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典范系列之四十八 记战疫中的谭家派出所辅警王祥

聂敏卫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好样的!王祥</b></h1> <h3>  “人人都是活教材,天天都能受教育。”这是公安未央分局谭家派出所民警的真实写照,而作为二警组辅警王祥,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鲜活榜样。从2013年8月毕业分配到所里,他默默奉献的近8年岁月里,大大写着一个为民之心!<br></h3><h3> </h3> <h3>  说起话来,王祥总是很谦虚,可一遇到任务,他便像是换了个人似的,总是冲在最前、当仁不让。<br></h3><h3> 2月1日下午,王祥随所里30多名同志前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助核查工作,到了现场才知道是登门见面核查,而所里对于登门见面核查的防护装备只有口罩。接受任务后,王祥脚步坚定的同其他人一起上车直往目的地。要说下午的任务还算简单,毕竟需要核查的3个人距离都不算远,人也比较配合,一个半小时就完成了见面核查的任务。正打算回所时,微信群里通知又来了:“晚出还有核查任务,请大家回市场监督管理局待命。”因为任务来的突然,又过了下午的吃饭时间,市场监督管理局来不及准备晚餐,就为大家临时准备了方便面和鸡蛋,王祥同所里的同事一起匆匆吃完,等待着晚上的核查任务,他借等待的这个空儿翻开百度地图查看西安城市及周边,心想着这晚上不知要到哪里去核查……“</h3><h3> </h3> <h3>  晚上核查任务,我们是根据地域划分的,有的同志可能得辛苦点。”负责的同志一边说着,一边开始分任务。正好王祥就接到了“得辛苦点”的任务,也是当晚核查距离最远的一个――高陵区通远街道办。虽然天色完全漆黑下来,可王祥没有丝毫犹豫和情绪,和同组的同志摸黑前往。一个小时过去了,眼看微信群里同志一个一个的在说:“任务完成,准备回所。”他却才费尽周折的找到那户要核查人家所在的村子。<br></h3><h3> 放眼望去眼所能及的看不见一家有灯光,可能是和农村早睡早起的习惯有关系吧,有的只是昏暗的路灯……这怎么办?再往里面走走吧……忽然看到有个骑自行车的人,他赶紧跑着上前拦下询问,可得到的回复是:不知道村里有这么个人!警察特有的警觉让王祥瞬间意识到:如果这个核查对象的地址没有错的话,村民不熟悉他,那他一定是常年在外的打工人员,一定要找到他!王祥在心里暗暗发狠。经过短暂的思考,王祥接着又问:“你能告诉我们,你们村委会在哪里吗?”那人说:“你都不看啥时间了,村委会怎么还会有人呢?”“村长家在哪里?”“也早都睡了”……在这不停的问不停的答的过程中,王祥知道了村长家的住址,跟着那人的指引,找到了村长家。“你看灯都黑了,我没说错吧。”那人说,“谢谢你了,剩下的我们自己来处理。”王祥等那人走后,上前敲门,敲了很久才把睡梦中的村长叫醒……原来此人是长途货运司机,一年当中回不了几次家,所以村里认识他的人很少,此时此刻,这位村长都不知道他是否已经回来了。“村长,麻烦你带我们去他家,今晚必须找到他!”村长看他表情非常严肃,就赶紧进屋穿上外套,带他们去找人……“回来咧,回来咧,灯亮着咧!”村长一指前面说。“村长你不要再往前走了,就在这等着。”王祥给村长说完,拉了拉口罩就快跑上前敲门……经询问核对,此人正是王祥要找的被核查人,年前从武汉拉货回陕……原来此人是从武汉回来的!王祥听后没有表露出震惊和退缩,先是向他宣讲政策法规,再说疫情防控的严重性,然后一边询问一边登记情况,核实登记完成后,再次叮嘱其居家隔离时的注意事项,并告诉他村长就在不远处,他会把情况如实告之的。临走时留下了自己的电话说:“居家隔离期间,有问题联系当地的负责人,实在找不到联系人时,可以给我打电话,我叫王祥。”然后又给村长进行了交代……</h3><h3> 回所的路上下起了小雨,路面湿湿的,雨虽下的不大,但和着冬天的夜晚还是很冷的,可王祥的心却是温暖的、踏实的。后来得知,他是那晚完成核查任务最后、最晚一个归队的人,也是核查对象中行程最远的一个。</h3><h3> </h3> <h3>  好的环境,越是能激发人干事创业;好的榜样,越是能催使人百炼成钢。每当有人问起他在疫情防控的故事时,王祥总说:“我只是干了自己应该干的事,我身边的每一个民警都是教科书,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可二警组的同事们心里是有一杆秤的,若问疫情大考他表现的怎么样?大家都会把拇指竖起给他——我们的辅警王样,好样的!<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