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010101">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作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就是我们手中的“粮”,惟有“粮丰、粮足”,我们的课堂才能扎实而灵动。“停课不停学”,老师们自然也不会停下学习的脚步。2月27日晚,我们第五小学全体语文老师通过网络直播聆听并学习了吉春亚老师的专题讲座。</font></b></h3> <h3><font color="#010101"><b> 吉老师本次的讲座主题是《胸中有丘壑,课堂多实效——部编教材下册教学例谈》。</b></font></h3> <h3><b> 本次讲座共分为三个板块。</b></h3> <h3><b> 一、“用事实说话”,胸中有什么!</b></h3><h3><b> 吉老师首先用一节阅读课案例来说话,这个案例仿佛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瞬间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真的不禁叹道:我不就是经常这样来上课的么!</b></h3><h3><b> 我们经常说想象力就是一对神奇的翅膀,它能带你飞往任何神奇的地方,而儿童的想象力更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在吉老师的讲座中,让孩子在想象画面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得到了很好的强调。而案例中的“我们”,胸中缺少了语文的“核”、学段的“标”、单元的“度”、该课的“例”,其结果就是做了知识的“搬运工”。</b></h3> <h3><b> 同一课,吉老师则用“边读眼前有画面”的方法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学生在想象中阅读,并能完成对基础知识、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b></h3> <h3><b> 案例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b></h3><h3><b> 学生阅读概括能力,特别是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核心。我们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准确性、全面性、完整性、深入性。</b></h3> <h3><b> 二、要素梳理,通盘来考虑</b></h3><h3><b> 既然教学要做到胸中有丘壑,那么应该有哪些“丘壑”呢?</b></h3><h3><b>1.梳理要素</b></h3><h3><b> 吉老师认为我们应该把1-6年级的语文教材都看一下,对各学段、各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要素理清楚。她以三年级下册语文为例,把各单元要素进行梳理,深入浅出地教授给我们如何梳理单元、整本书要素,以及如何逐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了条清理析、游刃有余。</b></h3> <h3><b> 2.年段之间能力的阶梯例举</b></h3><h3><b> 吉老师分别从: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关于观察能力、关于写清楚、关于复述和讲故事、关于写作要求等几个方面做了翔实客观的分析,让我们认识到教学应遵循儿童年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循序渐进地夯实学生的各项能力。</b></h3><h3><b> 特别是我们很多老师感到头疼的写作,吉老师也细致地做了分析,以前横亘在写作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以及对学生过高的期许,在经过吉老师的分析后变得豁然开朗。</b></h3> <h3><b> 另外,在要素梳理环节,吉老师还分析了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单元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说明了它们之间层层递进的紧密联系,让我们在教学备课环节,学会用宏观视角审视授课内容。她的梳理要素方法仿佛是打通了我们要素梳理的七经八脉,让之前“剪不断,理还乱”的逻辑变得清晰可循。为吉老师点赞!</b></h3> <h3><b> 三、课堂多实效</b></h3><h3><b> “实”,真实、果实、脚踏实地、春华秋实……</b></h3><h3><b>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是在不断的摸索学习中求实、务实,方能有累累果实。</b></h3> <h3><b> 有的放矢,重点突出</b></h3><h3><b> 无论是最基础的识字教学实效,还是阅读教学实效、习作教学实效,吉老师都强调要找准重点,做到一课一得,得得相连,最终达成单元的目标、学段的目标、语文的目标。</b></h3> <h3><b><br></b></h3><h3><b> 通过一个多小时的学习,老师们都收获良多!</b></h3><h3><b>张红丽老师在学习后和我们分享了她的学习心得:</b></h3><h3><b> 对于语文课怎么教,怎么教才有效?常常多有不解。今天有幸听吉老师的课,让我对语文备课有了新的想法:</b></h3><h3><b> 吉老师通过案例让我们明白胸中应该有什么?接着她的第二大块:要素梳理:“通盘来考虑”真的触动了我心中的那个疑问——首先备课要有大语文观,不能单独只看这一课,要心中有丘壑,要知道本册书的整体目标,整个单元的目标,每个单元需要培养孩子什么能力,做到心中有数。更让我感到自愧不如的是吉老师把整册书每个单元甚至每一课的训练内容都详细的列出来,通过对比,让我们一目了然,很清晰的知道了,我们要训练孩子的重点是什么,这样就不会茫然了。</b></h3><h3><b> 那关于习作我们又该怎样逐步递进呢?吉老师通过阶梯告诉我们:1.先写通顺2.写连贯3写清楚和具体4.写生动形象5.列提纲有重点。我们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孩子的写作能力才会走踏实。</b></h3><h3><b> 吉老师又讲到了三年级: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单元和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这些我们备课时都不能忽视。每一篇课文承担的训练要素不一样,举例了二年级的第二单元,让孩子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b></h3><h3><b> 第三大块讲到了课堂多实效,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做的扎扎实实,这样才有效果。</b></h3><h3><b>1.识字教学的实效:通过一年级课例总结为:(1)快乐情境识字(2)一线串珠话“姓氏”(3)我是自主识字小主人。有效的识字教学应遵循汉字本身的特点和孩子的认知特点。</b></h3><h3><b> 从一年级的课《小青蛙》讲述了识字教学要形成教学体系,不能一味的教一课,学一课,可拓展开来。识字教学还要音形义结合,学生在运用当中就不会混淆。</b></h3><h3><b>2.阅读教学中的“实”:拿文言文二则进行讲述,通过课后习题了解整节课思路,进而对本课进行了教学设计,对照练习题进而达成课后训练目标。</b></h3><h3><b>3.口语交际的“实”:怎么样说话,才能让人听着最舒服?吉老师通过二年级上册:注意说话的语气进行了讲解,让我们真正认识到了口语交际是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不能忽视。</b></h3><h3><b>4.作文教学的“实”。通过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进行举例。拿到作文题目要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如何才能写好这三个步骤。指导学生写作要有范例,并放到恰当的位置。</b></h3><h3><b>五、复习课的实效:锁定要点来答题。</b></h3><h3><b> 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却收获颇多,这给我以后备课讲课仿佛指明了一个方向,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做到胸中有丘壑,课堂才能多实效!</b></h3> <h3><b>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学习、提升的道路上,第五小学的老师们一直都在奔跑!加油!2020!</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