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庚子正月二十八,惊闻萌鲜先生仙逝,心痛久久难抑!</p><p> 与先生交往相处的往事在脑海里翻腾不已,先生终身执著文学事业,为人行事磊落耿直,实实叫人难忘!如今人已去,事已休,惟有用文字追忆先生、慰藉自己了!</p><p> 到文联工作有幸认识了永昌著名作家王萌鲜老先生,这是我的造化,也是我的幸运。因工作缘故,我和先生的交往比较频繁。一方面,先生对我县文学艺术事业满腔热情,县书协和作协的活动先生基本不缺席,每次活动上都能为繁荣地方文学事业出点子、想办法;另一方面,先生为挖掘、培育文学新人倾耳注目、甘当人梯,对文艺青年的创作给予无私的提携指导;而更重要,先生是一位自带光芒的文化名人,其文学创作、文艺评论皆为行内翘楚,书法造诣也独具风骚,在业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而且粉丝无计。</p><p> 先生一生热衷于文学艺术,在他不遗余力的带动和影响下,县作协队伍逐渐发展壮大。在县文联成立的二十多年里,先生多次主动无偿为文学爱好者做文学辅导,邀请省内外名家来永昌举办文学讲座,不少慕名而来的文学爱好者,通过辅导和讲座受益匪浅,创作出了不少文学作品,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为社会创造了精神财富。先生多次在笔会上鼓励作者们,不要满足于现状,一定要定高写作目标,力争走出永昌、金昌,走出甘肃,走向全国,并列举一些名家名篇激励大家努力学习,勤奋写作。柳青和《创业史》、路遥和《平凡的世界》是先生向我们推荐最多的作家和作品。先生做辅导时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小说创作要抓住时代特征,抓典型。任何时代的文学创作都需要塑造英雄楷模,用英雄形象感染人们”。先生对每一位文学爱好者都怀抱希望,每次笔会上都鼓励大家要勤学苦练,为将来某一天的喷发打好基础,并把自己的长篇小说《神矢》、《王萌鲜小说选》赠送给众多文学爱好者们。先生平日里还经常给一些文学新人打电话或面谈,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写作,热心为他们解答创作中的瓶颈和疑难,修改稿件,耐心指导。话虽不多,但字字珠玑。我受先生厚爱,也学得一些写作基础知识,因天性愚痴和懒散,辜负了先生的殷殷之情,愧对先生。</p><p> 因自己是借调人员,曾几度萌生离开文联回原单位的念头,先生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丽萍,就不要回去了吧,你为大家服务得挺好的,你到哪儿工作都一样么。”握着电话,眼泪就“哗哗”地流下来了。感动?愧疚?说不清楚。心想着那么老的人了,本该置身事外,安享晚年,却情系文联,热心支持文联的工作,关心永昌文学艺术的发展,先生尚且如此,我怎能辜负了先生的热忱和期望?我也深知自己无能,先生挽留可能是对我的工作态度比较满意罢。先生有空暇时,或到办公室,或给我打电话,关心支持我的工作。得知我生病的消息,先生一定会打电话关心我,叮咛我该注意些什么,我遇到难事向先生请教,总能得到满意的答复,这些,无一不让我对老人家愈发感佩敬重。</p><p> 因情况特殊,我要离开文联,婉言谢绝领导、同事们的再三挽留,很快到原单位报了到。道理自己明白,借的东西终归是要还的,人也一样。</p><p> 然而,真要离开了,内心深处却有万千的不舍。可现实不容我纠结,和领导商量着举办一次笔会,与先生及文友们道别。另外,我承诺先生一件事还没完成呢!</p><p> 2019年三月份的一天,先生找我聊天,说有篇稿子值得大家学习,是贾平凹在鲁迅文学院陕西作家研修班上的一篇讲稿,应该组织我们作协的会员好好学学,对大家今后的创作会有帮助的。我对先生说,那就“五一”过后举办一次文学笔会,由您给大家做辅导,继续给大家鼓鼓劲,帮大家提振信心,让我们的文学队伍更加强壮起来。后来因自己意外受伤,计划好的笔会搁浅了,心里始终惦记着先生的心愿。于是,赶快在“骊靬文学社”微信群里发消息邀请众文友,热心的文友们自主报名,我们如期举办文学笔会。笔会上,先生要我为大家宣读贾平凹先生的讲稿《文学最后比的是人的能量》。一万三千多字的稿子,如先生预计的一样,我读了一个多小时。讲稿内容深深触动我内心,在读讲稿的过程中,我内心波涛汹涌,几次哽咽。同时也对先生的良苦用心感慨万千。那么长的讲稿,先生在上面做了圈点勾画,旁边还有批注,可见先生读书的认真程度了。那一刻,我懊恼不已,像丢失一件珍宝般难过!</p><p> 人生遇一良师是最大的幸运,然而我却未能继续享受这份幸运。先生寄希望于我,我却辜负了先生。但现实哪能由得我呀?我转而安慰自己,以后还要开笔会,跟王老师学习的机会多着呢。</p><p> 那次笔会是我在文联工作期间收获最大的一次笔会,不成想,竟成了先生服务我们文学爱好者的终结篇。后来,先生打电话关心询问我在新环境里的生活情况,还鼓励我忙里偷闲写作练笔,不要把文学爱好丢了,我抹着眼泪对先生说,最近构思了篇小说,框架打好了,就剩填充和装修了……</p><p> </p> <p> 从正月二十八日晚上开始,我心里就空落落的,总感觉像丢了什么似的,由不得在地上团团转。深夜,双手捧着改版后崭新的《骊靬》杂志2019年第4期,悲恸不已,泪落如雨。《骊靬》一向被先生视为爱子,从诞生至今,一路陪伴,一路关爱,先生始终付诸心血在里面,如今杂志刚好满第60期,因疫情特殊,还没来得及请先生过目,一切就戛然而止!</p><p> 世事无常,先生说走就走了,然先生的谆谆教诲,却如一盏明灯,照亮我未来的人生之路。我知道,按先生的教诲做人做事,肯定不会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