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你!

商山洛水

<h3><font color="#010101"><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阴阳隔七载,思念泪潸然。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劬劳永难忘,千秋善德传。</p></font></h3>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4年正月十五,癌症夺走了母亲坚强的生命,让母亲连新年都没过完,就永远离开了她一生操劳的家,离开了她一生呵护的子女,离开了她疼爱有加的孙子们。母亲走了,依依不舍地走了……离开我们已整整七年了。但我至今不愿离开和妈妈共同生活的老家的房子,总觉得她依然呆在家里等我下班,她的身影总在我脑海浮现,我始终放不下对妈妈的思念……</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一直想写篇文章祭奠母亲,可每次提笔我就千头万绪,要写的东西很多,又不知如何下笔,我害怕写不好,对妈妈艰辛的一生是一种亵渎,可内心要写妈妈的那份执着始终在我心中萦绕。今鼓足勇气终于一气呵成,抒发一下对妈妈的思念,愿天国的妈妈能有所慰藉。</p>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母亲一生多难,生活艰辛。在她还未长大时我的外爷、大舅就因病去世,做为长女的她过早的承担了生活的重担,小小的身躯就饱受劳动之苦,但这也锻炼了她吃苦耐劳,不屈服命运,忠厚善良,忍辱负重,勇敢坚强的性格。</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母亲名叫杨让,窑头人。她嫁给爸爸后,因我家辈分在村子里较低,又因爸爸系我们家族里的长子,所以全村人都把母亲尊称为“让大嫂”。小时候的事我已记不清了,也不知为何全村那么多人都这样叫她。只记得小时候,我家姊妹五个,爸爸在西安工作,全家缺劳力,靠妈妈一个人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队里凭工分多少来分粮食。所以那时家境贫寒,粮食始终不宽余。母亲饭做好后,总是让我们姊妹五个先吃,自己后吃,她经常吃不饱,忍饥挨饿,还要下地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当时在生产队劳动时,男、女一起下地,男的干一天记七分工,女的干一天记六分工。由于妈妈舍得出力,劳动时从不偷懒耍奷,干活卖力,表现好,因此是全村唯一一个七分工的女社员。每当收获季节,妈妈都被选为"场长”,负责本队收获的粮食的脱粒、晾晒和打理。妈妈把这些活安排的有条不紊,从没因管理不善让粮食发霉损耗,充分体现了她的持家才能和吃苦精神,深受队长的信任和社员们的爱戴。</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母亲一生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她不仅干活舍得出力,手也很巧,绣花,缝衣,蒸花馍,做贡品,样样难不到她,算妇女中的“手艺人”。尽管她家务活很多,但只要邻居有事找她,从不推辞,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去帮忙,从没让对方失望而归。</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母亲名字中有个“让",我也不知外爷为什么给她起了这个“字"。但正如她的名字。她一生秉承中华民族“礼让为先"的优良品格,孝敬公婆,善待老幼,邻里和睦,相夫教子,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就拿她对待“要饭吃"的态度上就略见一斑。六、七十年代,中国正处于建设阶段,经济落后,经常有人因家中无粮四处讨要,俗称“要饭吃”。尽管我家粮食也吃紧,但妈妈经常教育我们,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多给自己“集点德”,做事别太绝,要善待“要饭吃"。当时有的人家看见要饭的,就门户紧关,扮做家里无人态势。但妈妈从不允许我们那样做。她总是大门敝开,多少都要给他们点粮食,遇到饭点,还让她们吃饭。</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长大后我才渐渐明白,正是母亲善良忠厚,敢于担当,待人热情,诚心对人,一心为公,全村老少才把她尊称为“让大嫂",这也是对她一生最好的褒奖!</p>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母亲家境贫寒,没上过学堂,只上过几天夜校,识字很少。但她知书达礼,对子女的教育从不放松。她衷爱学习,只要有时间就经常拿起我们的课本念念,尽管许多字都不认识,但她勤学好问,逮住人就问,再忙再累天天都要学几个字。据说她还是学《毛泽东选集》的积极分子,在全公社(现在的乡)的人面前背诵过毛主席的“老三篇”。母亲对我们姊妹五个的学习都很重视,经常给我们讲学习的重要性,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不识字、没文化的人的种种不便,教育我们要认真学习。尽管家里缺劳力,地里的活没人干,但她再苦再累都不让我们因下地劳动而耽误学习,宁愿自己多干点,也不拖我们学习的后腿。在母亲的教育和言传身教下,我们姊妹五个学习都很认真,自觉,成绩都很好。在恢复高考后,姐,二哥和我都先后考上了中专和大学,现在有了理想的工作,成为了全村人的骄傲和教育子女的榜样。</p> <p>  母亲个子不高,但她吃苦耐劳,乐观向上,勇敢的挑起了全家的重担。我家人口多,姐姐、哥哥已成人,原来的房子不够住,全家人就省吃俭用,准备盖新房。经过多方努力,新房开始筹建。为了节省开支,不给儿女们“背债",妈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三间房的土由家人来承担筹备。那时虽姐姐、哥哥们已长大,但他们都在外参加“社教",很少有时间能回家帮忙。妈妈就起早贪黑,用她那弱小的身躯,硬是一担担的把三肩房的土给备齐,让全家人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土房。现在想想,都有点不敢相信,母亲咋有那么大的能量,不知在当时流了多少血汗,磨坏了多少把镢头和铁锨,肩膀烂了多少次,母亲是在拿命为自己的儿女们创造安乐窝呀。母亲当年盖房的壮举在我村绝无仅有,至今还被做为佳话广泛流传。&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们常说:儿多福多。我看并不全对,母亲一生光盖房子就经历了五次,哪一次没做出巨大的劳动和辛苦的付出呢?“母爱无边”,母亲无私的爱,掏空身体累死累活的拚命劳动,才用辛勤的双手给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p>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母亲一生生活低调,不张扬,艰苦朴素,给自己从不乱花一分钱。即使后来我们都长大,日子富裕了,她也不乱花钱。我们姊妹工作后,为了让母亲享点福,逢年过节都要给母亲买点衣服,吃的,给点零花钱。但她每次都是婉言谢绝,说她衣服很多,她就喜欢穿这身衣服;什么什么不爱吃,就喜欢吃自己做的家常饭。给的零花钱总舍不得花,都积攒下来,事先为自己准备好了棺材和寿衣。她时常给我说:“她在世,不准给她过生日,她死后,把乡亲们都叫来,给人家吃好点;她病了,不要把她送到医院,她怕疼……"</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母亲一生操劳养成了习惯。老年时她在家也闲不住,经常用她那高度近视的双眼给儿孙们做棉衣、纳鞋垫。她一生乐观,爱热闹,喜欢和老人们打麻将,玩花花牌来消遣。有次去玩输了二、三元钱,她很内疚。有次进城连吃的都没买,饿着肚子回来了。我们知道了这事,就给她说,你喜欢就去玩吧,那点小钱咱输的起,只要你高兴就好,别心疼钱。她还告戒我们:“人不能大手大脚,不要乱花钱,人无远虑,必有尽忧,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建设不易,要多攒点钱,以防饥荒之年"</p>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母亲一生要强,先人后己,只讲奉献,不求回报,从不想给子女们添麻烦。有了病痛,总是不声不响自己忍受着。长年的劳累,母亲晚年落上了好多病根。胳膊变形,关节肿大,一到晚上,全身疼痛,有时整晚睡不好,但她从不喊痛,连一张止痛膏都舍不得用,更别说进医院医治。直到后来身患癌症,腿脚不灵便,走路有影响。她怕躺在床上给子女们添麻烦,才要求去医院治病。这时已到癌症晚期,医生也无能为力。本来我们把母亲送到西安,还想给母亲动手术,但母亲知道这是不治之症,她不想让子女们花太多钱,坚持不做,就这样可亲可敬的母亲终于在她八十四岁那年在病痛的折磨下,与世长辞。</p>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母亲的一生,是清贫的一生,亦是富有的一生;是劳碌的一生,亦是辉煌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更是伟大的一生。在缅怀、感恩之际,可以欣慰地告诉妈妈,我们没有辜负您的期望,后辈们都很努力,诚实做人,诚信做事,不断提高着自己。愿你泉下有知,我父亲现今身体已然硬朗,你放心吧!我们会替你照顾好他的。你在世时说咱家后辈们中男孩少,女孩多。妈,请放心,你走后,咱家添了四个男丁,现今已男女持平,请你不要再遗憾。</p> <h3><font color="#010101"><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母亲虽然离开了,却留下了许多精神财富。坚信她勤奋好学、砥砺奋进、艰苦朴素、诚信做人,充满正能量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逝者已去,长歌当哭。今日拟此文,以抒发怀念之情,寄托哀思。言难尽意,相信妈妈在天堂一定能感知儿子的思念。妈妈!儿子祝福你在天堂一切安好!儿子永远想您!永远爱您!妈妈!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