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丰南区第一实验小学 梁玉红</h3> 由于防疫的需要,学校延期开学,意味着孩子的寒假变长,会耽误新学期的正常教学进度,为了不让学生停学,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保证学生有课上的解决方案。<br>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些关于学生上网络课的新闻:<br> 第一则:<br> 重庆一位小学生开始在家上课,因为在家上课没有平时学校的氛围,家长绞尽脑汁想了不少办法,就是为了能让孩子在家也能找到学校的感觉,还特意拍下了孩子上课的全过程。<br> 视频中的小学生虽然是在家上课,早上起床后还是换上了平时上学穿的衣服,整理好自己的书包后,就背上了书包从卧室走到了书房上课。 为了能让孩子找到上课的感觉,学生的妈妈还在书房的门口贴上了班级牌六年级3班的字样,用一个房间当教室。不仅如此,为了能让孩子的上课效果达到最佳,家长还为孩子准备了课桌和投影仪。 第二则:<br> 河北省石家庄一中要求学生在家上网课的作息时间和在校时相同,同时要求学生穿校服上课,老师着正装教学。高三年级主任称,这样能让学生上课提高专注度,同时增强荣誉感。 这些新闻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一些人认为这是在搞形式主义,在家还穿校服上课有必要吗?还质问说这是演戏给谁看吗?但更多的人则认为,穿校服上课就是比穿睡衣上课更能进入学习状态。网课也是上课,上课就得有个上课的样子,这不是搞形式主义而是强化仪式感。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仪式感。<br> “仪”是人的外表或举动,一般指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仪式则是指按程序进行的礼节。<br> 现实生活中的仪式有很多,大到国家典礼、节日、纪念日,小到个人生活中的婚丧嫁娶、日常社交着装等等礼仪。在孩子们的世界中,也并不缺少仪式,无论是升旗仪式、上课起立师生问好,还是期末颁奖、毕业典礼等等都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仪式。这些仪式带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仪式感了。 那么网络课堂注重仪式感是不是搞形式主义呢?它到底带给我们什么呢?<br> <b>一、仪式感是身份的确定</b><br> 在音乐之都奥地利,父母带孩子去听一场音乐会之前都会让孩子们穿上礼服,临行前会详细讲解入会的仪式。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过程的存在,才会让孩子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他们在听的时候更专注,也更容易有代入感。他们注意着自己的言行,和当时的身份达到最佳的融和。<br> 孩子在家上网课前庄重地换上校服,准备好学习用具,调整好坐姿,这就是一种简单又庄重的仪式,这里就是用服装来确定作为学生的身份,这能够让孩子感觉到一种不同于以往放假在家的松懈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精神面貌,使他们能够以更好的态度对待学习。校服也是一种免打扰的信号,它同时也给家人以正式感,大家会自觉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b>二、仪式感是明确的分界线</b><br> 圣埃克苏身佩里的《小王子》里,狐狸对小王子说:“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确实,一些固定的充满仪式感的动作,可以是一条明确的分界线,将人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分开。一旦完成这些动作,内心便会出现一种提示。例如每天早上到办公室后,擦干净桌椅再倒杯水,整理当天要做的事情,接着就开始一天的工作。这种提示让自我的内在发生一些变化,能够让我们把自己的思考力、专注力调整提升到一种工作的状态,高效地完成工作。<br> 上课前的师生问好,就是一种神圣庄严的仪式,和古代祭祀前的奏乐,打仗前的击鼓有着类似的作用。上课铃响,教师宣布上课,学生们全体起立,互致问候的环节,看似和课堂知识的讲授毫无关系,但它在整堂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课堂的片头曲,是一堂课要开始的庄严仪式, 它告诉学生们课堂是知识学习的神圣时间,任何人不许再戏耍玩乐,它提醒每个学生进入知识学习的环节,让学生在这个简单的仪式中做好充分的课前心理建设。看似简单的动作,让学生们明确了课前与课中的界限,能帮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div> 那么在家上网课,做一些整理及穿好校服等简单仪式,也会起到划分界线的作用,它使孩子能够把在家休闲放假的时间与上网课的时间做一个明确的划分,利于他们状态的改变,也能帮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网络课堂的学习中去。</div> <b>三、仪式感是一种心理暗示</b><br> 一位心理专家说:“正常的身心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在这个小小的仪式中,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认真、更用心。”当情境一致的时候,容易产生一致的行为和情绪反应,这是因为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会存储仪式流程中的记忆,所有固定的仪式会让人更快地进入到肃穆的状态中。例如当参加升旗仪式的时候,国歌奏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国家,联想到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无数烈士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等等,这些都是这个仪式中贯注的精神内涵,这时候它相当于一种“唤醒”,是记忆的唤醒,是感觉的唤醒,是意义的唤醒。<br> 所以,如果孩子在家上网课,穿起校服的那一刻,唤醒的就是在学校学习的时光,那种情境下的自己的感觉,与老师同伴互动学习的感觉,这会有助于唤起他对于上网课的庄严感,意义感。 <b>四、仪式感强化尊严与敬重</b><br> 仪式是一种外化的行为举止,但是它沟通的是内在的精神世界,调整了人的精神状态,使精神与外在和谐一致,因为这个时刻的不同,而生发一种对自我的尊重。例如,期中期末的表扬颁奖仪式,当孩子站在颁奖台上的一刻,那种光荣的感觉,被尊重的感觉,内心鼓舞的感觉,绝对不是简单的表扬,或者其他物质的奖励所能给予的。我们都可以感觉到,在一个庄严的仪式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收敛了平时的状态,被那种气氛所笼罩,感染,所有人同频共振,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提升。它使人产生一种特殊意义感,一种高价值感。<br> 所以当孩子穿好校服,静下心来上网课的时候,不仅强化了他学生的角色意识,也能够使他置心一处,产生对自己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老师敬重之心。 有一位老师在讲家长如何去表扬孩子的时候,他说,很多时候,我们表扬孩子的发心是好的,形式上却很平淡,或者随意,感觉做得已经不错了,孩子就应该已经接收到了。但是如果我们找那么一个时间,庄重地拉着孩子的手,认真地看着他,对他说出内心的认可与赞美的话。这就是一种小小的仪式,更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发自内心的尊重与赞美,这种感觉因为小小的仪式会得到极大的强化。<br> 以上我们主要谈了上网课如果能够注重仪式感,会非常和利于当下孩子们的网络学习。那么,要注重网络课堂的仪式感,孩子们在家需要怎样去做呢? 1、设定一个学习计划,明确学习时间,就像在学校的课程表一样,这样就有利于孩子有明确上课时间,明确学习任务,利于他们提前做好准备。<br> 2、做好三项课前准备。首先是房间通风换气,物品整理好,课桌上摆放整齐有序的学习工具及资料;第二是换上正式的服装,最好是校服,确定孩子的学生身份,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暗示和唤醒,叫做心理准备;三是做好身体与大脑的准备。例如提前上好厕所,喝几口温水,做几个深呼吸,然后平心静气地坐在课桌前,给自己的大脑一个信号,是特别好的身体与大脑的准备。<br> 3、保持正常的学习时间,可以自己设定上课铃声和下课铃声,在预定的时间严格要求自己。<br> 4、 定时课间休息。凡课间时间,最值得推荐的就是,起身活动一下身体,做做伸展运动,喝一杯温水,在窗前看看远方,让眼睛得到休息。然后再回到课桌前继续下面的学习。 以上是一些网络课堂加强仪式感的建议。<br> 其实,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人也需要在家里远程办公、大家也面临精神不易集中、不能专注做事、容易走神、效率低下等问题,这时候也需要用仪式感加持提醒一下自己。朋友圈很多人在调侃自己很长时间都不化妆了,有时脸都懒得洗,偶尔出门也不怕别人看出来,因为戴着口罩。<br> 在家办公的人会感觉工作和生活界限模糊,工作常被生活琐事打断,失去了往日的节奏。这时候可以通过一些有仪式感的行为来“唤醒”自己,比如每天起床后化个妆、在家工作也要打个卡等。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里我们摘录一些网上介绍严歌苓注重仪式感的文字(作者 格格晴儿 富书签约作者):<br> 严歌苓,1958年11月16日出生于上海,美籍华人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曾获华裔美国图书馆协会“小说金奖”、亚太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编剧奖。<br> 她在生活和工作中非常注重仪式感。<br> 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她把写作完全看作自己的工作来对待,她每天像上班族一样早起,简单洗漱后坐到书桌前开始工作,写到下午三点,每天固定写八小时,每天都会写上千字。<br> 专注的完成工作后,她则会仔细地收拾好自己,化美美的妆,穿上心仪又漂亮的衣服,开始坦然地享受生活。<br> 严歌苓在写作的时候,还会给自己准备五样必备品:<br> 高档的稿纸,让她充满了写字的劲头;干爽的棉袜,让她在写作时体感舒适;超级辣的面条,吃了后让她保持思维的亢奋;陈年的红酒和大浴缸,能够让她在劳作一天后,泡个舒服的澡;品一点红酒,感受生活的美好。<br> 这样郑重的仪式感,为严歌苓带来的是工作的稳定高产和生活的自律坦然,让她在成为最好的她自己,同时也成为我们的榜样。<br> 严歌苓能有“开挂”一样的成绩,完全是因为她用一种认真对待工作,时刻积极向上的态度得来的,而这种态度其实就是我们一直在谈的仪式感。 仪式,其实就是让一件普通平常的事情,变得不一样。仪式,让我们对在意的事情,时刻保持敬畏的心理。仪式,也是一种能力,爱的能力。<div> 作家落蕾利斯说:“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不是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满热忱地面对生活。”<br> 其实“仪式感教育”远比仪式本身更重要。我们不妨多给孩子一些“仪式感教育”,让良好的习惯、修养和素质伴随孩子一生,培养孩子学会适应并享受文明,有序又富有诗意地精致生活。</div><div> 让我们就从培养孩子网络课堂的仪式感开始吧。</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来源于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