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精灵~鸟类合集(记录了30种鸟类)

疯狂老杨

<p><br></p><p>赤腹鹰(学名:Accipiter soloensis)</p><p>是小型猛禽,翅膀尖而长,因外形像鸽子,所以也叫鸽子鹰。中等体型,约33厘米的鹰类。下体色甚浅。成鸟:上体淡蓝灰,背部羽尖略具白色,外侧尾羽具不明显黑色横斑;下体白,胸及两肋略沾粉色,两肋具浅灰色横纹,腿上也略具横纹。成鸟翼下特征为除初级飞羽羽端黑色外,几乎全白。亚成鸟:上体褐色,尾具深色横斑,下体白,喉具纵纹,胸部及腿上具褐色横斑。</p><p>虹膜-红或褐色;嘴-灰色,端黑,蜡膜橘黄;脚-橘黄。</p> <h3><font color="#010101"><p>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也见于低山丘陵和山麓平原地带的小块丛林,农田地缘和村庄附近。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休息时多停息在树木顶端或电线杆上。主要以蛙、蜥蜴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小型鸟类,鼠类和昆虫。主要在地面上捕食,常站在树顶等高处,见到猎物则突然冲下捕食。分布于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和中南半岛。</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赤腹鹰5-6月进行繁殖,雄鹰此时特别兴奋,常激动地向异性发出声似“Keee-Keee”的炫耀性鸣叫,即使在筑巢时同样也啸鸣不止。鹰巢位于林中的树丛上,用枯枝和绿叶构成,每窝产卵2-5枚,大小为34-38mm×29-30mm,卵为淡青白色,具不明显的褐色斑点。在雌鹰单独孵的30天里,每天都要增加新鲜绿叶作为鸟巢的铺垫物,或许这对孵卵期间巢内必需保持一定湿度有关。</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赤腹鹰数量甚少而极珍稀,被列中国列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也已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Ⅱ,予以保护。</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黑枕黄鹂(学名:Oriolus chinensis)为中型雀类。</p><p>外形大小和金黄鹂相似,体长23-27厘米。通体金黄色,两翅和尾黑色。头枕部有一宽阔的黑色带斑,并向两侧延伸和黑色贯眼纹相连,形成一条围绕头顶的黑带,在金黄色的头部甚为醒目。相似种金黄鹂枕部不为黑色,黑色贯眼纹亦不延伸到枕部,二者分布区亦不同,野外不会混淆。雌雄羽色相似但雌羽较暗淡。幼鸟具纵纹。体色艳丽。</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主食昆虫,主要食物有鞘翅目、鳞翅目、尺蠖蛾科幼虫、螽斯科、蝗科、夜蛾科幼虫、枯叶蛾科幼虫、斑蛾科幼虫、蝶类幼虫、毛虫、蟋蟀、螳螂等昆虫,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p><p>树栖鸟,极少在地面活动,喜集群,常成对在树丛中穿梭。叫声悦耳。分布于俄罗斯、朝鲜、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地。</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在阔叶林内高大乔木上。营巢前雌雄黑枕黄鹂一前一后也在树丛间飞翔,寻找营巢地点。当巢位选定后,分别站在巢区内不同的树上对鸣,有时亦同时起飞在空中飞翔,或同栖于一处。</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多为4枚,偶尔有少至3枚和多至5枚的。卵粉红色,其上被有深浅两层、大小不等的红褐色或灰紫褐色斑点或条形斑纹。卵呈椭圆形,大小为21.5-22.5毫米×27.5-33.0毫米,平均20.1毫米×33.5毫米,重6.6-7.5克,平均6.6克。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5±1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的雏鸟全身肉红色,除头和腰部有少许绒羽外,其他赤裸无羽。雌雄亲鸟共同育雏,7天左右雏鸟才睁眼,16天左右离巢,离巢后的最初几天亲鸟仍给喂食。雌雄鸟共同育雏。每天早上7点半左右,亲鸟即开始喂食,傍晚7时半左右雌鸟归巢,不再喂食,每日亲鸟喂食平均在100次左右。晚上雌鸟与雏鸟同在巢中,雄鸟则在附近的小树上歇息。</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红头潜鸭(学名:Aythya ferina)</p><p>体长42-49厘米,翼展72- 82厘米,体重700-1100克,寿命10年。雄鸭头顶呈红褐色,圆形,胸部和肩部黑色,其他部分大都为淡棕色,翼镜大部呈白色。雌体大都呈淡棕色,翼灰色,腹部灰白。幼年雄鸭下部羽色较深,与雌体颇相似。雄体覆羽与雌性同,但头和颈部的红色比较浅些。眼鲜红色或红棕色;喙蓝黑色;脚青灰色或铅灰色;蹼关节和爪黑色。很少鸣叫,为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杂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鱼虾贝壳类为食。有很好的潜水技能,在沿海或较大的湖泊越冬。繁殖于英国、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南部、欧洲西伯利亚南部、蒙古和中国。越冬在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中国和日本等国家。</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繁殖期4-6月。通常在越冬期间即已成对.但也有迟至在春季迁徙路上或到达繁殖地后才结成对的。营巢于水边芦苇丛或三棱草丛中地上,也有营巢于芦苇丛中飘浮的物体上的。每窝产卵6-9枚,一般8枚。刚产出的卵为淡蓝绿色,后变为污橄榄色。卵的大小为50-64×40-49毫米,平均58.2×47.0毫米,重59-69克,平均65克。雌鸟孵卵。孵化期24-26天。雄鸟在雌鸟开始孵卵后即离开雌鸟。雌鸟独自孵卵和育雏。雏鸟晚成性。</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2]</p><p>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东方大苇莺(学名:Acrocephalus orientalis):体长18-19厘米,体重22-29克。体型略大的褐色苇莺。具显著的皮黄色眉纹。上体呈橄榄褐色。下体乳黄色。第1枚初级飞羽长度不超过初级覆羽。虹膜褐色;上嘴褐色,下嘴偏粉;脚灰色。</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主要栖息于湖畔、河边、水塘、芦苇沼泽等水域或水域附近的植物丛和芦苇与草丛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活泼,常频繁的在草茎或灌丛枝间跳跃、攀缘。以甲虫、金花虫、鳞翅目幼虫以及蚂蚁、豆娘和水生昆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蜘蛛、蜗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和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该物种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西伯利亚东南部、蒙古、朝鲜、日本,越冬于印度、缅甸、巴基斯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中南半岛。在中国,分布于华北和华南等地。</p></font></h3> <p><br></p><p>繁殖期在5月下旬到7月末。通常筑巢于水边和水域附近的灌木丛或小柳树丛中,巢多置于灌木和小树枝杈上,也在芦苇水塘中的芦苇及水草茎杆上筑巢。巢驻在通风良好的苇地。</p><p>窝满卵后才坐巢孵卵。雌鸟孵卵,有时见雄鸟喂食。孵卵期11-13天。雏鸟体温低而不恒定,雌鸟常伏在巢中保暖。随着日龄的增加,恒温机制逐渐建立。当体温恒定并达到成鸟体温时便开始离巢。刚孵出的雏鸟赤裸无羽,体重仅2.5克左右。育雏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约经19天的哺育,小鸟即可离巢飞出。</p>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小鸊鷉(学名:Tachybaptus ruficollis):是一种潜鸟。体长25-29厘米,翼展 40-45厘米,体重100-200克,寿命13年。枕部具黑褐色羽冠;成鸟上颈部具黑褐色杂棕色的皱领;上体黑褐,下体白色。</p></font></h3> <p><br></p><p>善于游泳和潜水,常潜水取食,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鱼、虾等为食。通常单独或成分散小群活动。繁殖时在水上相互追逐并发出叫声,有占据一定地盘的习性。繁殖期在沼泽、池塘、湖泊中丛生的芦苇、灯心草、香蒲等地营巢,每窝产卵4-7枚,卵形钝圆,污白色,雌雄轮流孵卵。留鸟及部分候鸟。</p><p>分布于欧亚大陆、非洲、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日本等国家和中国各地。</p> <p><br></p><p>繁殖期5-7月。营巢于有水生植物的湖泊和水塘岸边浅水处水草丛中。巢属于浮巢。通常咬断芦苇作巢基,置巢于芦苇丛之间,飘浮于水面上,能随水的涨落而起落。形状呈一圆台状,好似一截顶圆锥体,上窄下宽。巢全由芦苇和水草构成,内垫以苔藓或无任何内垫物。</p><p>每窝产卵4-7枚,但也有2-10枚的。卵刚产出时为白色或灰白色,随后变为污白色或污褐色。卵的形状为椭圆形、梨形和葫芦形三种形状。雌雄鸟轮流孵卵。离巢时亲鸟用巢边的水草将卵盖住。孵化期19-24天,亦有报告为23-28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的第2天即能下水游泳。</p>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p><p>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font></h3> <p>夜鹭(学名:Nycticorax nycticorax)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是中型涉禽,体长46-60厘米。体较粗胖,颈较短;嘴尖细,微向下曲,黑色;胫裸出部分较少,脚和趾黄色;头顶至背黑绿色而具金属光泽;上体余部灰色;下体白色;枕部披有2-3枚长带状白色饰羽,下垂至背上,极为醒目。</p><p><br></p> <h3><font color="#010101"><p>栖息和活动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泽和水田地上。夜出性。喜结群。主要以鱼、蛙、虾、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分布于欧洲大陆、非洲、马达加斯加,往东经小亚细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亚洲中部、南部,一直到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朝鲜和日本。</p></font></h3> <p><br></p><p>繁殖方式</p><p>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各种高大的树上。常成群在一起营群巢,也常与白鹭、池鹭、牛背鹭和苍鹭等其他鹭类一起成混合群营巢。群巢的数目少者一棵树上几个至十几个,多者数十个甚至上百个。雌雄亲鸟共同参与营巢。巢由枯枝和草茎构成,结构较为简单,呈盘状。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以雌鸟为主,孵化期21-22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身上被有白色稀疏的绒羽,由雌雄亲鸟共同抚育,经过30多天,雏鸟即能飞翔和离巢。</p>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p></font></h3> <p>金眶鸻(学名:Charadrius dubius)是一种小型鸻科鸟,体重28-48克,体长153-183毫米。上体沙褐色,下体白色。有明显的白色领圈,其下有明显的黑色领圈,眼后白斑向后延伸至头顶相连。羽毛的颜色为灰褐色,常随季节和年龄而变化。跗蹠修长,胫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长,趾间具蹼或不具蹼,后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长,第1枚初级飞羽退化,形狭窄,甚短小;第2枚初级飞羽较第3枚长或者等长。三级飞羽特长。尾形短圆,尾羽12枚。</p><p><br></p> <h3><font color="#010101"><p>常栖息于湖泊沿岸、河滩或水稻田边。单个或成对活动,活动时行走速度甚快,常边走边觅食,并伴随着一种单调而细弱的叫声。通常急速奔走一段距离后稍微停停,然后再向前走。以昆虫为主食,兼食植物种子、蠕虫等。候鸟,在非洲过冬,其它时候则在欧洲和亚洲西部栖息繁殖。</p></font></h3> <p><br></p><p>繁殖期5-7月。营巢于河流、湖泊岸边或河心小岛及沙洲上,也见在海滨沙石地上或水稻田间地上营巢。巢多置于水边沙地或沙石地上,甚简陋,通常由亲鸟在沙地上刨一个圆形凹坑即成,或利用自然凹窝。巢内无任何内垫物,或垫有少许枯草。5月中下旬开始产卵,年产1窝,每天产卵1枚,每窝产卵3-5枚,其中以3-4枚居多。卵为梨形,沙黄色或鸭蛋绿色、被有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多,卵的大小为28.5-33.5毫米×21-24毫米,重7-9g。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雌鸟承担,雄鸟在巢附近警戒,孵化期24-26天。雏鸟早成性,出壳后不久即能行走,不到1个月即能随亲鸟飞行。</p>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p><p>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p></font></h3> <p>下面这一只,感觉是一种鸟?其实这是另一种:</p><p>环颈鸻(学名:Charadrius alexandrinus)全长约16厘米。属中小型涉禽。羽毛的颜色为灰褐色,常随季节和年龄而变化。跗蹠修长,胫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长,趾间具蹼或不具蹼,后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长,第1枚初级飞羽退化,形狭窄,甚短小;第2枚初级飞羽较第3枚长或者等长。三级飞羽特长。尾形短圆,尾羽12枚。</p>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p><p>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罗纹鸭(学名:Anas falcata)是中型鸭类,体型略较家鸭为小,体长40-52厘米,体重0.4-1千克。雄鸭繁殖期头顶暗栗色,头侧、颈侧和颈冠铜绿色,额基有一白斑;颏、喉白色,其上有一黑色横带位于颈基处。三级飞羽甚长,向下垂,呈镰刀状;下体满杂以黑白相间波浪状细纹;尾下两侧各有一块三角形乳黄色斑。明显有别于其他鸭类,野外容易鉴别。雌鸭略较雄鸭小,上体黑褐色,满布淡棕红色‘U’形斑。下体棕白色,满布黑斑。主要以水藻、水生植物嫩叶、种子、草子、草叶等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在西伯利亚东部、远东、中国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越冬在中国、朝鲜、日本、中南半岛、缅甸、印度北部。</p></font></h3> <p><br></p><p>罗纹鸭在冬季越冬地时即已形成对,通常成对或以对为单位形成小群到达繁殖地,繁殖期5-7月。营巢于湖边、河边等水域附近草丛或小灌木丛中地上,也在沼泽灌木地带营巢,也在湖中浅水处稀疏的三棱草和水边芦苇丛中营巢。每窝产卵6-10枚,通常8枚,卵淡黄色,大小为53-59mm×38-42mm。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孵卵前期在巢附近警戒,当雌鸟离巢觅食时代替雌鸟孵卵,孵化期24-29天。雏鸟早成性,出壳后不久即能跟随亲鸟游泳和觅食。</p>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等级</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p><p>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font></h3> <p><br></p><p>苍鹭(学名:Ardea cinerea)又称灰鹭,为鹭科鹭属的一种涉禽,也是鹭属的模式种。是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的湿地中极为常见的水鸟。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欧亚大陆,从英伦三岛往东到远东海岸和萨哈林岛和日本,往南到朝鲜、蒙古、伊拉克、伊朗、印度、中国和中南半岛一些国家。</p> <p><br></p><p>繁殖期为4-6月。繁殖开始前雌雄亲鸟多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环境开阔、且有芦苇、水草或附近有树木的浅水水域和沼泽地上。</p>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p><p>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font></h3> <p>池鹭(学名:Ardeola bacchus)系典型涉禽类,体长约47厘米,翼白色、身体具褐色纵纹的鹭。繁殖羽:头及颈深栗色,胸紫酱色。冬季:站立时具褐色纵纹,飞行时体白而背部深褐。虹膜褐色;嘴黄色(冬季);腿及脚绿灰色。通常无声,争吵时发出低沉的呱呱叫声。栖息于稻田、池塘、沼泽、喜单只或3-5只结小群在水田或沼泽地中觅食,性不甚畏人。</p> <p>繁殖期3-7月,营巢于水域附近高大树木的树梢上或竹林上,常成群营群巢,也常与白鹭和牛背鹭在一起营巢。巢呈浅圆盘状,由树枝、杉木枯枝、竹枝、茶树枝及菝葜藤等组成,巢内无其他铺垫物。每窝产卵2-5枚,多为3枚,卵为蓝绿色,形状为椭圆形,卵的大小为37-49×28-31毫米,平均为38.9× 29.6毫米,卵重16.5-20克,平均18.1克。成鸟以鱼类、蛙、昆虫哺育幼雏。雏为晚成性。</p>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等级</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p><p>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扇尾沙锥(学名:Gallinago gallinago)是鹬科沙锥属鸟类,小型涉禽,体长24-30厘米。嘴粗长而直,上体黑褐色,头顶具乳黄色或黄白色中央冠纹;侧冠纹黑褐色,眉纹乳黄白色,贯眼纹黑褐色。背、肩具乳黄色羽缘, 形成4条纵带。颈和上胸黄褐色,具黑褐色纵纹。下胸至尾下覆羽白色。尾具宽阔的棕色亚端斑和窄的白色端斑。外侧尾羽不变窄,次级飞羽具宽的白色端缘,在翅上形成明显的白色翅后缘,翅下覆羽亦较白,较少黑褐色横斑,飞翔时极明显。惊飞时常发出一声鸣叫,并不断地急转弯,成锯齿状曲折飞行。</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扇尾沙锥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冻原和开阔平原上的淡水或盐水湖泊、河流、芦苇塘和沼泽地带。尤其喜欢富有植物和灌丛的开阔沼泽和湿地,也出现于林间沼泽。非繁殖期除河边、湖岸、水塘等水域生境外,也出现于水田、鱼塘、溪沟、水洼地、河口沙洲和林缘水塘等生境。主要以蚂蚁、金针虫、小甲虫、鞘翅目等昆虫、昆虫幼虫、蠕虫、蜘蛛、蚯蚓和软体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小鱼和杂草种子。</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 3.1——无危(LC)。</p></font></h3> <p>须浮鸥(学名:Chlidonias hybrida)体长25厘米,是一种体型略小的浅色燕鸥。腹部深色(夏季),尾浅开叉。繁殖期:额黑,胸腹灰色。非繁殖期:额白,头顶具细纹,顶后及颈背黑色,下体白,翼、颈背、背及尾上覆羽灰色。幼鸟似成鸟但具褐色杂斑,与非繁殖期白翅浮鸥区别在头顶黑,腰灰色,无黑色颊纹。</p><p><br></p> <h3><font color="#010101"><p>栖息于开阔平原湖泊、水库、河口、海岸和附近沼泽地带。有时也出现于大湖泊与河流附近的小水渠、水塘和农田地上空。繁殖于欧洲南部、北非、中亚、西西伯利亚南部,往东一直到俄罗斯远东。越冬于非洲南部,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p></font></h3> <p><br></p><p>殖期为5-7月。常数十只,甚至上百只成群在一起营群巢。通常营巢于开阔的浅水湖泊和附近芦苇沼泽地上。巢为浮巢,飘浮于水中植物上。巢四周通常无任何隐蔽物,较为开阔。每窝产卵通常3枚,也有少至2枚和多至4枚甚至5枚的。卵的颜色为绿色、天蓝色或浅土黄色,被有浅褐至深褐色斑点,以钝端斑点较大,尖端较小。卵的形状为梨形。大小为26-29×36-41毫米,平均27.5×39.0毫米,重12-15克,平均13.5克。雌雄轮流孵卵。</p>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大天鹅(学名:Cygnus cygnus):是鸟纲、鸭科、天鹅属的一种候鸟,没有亚种分化。体型高大,体长120-160厘米,翼展218-243厘米,体重8-12千克,寿命20-25年。嘴黑,嘴基有大片黄色,黄色延至上喙侧缘成尖。游水时颈较疣鼻天鹅为直。雄雌同形同色,通体洁白,颈部极长;体态优雅。该物种显著的鉴别特征在喙部,大天鹅的喙部由黑黄两色组成,黄色区域位于喙的基部,与小天鹅相比大天鹅喙部的黄色区域更大,超过了鼻孔的位置。</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栖息于开阔的、水生植物繁茂的浅水水域。性喜集群,除繁殖期外常成群生活,特别是冬季,常呈家族群活动,有时也多至数十至数百只的大群栖息在一起。昼夜均有活动,性机警、胆怯,善游泳。</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繁殖方式</p><p>大天鹅保持着一种稀有的“终身伴侣制”,在南方越冬时不论是取食或休息都成双成对。雌天鹅在产卵时,雄天鹅在旁边守卫着,遇到敌害时,它拍打翅膀上前迎敌,勇敢的与对方搏斗。它们不仅在繁殖期彼此互相帮助,平时也是成双成对,如果一只死亡,另一只也确能为之“守节”,终生单独生活。</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3]</p><p>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p><p>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渐危,生效年代:1996。</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斑嘴鸭(学名:Anas zonorhyncha):是鸟纲、鸭科的鸭类动物。体型大小和绿头鸭相似,体长50-64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繁殖期5-7月。营巢于湖泊、河流等水域岸边草丛中或芦苇丛中,也营巢于海岸岩石间或水边竹丛中,在山区森林河流岸边岩壁隙缝中亦见有营巢的。</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现状</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黑水鸡(学名:Gallinula chloropus):是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共有12个亚种。中型涉禽,体长24-35厘米。嘴长度适中,鼻孔狭长;头具额甲,后缘圆钝;嘴和额甲色彩鲜艳。</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p><p>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棕背伯劳(学名:Lanius schach)属于中型鸣禽,是伯劳中体型较大者,体长23-28厘米。喙粗壮而侧扁,先端具利钩和齿突,嘴须发达;翅短圆;尾长,圆形或楔形;跗跖强健,趾具钩爪。头大,背棕红色。尾长、黑色,外侧尾羽皮黄褐色。两翅黑色具白色翼斑,额、头顶至后颈黑色或灰色、具黑色贯眼纹。下体颏、喉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夏季可上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山次生阔叶林和混交林的林缘地带。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在树上筑碗状巢,产卵4~9枚,由雌鸟孵化约15天,雏期约15~18天,双亲哺育。分布于西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p><p>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大杜鹃(学名:Cuculus canorus bakeri):是普通杜鹃的中国亚种。体长约320毫米,翅长约210毫米。雄鸟上体纯暗灰色;两翅暗褐,翅缘白而杂以褐斑;尾黑,先端缀白;中央尾羽沿着羽干的两侧有白色细点;颏、喉、上胸及头和颈等的两侧均浅灰色,下体余部白色,杂以黑褐色横斑。雌雄外形相似,但雌鸟上体灰色沾褐,胸呈棕色。又名喀咕、布谷、子规、杜宇、郭公、获谷等。</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大杜鹃繁殖期5-7月。求偶是雌雄鸟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飞上飞下互相追逐,无固定配偶,也不自己营巢和孵卵,而是将卵产于大苇莺、麻雀、灰喜鹊、伯劳、棕头鸦雀、北红尾鸲、棕扇尾莺等各类雀形目鸟类巢中,由这些鸟替它带孵带育。</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灰头麦鸡(学名:Vanellus cinereus)是鸻科、麦鸡属下的中型水鸟。中型水边鸟类,头、颈、胸灰色。下胸具黑色横带,其余下体白色,背茶褐色,尾上覆羽和尾白色,尾具黑色端斑。嘴黄色,先端黑色,脚较细长,亦为黄色。飞翔时除翼尖和尾端黑色外,翅下和从胸至尾全为白色,翅上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白分明。</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灰头麦鸡活动于近水的开阔地带,飞行速度较慢,以蚯蚓、昆虫、螺类等为食。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中南半岛,太平洋诸岛屿。中国繁殖于东北地区以及江苏、福建一带,越冬于广东和云南等地。</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强脚树莺(学名:Horornis fortipes):体长9-13厘米,小型鸟类,是一种暗褐色树莺。具形长的皮黄色眉纹,上体概呈橄榄褐色,两侧淡棕色,下体偏白而染褐黄。与日本树莺相似,但跗跖长一般不及23毫米。虹膜褐色或淡褐色;嘴褐色,上嘴有的黑褐色,下嘴基部黄色或暗肉色;脚肉色或淡棕色。</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繁殖期5-8月。巢筑于草丛和灌丛上,距地面高0.7-1.0米。巢呈杯形,巢口位于侧面,用草叶、草茎、草穗或树皮筑成,内垫以细草茎和羽毛。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常在巢附近鸣叫和警戒。雏鸟晚成性。</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水鹨(学名:Anthus spinoletta)是雀形目鹡鸰科的鸟类,属小型鸣禽,体长约17厘米,翼展23至28厘米,寿命9年。是体羽偏灰色而具纵纹的鹨。上体橄榄绿色具褐色纵纹,尤以头部较明显。眉纹乳白色或棕黄色,耳后有一白斑。下体灰白色,胸具黑褐色纵纹。野外停栖时,尾常上下摆动。外侧尾羽具白,腿细长,后趾具长爪,适于在地面行走。</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繁殖于4-7月,通常营巢于林缘及林间空地,河边或湖畔草地上,也在沼泽或水域附近草地和农田地边营巢。巢多置于草丛旁或草丛中地上凹坑内,借助草丛的掩护一般不易发现。</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9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三道眉草鹀(学名:Emberiza cioides)共有五个亚种,体长约16厘米,是一种棕色鹀。具醒目的黑白色头部图纹和栗色的胸带,以及白色的眉纹。</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三道眉草鹀在中国东北地区4月间分散到巢区进行配对,5月初营巢,5月中下旬孵卵, 6月末7月初孵第二窝卵。</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黄喉鹀(学名:Emberiza elegans):属鸟纲、鹀科的小型鸣禽,体长约15厘米。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羽色较淡,头部黑色转为褐色,前胸黑色半月形斑不明显或消失。</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繁殖期5-7月。1年繁殖2窝,第一窝在4月末至6月初,第二窝在6月初至7月初。</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红嘴蓝鹊(学名:Urocissa erythrorhyncha):是大型鸦类,体长54-65厘米。嘴、脚红色,头、颈、喉和胸黑色,头顶至后颈有一块白色至淡蓝白色或紫灰色块斑,其余上体紫蓝灰色或淡蓝灰褐色。尾长呈凸状具黑色亚端斑和白色端斑。下体白色。</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繁殖期5-7月。营巢于树木侧枝上,也在高大的竹林上筑巢。巢呈碗状,主要由枯枝、枯草、须根、苔藓等材料构成,距地高2-8米。雌雄亲鸟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黑卷尾(学名:Dicrurus macrocercus)是雀形目卷尾科的鸟类。全长约30cm。通体黑色,上体、胸部及尾羽具辉蓝色光泽。尾长为深凹形,最外侧一对尾羽向外上方卷曲。</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繁殖在6-7月间。巢以高粱秆、草穗、枯草细纤维、植物纤维、细麻纤维、棉花纤维交织加固而成,织成浅杯状,常置于榆、柳等树巅,细枝梢端的分叉处。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孵化期16±1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雏鸟全身裸露,仅背部和头顶着生有少许绒羽。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20-24天。</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p></font></h3> <p>太平鸟(学名:Bombycilla garrulus)为鸟纲太平鸟科的鸟类。体长18厘米,翼展34-35厘米,体重40-64克,寿命13年。属小型鸣禽,全身基本上呈葡萄灰褐色,头部色深呈栗褐色,头顶有一细长呈簇状的羽冠,一条黑色贯眼纹从嘴基经眼到后枕,位于羽冠两侧,在栗褐色的头部极为醒目。颏、喉黑色。翅具白色翼斑,次级飞羽羽干末端具红色滴状斑。尾具黑色次端斑和黄色端斑。</p> <p>繁殖期5-7月。营巢于针叶林或杨桦针阔叶混交林中树上,尤以在溪流和湖泊附近的云杉等针叶树最易被选择。巢多置于不同高度的树木侧枝上,距地高12-16m。巢呈杯状,主要用细的干松枝、枯草茎、苔藓和地衣等构成,内垫有柔软的苔藓、桦树皮、松针 和羽毛等材料。每窝产卵4-7枚,通常5枚。卵灰色或蓝灰色、被有小的黑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1-28mm×13-18.8mm,重3.5-4.0g。雌鸟孵卵,孵化期14天。</p> <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p><p>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 <h3><font color="#010101"><p>燕雀(学名:Fringilla montifringilla)属小型鸟类,体长14-17厘米。嘴粗壮而尖,呈圆锥状。雄鸟从头至背辉黑色,背具黄褐色羽缘。腰白色,颏、喉、胸橙黄色,腹至尾下覆羽白色,两胁淡棕色而具黑色斑点。两翅和尾黑色,翅上具白斑。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体色较浅淡。</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繁殖期5-7月。通常成对分散营巢繁殖,巢多置于桦树、杉树、松树等各种树上紧靠主干的分枝处,距地高3-5米。巢呈杯状,主要由枯草和桦树皮等材料构成,外面常掺杂有苔藓,内垫有羊毛、兽毛或羽毛。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卵5-7枚,多为6枚。</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曙红朱雀(学名:Carpodacus eos):为雀科朱雀属的鸟类。体重12-25克,体长123-148毫米。是一种体型小的深色朱雀。眉纹、脸颊、胸及腰粉色。</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鹊鸲(学名:Copsychus saularis)为雀形目鸫科鹊鸲属的鸟类,体长约21厘米,嘴形粗健而直,长度约为头长的一半或比一半略长;尾呈凸尾状,尾与翅几乎等长或较翅稍长。</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保护级别</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p></font></h3> <p>看这一窝小可怜,它们是绣眼鸟的雏鸟,刚刚孵化没几天。可是前一天的大雨雷电,它们的妈妈就再也没有回来~…</p><p>还好农家院老板心地善良,每天爬上去</p><p>喂它们,直到离巢…</p><p>展翅高飞🙏🙏🙏</p><p>所以今天的音乐配的是“绣眼鸟”的歌声😄</p> <p>大美滩涂!</p> <p>大美秋色!</p> <p>保护野生动物</p><p>保护大自然</p><p>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p><p><br></p><p>以上图片均为原创</p><p>文字说明来源于网络</p><p>作者:疯狂老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