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坚守汇聚中国力量——建设小学抗“疫”小记

柳河镇建设小学

<h3>甲子新春,</h3><h3>荆州冠疫肆虐狂,</h3><h3>速封城,垒铜墙,</h3><h3>国之急召,万千儿女赴“疫”场。</h3><h3>专家院士,白衣天使,速立津梁。</h3><h3>仁人义士,尽己之力,助国无恙,</h3><h3>国家危难,沧海横流,英雄本色气势昂。</h3><h3>疫区之外,柳河一方,</h3><h3>情系民生,为保一城安宁重设防。</h3><h3>教育同仁,领命出征。</h3><h3>昼夜不移,风雪不误,抗战“疫”线严守岗。</h3><h3>小区看门人,民众守护者,平凡岗位,尽显使命担当。</h3><h3>目之所及,</h3><h3>干群同心应战,</h3><h3>有真情,讲奉献,</h3><h3>滚滚战“疫”潮,浓浓家国情,</h3><h3>叹,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多难兴邦,此乃中国力量!</h3> <h3>作为一名教育人,有幸参加到县疫情防控工作中,在工作中见证了“责任与担当”,在工作中感受着“奉献与温情”,在工作中,理解了——中国力量!</h3> <h1><ul><li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237, 35, 8);"><font color="#ed2308" style=""><b>人物小记——局长</b></font><br></li></ul></h1> <h3>你可曾看到,</h3><h3>他日渐消瘦仍有力地指挥?</h3><h3>你可曾看到,</h3><h3>他步态疲惫,仍日夜奔忙?</h3><h3>你们可曾看到,</h3><h3>他投身工作,恪尽职守,关爱下属,情真意切?</h3><h3>我们都看到了,我们都感受到了!</h3><h3>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局长,他就是教育的一面旗帜,</h3><h3>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榜样与力量。</h3><h3>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责任与担当!</h3><h3> 深夜11时30分,刘勇局长又来到公安卡点检查工作慰问教师,恰巧校长也在,校长劝局长早些回去休息,请局长放心我们保证守好岗位。局长却笑呵呵的说:“回去也睡不着,在这陪陪我们的老师心安,现在生物钟乱了,晚上不困,每天都得下半夜睡,最困是在上午十点多,有一次坐在办公室沙发上读读文件就睡着了,哈哈哈……”伴着笑声,局长说的是那么轻松,像在讲别人的故事,但真的轻松吗?作为教育的当家人,他擎起柳河教育的一片天。我想:这就是负重前行吧!</h3> <h1><ul><li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237, 35, 8);"><b><font color="#ed2308">人物小记——校长</font></b><br></li></ul></h1> <h3>  由于学校人少卡点多,所有教师参与值守,一个时段只能安排1人,每人值守4小时左右。4小时到了,换岗了,4小时到了,又换岗了,但,你会发现有一个人好像从来不换岗,4小时前,她在,4小时后,她还在,再过4小时,我们还能看到她的身影,她就是建设小学的校长——高继杰,弱小的身躯里,不知道蕴藏着多大的能量?</h3><h3> 2月14日,天气预报第二天有大雪,您怕值班老师受冻,早晨7点多出的家门,去寻找购买防寒物资,柳河的商户们都是遵守上级规定的,几乎没有开门营业的,偶尔有那么几家,也是老板本身在店内居住或是去收拾物品的,您就亲自带着我们逐家逐店的找,我们劝您不要跟着了,您不同意,我们知道您不放心,您要选最好的给我们的老师,这一天,真的是跑遍了柳河城,将将凑够了所需物资。下午4点多,回到卡点,男教师在搭帐篷,您也要参与进去,其实您能有多大劲儿呢?只是搭把手而已,可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您仍然忙到头上渗出汗珠。终于,看着一个又一个卡点布置好,晚上10点,您上车了,我问:校长你不饿吗?您愕然,我猜您是忙到忘了自己一天没吃饭。随后,您打趣的说:饿过劲儿了,不饿,就是没吃东西,忙活过后,现在觉得冷了,就是太瘦了,不抗劲儿,回去换件衣服就好了……”我默默的开车,听您拨通了电话:“喂!儿子,现在马上给妈煮点元宵吧,我回去就吃,吃完我还得走……”孩子在外地工作一年才回来一次啊!这一次在家时间最长,但和妈妈相处的时间可能最少。默默的车速放慢,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能让您多歇一会的办法了。没有人生而坚强,这就是责任担当吧!<br></h3> <h1><ul><li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237, 35, 8);"><font style=""><font color="#ed2308"><b>人物小记——党员教师</b></font></font></li></ul></h1> <h3>  李文杰老师,我校的一名党员教师,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班主任,防控初期,在五金打井队卡点值守,小组内仅有的两名男生值晚11:00—早6:00的班,而晚7:00-11:00的时段,就成了女教师们最有困难的值守时间了,因为,当时值班地点都是在车里,仅有一台车日夜停在那里,不会开车的老师,值班时连火都不打,就在冰冷的车里和寒冷的外面交替着度过。我们几个女生商量着按时段轮岗,可她却主动要求值晚班,她说:你们有的本身年龄就大,有的孩子还小,我没事,这个时段就包给我了,其他时段你们自己定。说的那么坚决,不容反驳,可她也是不会开车的女教师啊!不知这一个又一个寒冷的黑夜她一个人是怎么熬过来的。2月24日,我校全面开启了“停课不停学”活动,为保证学生能扎实自主学习,教师能及时批改作业,答疑解惑,在人员如此紧张的情况下,高校长仍坚持把四五六的班主任调出,让她们安心教学,李老师已年近五十,平时对电脑一窍不通,连做个电子文档、电子表格都需要找爱人帮忙的她,不知什么动力让她居然学会使用钉钉平台,布置作业,线上答疑解惑,评选优秀作业,看似那么得心应手,背后努力的滋味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吧。刚刚开始的两天,学生和老师都很忙乱,迅速调整,马上改进,直到第三天,一切步入正轨,各班线上教学有序开展,也就在第三天,接到了李老师的电话:现在,孩子学习有序了,给我排班吧,看同事们那么辛苦,在家实在是坐不住……,学校没有同意。又过几天,又来电话:快给我排个班吧,教学这边放心,一切顺利,每天孩子们都能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也在规定时间参加线上答疑,其余的时间,我是可以值班的,看校长都值了一宿,看咱们老师都累的那么憔悴,我这实在是坐不住啊……一次又一次的申请,别无所求,只为付出,这就是党员本色吧!</h3> <h1><ul><li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237, 35, 8);"><b><font color="#ed2308">人物小记——普通教师</font></b><br></li></ul></h1> <p>  于慧妍老师,是剧场家属楼卡点值守教师,同时她也是我校一年级的班主任,为使自己班的孩子不因疫情延误成长,除按学校要求布置相关研究性作业外,她还在班级建立4个小群,每天和孩子们视频,引领孩子们朗读,都说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一年三班的孩子们有家长陪伴,还有于老师的隔屏陪伴,孩子们多么幸福,又是多么幸运。然而,孩子们却不知道,视频中看到的笑盈盈的、对他们满眼宠爱的于老师付出了多少,为了把最好的时间、最方便的时间留给孩子们,她一个弱女子和男老师串班,值晚上10:00到早晨6:00的班,而孩子们还不知道,于老师只与正在上高中的女儿相依为命,晚上于老师值夜班,她只能狠心让女儿独自一人在家,而这一切都为了第二天能更好的尽母亲的责任,辅导功课;更好的尽老师的责任,和孩子如期相约。人们总说: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我想添上一句: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为师则强。</p> <h1><ul><li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237, 35, 8);"><b><font color="#ed2308">人物小记——教师家属</font></b><br></li></ul></h1> <h3>  都说商人眼中只有利益,但我觉得做为教师家属的商人,他会更多几分侠气。徐云身为建设教师,参与值班工作,深知每天与众多居民接触,还有的要为隔离户倒垃圾买菜消毒等,其实看似平静,但真的是身处险境,所有的一切她的丈夫也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为学校值守教师先后两次捐赠了1200片酒精湿巾,5箱600包消毒湿巾,而且不只为学校,还为开发区、红十字会等许多单位进行了捐助。但你们知道这湿巾是怎么来的吗?是,他家有湿巾厂,但疫情防控期间,工厂停工,各处封路,根本找不到工人,这些湿巾是徐云和爱人带着女儿,带着外甥女几人合力做出的,一道又一道的工序,一桶又一桶的原料,所有的累活重活只有他一个男生来干。每天起早贪黑,常常累到身体酸痛。其他女教师值班,有许多都有爱人的陪伴,而徐云老师没有,即便是值夜班,也是她孤零零一人,并非爱人不支持不关心她,而是他要赶做湿巾捐给更多需要的人……这就是无私奉献吧!</h3> <h1><ul><li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237, 35, 8);"><b style=""><font style=""><font color="#ed2308">人物小记——家长</font></font></b><font color="#010101"><br></font></li></ul></h1> <h3> 我校二年二班李易达的爸爸李大鹏,远在广东深圳,做家纺生意。春节前刚刚回到柳河,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响应政府号召,大年初七,几经辗转,回到深圳,进行转产,生产口罩。从班主任李凡老师的朋友圈中,得知我校全体教师包保小区,日夜值守。马上为学校捐助了200个口罩,收到口罩后,他又进行了第二次捐赠,为全校师生捐赠免洗凝胶医用洗手液两箱50瓶,医用级84消毒水两箱60瓶 ,这个时期,口罩意味着什么?消毒用品意味着什么?我想已不言而喻了,李老师代学校表示感谢时,他说:“收到就好,没敢多寄,怕路上被拦,不用感谢,都是应该的,能为家乡做点贡献是我的荣幸!只要需要,和我说一声就行”话语简单而朴实,但我们知道,这不仅仅是防护物资,这是我校家长对全体教师的关怀与支持,更是在外工作的柳河人对家乡的牵挂与惦念,这就是家国情怀吧……<br></h3><h3> </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ul><li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237, 35, 8);"><font style=""><b style=""><font style=""><font style=""><font style=""><font color="#ed2308">人物小记——学生</font></font></font></font></b></font></li></ul> <h3>  许多卡点值班人员都见过一个小小的身影,爱心团队中,年龄最小的一员,他是我校三年一班祁新凯,每天傍晚随着爸爸拉着一大桶豆浆,逐个卡点去送,每次都是爸爸一停车,10岁的祁新凯马上跳下车,拿着豆浆放到值班卡点,转头就跑,与我只有一次简单的对话,那一次,我们四目相对,孩子说“您是五小的老师吧?“对呀”“我是五小的学生”嘻嘻一笑就跑了。老师在坚守,家长在支持,孩子在行动。这才是教育最好的模样,这应该是影响与传承吧。</h3> <p>  战“疫”中人,数不尽,诉不完,每个人都是众多人的缩影……“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多年前被传唱的《真心英雄》的歌词再次萦绕耳畔,是啊!我们身边的平凡的人们给了我们太多感动。在感动中,我看到教育人的坚守,再感动中,我看到柳河人民的温情,在感动中,我感受到中国人的信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我们都是平凡人,我们做不到“乱世定乾坤”,但只要国家召唤,我们会听到遍地回应“我在”“我在”“我在”“我们都在”……</p> <h3> 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灾难来临时,没有一个人是置身事外的。 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说过:“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对,泱泱中华,每当国家临危,民族有难,总会有人走在最前面,身先士卒,为人民开出光明之路。也总会有无数支持者在后方守望相助,他们散落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每一个角落,尽己所能的爱着我们的祖国。这就是——中国力量!!</h3><h3> 正如古语所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国家,国家,这中国便是我们每个人的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