾、解决隔离人员的各种诉求。</h3> <h3>  “在隔离场所每日两次的测量体温是最轻松的工作,拿个测温枪走一遍就行了。”</h3> <h3>  最难的是我们平时看不上眼的回收处理垃圾工作,却也是阻断新冠肺炎病毒链的最关键的环节。每天从三楼到七楼,每天产生的垃圾多的时候有五、六大包,挨门逐家回收后,要立即对所有垃圾消毒,检查并扎紧每个垃圾袋,送到楼下,并对每个垃圾箱进行消毒液喷洒和消毒并指导垃圾转运,几趟下来衣服湿透不说,人也累的喘气不止。一个青年男子都累,更不用说,在我们的隔离场所,这项工作多是由几位“娇弱”的卫生院姑娘刘瑛、李瑞芳等来完成。</h3> <h3><b>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在普通人看来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与病毒的接触也许就在方寸之间。但在这里的所有工作人员,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护佑着每一位观察者。</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