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路小学三年级线上食育课——包饺子

遇见

<h3><br></h3><h3>  “食育”,即关于“吃”的教育,是通过饮食观念、饮食安全、饮食文化等知识教育,结合多种多样的实践教育,让同学们获得关“食”的知识,具备选择“食”的能力,培养同学们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理解和传承食文化,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光明路小学三年级2月28日开展线上食育课——包饺子。在家里,一起学习制作水饺的技能,共享美好难忘的时光!</h3> <h3><br></h3><h3>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每逢佳节,饺子更是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佳肴。</h3><h3>看 ,孩子们干劲十足,已经开始准备食材了。<br></h3> <h3>我们是最棒的,加油!</h3> <h3>  饺子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饺皮也可用烫面、油酥面、鸡蛋步或米粉制作;馅心可荤可素、可甜可咸;制熟方法也可用蒸、烙、煎、炸等。荤馅有三鲜、虾仁、蟹黄、海参、鱼肉、鸡肉、猪肉、牛肉、羊肉等,素馅又分为什锦素馅、普通素馅之类。饺子的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饺子的制作原料营养素种类齐全,蒸煮法保证营养较少流失,并且符合中国色香味饮食文化的内涵。</h3><h3><br></h3> <h3>  包好的饺子在大圆扁里有坐着的、有躺着的、有斜着的,有白色的、有绿色的、有黄色的,不同的面皮包出不同颜色的饺子,不同的人包饺子的手法不同,包出来的饺子也形状各异、情趣各异、生活的乐趣也各异。</h3> <h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包饺子, 我们绝对是认真的</h3> <h3>看看我们的成果,是不是很厉害呀!</h3> <h3>饺子包得差不多了,该下锅煮啦!饺子们就像跳水运动员,一个个跳下沸腾的水中,在水中翻腾着,过了一会儿,“白天鹅”们鼓肚皮飘了上来。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同学们吃的津津有味儿怎么能不美味呢?</h3> <h3>本次食育课不仅宣传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心中别有一番滋味,甜蜜,自豪,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饺子。因为,那里面有同学们自己辛勤劳动留下的努力和汗水。难忘的学习经历,难忘的鲜美味道。</h3>

饺子

食育

同学

难忘

各异

素馅

饮食文化

水饺

饮食

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