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记得2019年1月20日那天,刚上完夜班的早上还在和同事讨论,钟南山院士去了武汉,武汉疫情可能严重了。没想到晚上八点多和爱人一起正准备给刚满十个月的儿子洗一洗的时候接到了科主任杨亚东医师的电话:你这会儿有空吗,今晚能来医院吗,医务部点名要你来!是什么事来医院了再和你说。从主任急匆匆的话语中我猛然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同寻常,没有犹豫的说:好!转过头来看向妻子和孩子,有点愧疚的说到我今晚现在要去医院了,妻子关切的说到:好,天黑,路上注意安全!没想到那是我年前到现在最后见到妻子和孩子的一面,甚至当晚都没能和母亲当面说一句话。<br> 来到科室,杨亚东主任严肃的说:我们接到了一例病人,是一位武汉回来的大学生,疑似感染****,医院抓紧改造了隔离病房,人员不足,医院点名需要你今晚在隔离病区值班,明天早上由医院再调配人员替换你,不要担心,我会在医院陪着你。这是战斗,我们也要开始了!在匆匆改建完成的隔离病区,我和林爱玉护士陪着患者焦虑中等待着第一次核酸检测结果,夜间三点多终于从疾控中心传来了消息,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看着患者面上的笑容,我心情也跟着轻松了起来。<br>第二天早上,再次接到医院通知,杨亚东主任说:医院决定组建发热门诊!由我们科室四位医师承担任务,人员不足,物资紧张,任务重,需要我们共克时艰!就这样我和我的同事们开始了发热门诊的战斗。 <br> 当我们科室医师开始开展发热门诊工作的时候,我们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我们只有三位值班医师,既要承担发热门诊任务,又要保证目前科室艾滋病患者的病情稳定,他们也是特殊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受感染风险,然而如果我们在发热门诊工作后再与住院患者接触,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否携带了病毒或其他病原体,这会给住院患者带来极大的危险。杨亚东主任带领我们紧急讨论首先要解决的这件事情,一致认为我们可以累点,我们可以面对感染的风险,这是我们的使命,但不能把感染的风险带给住院患者,这是我们的责任,需要报告医院领导把需要的住院患者转入他科继续治疗,病情稳定的患者紧急出院居家观察。当医院领导听到我们的报告后很重视,同意并积极协调我科住院患者后续治疗的问题。住院患者问题在极快的速度下解决了,转过身我们奔扑向新开辟的战场。<br> 疫情来的太突然了,我们的人员和物资严重不足,初期也低估了这次疫情的严重性。我们科室的任务是24小时开通发热门诊,科主任和我们三位值班医师必须协调好值班时间,科主任需要随时支援门诊工作并上传下达医院和政府指示,值班医师需保证门诊畅通,所以初步决定按白班夜班休息三班倒值班。初期防护,因条件所限还没来的及详细考虑,只能先带着一次性口罩、帽子、白大衣和手套工作,随后由科主任和医院协调。开始工作后发现门诊量真的是大啊,看发热的、咨询的、体检的、要求住院的……<div> 一次白班需要处理近百个患者的问题,一次夜班也需要处理三四十个患者的问题,还需要做好电子和纸质病历。我们也是初次接触这样的情况,这次****需要在治疗中不断学习总结,持续跟踪学习更新诊疗方案,在工作中运用,认真做好筛查,精神高度紧张。诊疗过程中需要不断和院内专家组讨论,需要和影像科、检验科保持密切联系。忙的时候,与患者、通过科室电话及手机与院内专家和领导同时沟通,手中需要不停记录,每一个就诊患者都必须认真对待,睁大双眼高速运转大脑不能漏掉那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的病例。就诊患者很多,很安静,也很焦虑,有些患者为了能就诊和有个明确结果,一等就等了五六个小时。他们看到医师很忙碌,正在尽最大努力给他们解决问题,我能感觉到他们真的很理解并很信任医生。为了能多看一个就诊者,再多看一个就诊者,中午同事送来的午餐等了两个小时了还没来的及吃,来就诊的患者们就劝着我先去吃吧,我们等你,当时就觉得他们真是最可爱的人。<br></div> 真的不知道时间匆匆,转眼就到了除夕,我是夜班,我第一次穿到了防护服,带上了N95口罩。就诊患者不多,仍然忙碌到了晚上十一点多才有了些空闲,想着母亲不知睡了没,我的爱人啊你是否想起了我,应该没时间想吧,没有我在你身边一个人带孩子很累的,一个孩子就把你折腾的够呛,孩子腹泻可好点了还哭闹不,明天妻弟能不能来把你们接走……空荡的诊室只有我一个人,思绪飘飞,莫名有些心酸,今年的春晚一定有提到我们吧。给自己照个相,加油!<br> 疫情在加重,国家在紧张而有序的抗疫,我们医院也在努力保障抗疫秩序的有效展开,人们都很安静又很谨慎。大年初二,我是白班,那天上午遇到了一位接触者,当看到她的血常规时,我一激灵,觉得不同寻常,再看胸部CT肺部边缘有一小片高密度模糊影,心里想到可能遇到了那个病例。我抬头看到诊室及走廊中密集的人群,这不行,嘱咐患者安静的坐在就诊室角落,我站起来要求并组织其余来就诊者离开诊室离开走廊到医院空旷处排队等候,嘱咐陪同值班的仅有一名护士一定要维持好秩序,注意防护距离,注意安抚好就诊者情绪。我回到诊室坐下来平静了三秒钟,坚定的拿起电话联系院内专家组会诊。经过会诊讨论,研究患者病情后,决定收治于留观病区,并尽快联系安排核酸检测。第二天上午患者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已经转到隔离病区。这是我接诊的第一例确诊病例,也是我们医院的第一例确诊病例。<br> 终于迎来了新的战友,院里调配了两位医师及一个护理团队,来和我们一起战斗。没来的及高兴,也没有讨论完下一步门诊工作怎么做才能最好,我和另一位同事几乎同时先后出现了打喷嚏、鼻塞、咽痛等症状,杨亚东主任很重视,夜间亲自去院内药房借来药物给我们服用。经过一夜的观察,症状没有明显减轻,第二天早晨院领导指示立即入住留观病区。就这样,我和我的同事来到了抗疫前线的又一个阵地。<br> 留观病区的同事们也一样很忙碌,在他们细心的安慰下,我和我的同事放下了紧张的情绪。留观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我们得到告知第一次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血生化显示我们感染了流感病毒,胆红素比较高,这个可能与这段时间紧张和高强度的工作有关,胸部影像显示肺部有些炎症感染,需要继续治疗和第二次核酸检测。这真是一个好消息!虽然我们着急着回到自己的岗位,但仍然需要遵守治疗规范。<br> 在同事们欢送中我们走出了留观病区,抬抬头,需要继续我们的战斗了!回到发热门诊,这里已经大变样了。院里已经改造完成新的发热门诊投入使用了,就诊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又是一个好消息。<div> 虽然医疗物资仍然很紧张,但防护措施开始跟上来了,我们的队伍也扩大了,可以更好的有序处理就诊问题了。对患者对我们医护人员都是有力防护,也更能有力疫情防控。<br></div> 人民群众对这次疫情很担心,都愿意配合政府尽量居家观察,为抗疫做出自己的贡献。一旦有发热、咳嗽等身体不适了警惕性也很高,很希望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div> 来到新的发热门诊第一个夜班,我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夜间十一点左右,一位老婆婆带着一位年轻女子走进了诊室。女孩个子不高、皮肤微黑,她似乎怀有身孕,我第一句话就是问她是怀孕了吗?女子很迷茫的看着我,婆婆在旁边含糊不清的回答说她不会说话,怀孕有10个月了,现在发热、肚子痛。我立即警惕了起来,职业敏感性告诉我,一定有问题。我按下心中怀疑,正常询问着患者就诊信息,了解到她们是年前从外地回到老家的,孕妇是婆婆的儿媳,当需要提供孕妇的身份证信息时,婆婆却推三阻四不愿意回答,直说丢了、不知道、没有……每个中国公民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号,在这个特殊时期,不愿意如实提供,这很异常。</div><div> 我和这位婆婆开始了“斗智斗勇”,在我的不断劝说下,婆婆终于说出了她的儿媳不是中国户口,名字是自己起的,她的儿媳是越南人,没有和她的儿子领过结婚证,并拿出了一个越南身份证件。事情越发复杂起来,我用手机留存了这个证件的信息,按正常医疗程序给这位外国友人开出检查,安排她们尽快做检查,然后要及时回到诊室。在婆婆带着儿媳做检查去后,我立即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专家组成员、科主任及院领导。这位女子可能涉及外交问题,医院领导很重视,院长、工会、总值班、专家组成员、妇产科医师都行动起来,一方面确保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一方面把她看做中国公民一样给予医疗救助,一方面汇报给政府听取指示。当晚这位外国友人孕妇住进了我院妇产科监护室进一步治疗。</div> 在杨亚东主任和王爽护士长的带领下,在医院领导的关心下,在医院物资不断补充下,在国家防控不断加强下,我们医院新的发热门诊团队密切配合解决了一个个新的问题,分流诊治着一个个来就诊的患者。在这次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虽然没有能去武汉最前沿有些遗憾,也能想象到那些战友们战斗的辛苦,恨不得以身替之,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也在努力做着我们该做的事情。我们仅仅是是万千阵地中很小的一个,我们坚守住了我们需要守护的阵地,做出了我们自己的贡献,无愧身上的这身白色大褂。<div> 现在,我们把这个小小的阵地移交给了第二批同事,希望你们继续坚守住它。我们身上的衣服都要馊了要换身衣服,修正过后需要时我们再来。全国人民共同抗疫,共克时艰,很沉重,也很振奋。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同事们加油!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br><br>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发热门诊 程豪<br> 2020年2月20日夜<br> 于一线撤退隔离生活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