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受疫情影响,各类学校推迟学生返校,采取“停课不停学”的方式,在网上直播教学。这对于社会,对于家长,对于老师,甚至对于学生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对于我们这些从来没有过网络授课经验的老师来说,也是一次挑战。</h3> <p> 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实施线上教学,学校早早地拟订线上教学方案并进行着各项前期准备!曲洪武校长和教学领导一起对线上教学进行了统筹规划、悉心指导,召开了“停课不停学”的会议。最后我校结合农村家庭现状,决定使用微信平台进行线上教学。我和全组教师一起超前行动,研究怎样高效使用微信教学平台,商讨授课形式,并积极参加网上备课。同时我也结合教学实际,自身做好了各项教学前的准备。</p> <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 课前准备:一切皆从磨砺出</span></p><p> 虽然一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后来改成二十分钟),但课前的准备工作却是格外“磨”教师的。尤其是对于从未涉足过的“线上教学”,更是“磨”上再加一层“磨”。</p> <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 磨教学资源</span></p><p> 在这特殊的课堂上,没有我熟悉的三尺讲台,没有我熟悉的方块黑板,没有我熟悉的小巧粉笔,只有我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掌大的鼠标,我该怎么上这节课呢?我该先从哪儿着手进行备课呢?我陷入迷茫中。</p> <p> 面对网上五花八门的教学资源,我的头都大了,感觉无从下手。校领导又向我们推荐了许多教学资源, 我们又登录各大教育平台,搜集各类教学资源。对于这些教育资源,我们选了又选,看了又看,最后我们四年级组选定了清华附小的《同上一堂课》。对于《七彩课堂》中的经典课件和习题讲解等我们也都一一收藏,以备后用。</p> <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 磨授课形式</span></p><p> 选定了教学平台、确定了教学资源后,进入备课的关键环节:商讨教学形式。到底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是最有效的呢?因为网课不同于以往的线下教学,我们的面前没有学生, 看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 也不可能采取问答的形式。为此,教学主任多次召开视频会议商讨对策,我们四年组教师在一起几番争议,最后形成了线上教学的初步模式: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授课,在班级小组群里辅导学生练习。我们建立了四年级组微信大群,把四个班的学生都拉进来一起上课,我们四位教师俩人负责数学,俩人负责语文。每个班又组建了四个小组学习交流群,每十人一组,每组一名小组长,协助教师管理和检查作业。</p><p><br></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二. 课中教学:此时无“生”似有“生”</span></p><p> 万事俱备,只欠和家长一个约定:家长对自家孩子线上学习要持续关注,做到家校合力监管,助力线上教学。因为“线上”课毕竟不同于“线下”课,很难保证高效的课堂教学质量,还要考虑到让孩子学会合理的使用手机和电脑。为此,我和家长约好上课时间的同时,发布了学校制定的课程表,并要求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进行学习。我相信有家长陪伴孩子的学习劲头会更足。</p> <p> 课前签到 </p><p> 网课学生不在眼前,很不好控制。平时到了课堂一眼扫过去就知道谁没来,授课过程中,谁在走神,谁在小动作,都一目了然,很直观。可是线上学习,特别考验学生的自制力。有些孩子存在侥幸心理,尤其是家长没有时间监管的孩子,不按时来上课,“千呼万唤始出来”;来了却不好好学,中间溜号;带着耳机听歌曲,更有甚者玩游戏、看电影等,导致课堂效率远不如真正的课堂。为保证学生按时上课,并认真听讲、思考、做题,紧跟老师的节奏不掉队,我要求学生每天上课前十分钟进行课前签到,四个小组长进行监督并汇报。每节课前两分钟,我在群里发信息提醒:离上课还有2分钟,请同学们抓紧做好准备,笔直地做好,深呼吸三次,静下心来,翻开书本,进入学习状态。课前签到</p><p><br></p> <p> 课堂教学</p> <p> 课上,我们牢记孙主任和魏主任的百般叮嘱:线上授课与线下实际教学多有不同,受多种条件限制,学习效果相对较低,授课教师要尽量简化教学环节。所以线上授课时,我把实际授课中原本一课时的授课内容分解成两课时乃至三课时,减少学生在线学习压力,力争做到一点一练一得。新课与练习不是分散交替进行,而是分别集中处理,以减少学生在线时间,缩小课堂容量。</p> <p> 每节课前我都有课前检测环节,或进行口算练习,或针对前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提问。新授部分我们就推送清华附小的《同上一堂课》,但我们不是完全照搬他们的课程,而是事先把教学视频进行分段处理,按照提取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精讲点播三段进行截取。观看时,要根据教学视频中提出的问题,给学生线下独立思考及与家长交流的时间,然后再观看视频中学生汇报自主探究所得,以便通过对比,加深理解。</p><p> 课上,我还录制音频并辅以文字版,尽量减少语音输入与无关紧要的图片推送,力争做到让学生、家长回看时,是一目了然的板块式教学,而非眼花缭乱的碎片式授课。</p> <p> 组内交流</p><p> 新课视频播放后,是学生自主练习时间,学生做完后提交到各自小组学习群里进行交流修改。一时间小组群里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互相鼓励,互相指正,感觉特别亲切,就像面对面交流一样。我也会在各个小组群里检查指导,小组长也会帮我监督组员提交练习情况。练习完成较快、提交及时的学生我会给予鼓励,并在班级云课堂群里提出表扬。</p> <p> 重点点拨</p><p>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基本能了解了学生课堂学习效果,针对课上的教学难点以及学生的共性错误,我会制作小视频加以强调和点拨。有时为了一个小视频,我要反复录制十几遍。我还会制作一个美篇,将这些小视频和本节课的知识点插入到美篇中,在一节课的最后推送给学生,便于学生及时整理回看本节课的知识。</p><p><br></p> <p> 作业展评 课后作业限时,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只要布置了就一定检查。我要求学生每次作业拍照发小组群里,每一位学生作业我都亲自检查,一份份的订对,并回应每一份作业的质量情况,有错的改错后再次发群,直到我全部订正合格。对于不按时交作业的同学反复督促,通过电话、语音问明家长或孩子具体情况,督促及时补写。最后还要把优秀作业发到班级云课堂群里,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以便寻找差距,取长补短。</p> <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 课后反思:绝知此事要躬行</span></p><p> 虽然每节课课前的准备时间很长,但课上的二十分钟好似过得很快。下课之后,我和几位家长取得联系,针对本课的教学形式及孩子们的学习效果,进行了简单的沟通和交流。比我更熟悉电子媒介的年轻家长们也向我提出了更好地利用这种教学平台的建议。下线之后,我也对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进行了自己的总结和反思。</p> <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 “线上教学”之得:既有师法又变通</span></p><p> 学习应该既不囿于学校围墙之内,又不困于时间、地点之限。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线上教学”以其时空上的自由性,在2020庚子年这个漫长的寒假尾声,成为沟通师生双方教与学的首选方式。</p><p> 网课让我充分感受了网络的强大和便利。可以在自己家里,通过一个微信群,一根小小的网线,把200多个家庭的孩子召集起来,通过语音、视频、分享屏幕、视频电话等方式来给他们传授知识,跟他们交流,就像是面对面一样。教和学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我真正体会了什么是“教学相长”。这期间,我学会了录屏,学会了制作小视频,学会了线上评选作业……这次真让我过上了一把“主播瘾”。</p> <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 “线上教学”之失:欲说还休意未尽</span></p><p> 经历了二十分钟的“线上教学课”之后,我对着屏幕那端的孩子们宣布下课的一刹那,虽然顺利完成了备课时的预设教学任务,虽然孩子们基本上也达到了学习目标,但我心中总有种意犹未尽之感。究其原因,在这节线上教学中,我没有像平时在线下课堂中,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充满童真的小脸上,由学前“若有所惑”的眉头微蹙到学后“若有所获”的双眉舒展。小小的屏幕,限制了我对师生之间“心心相印”的感悟与想象。虽然摄像头也可以让孩子们看到老师熟悉的面容,但无法让老师看到全班孩子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虽然麦克风可以让孩子们听到老师亲切的声音,但无法让老师听到全班孩子叽叽喳喳的讨论声。</p> <p> 整整两周的线上备课和线上教学,弄得自己手忙脚乱,心力交瘁,以至心烦气躁,寝食难安。究其原因,是自己能力不足还过于浮躁,是时候沉淀自己了。</p> <h3> 接下来的日子,我会充分利用“蜗居”生活,安下心来,静心学习。读以前没有时间读的好书,拿起搁置已久的书法笔练练字,或是回望自己,总结自己的得失成败,把该忘记的忘记,把该抛弃的抛弃,不再为一些破人破事劳心费力,而是专下心来,提升自己的境界,修炼自己的心性,追求高尚美好和幸福的东西。</h3> <h3> 唯有经过沉淀,唯有不断历练,人的思想才能成熟,人的生活才有滋味,人的生命才有意义。</h3> <h3> 想想,不管是目前网络平台的“线上教学”猛火热炒,还是个别发声的“线上教学”冷静思考。所谓“教无定法”。非常时期,先不妨采用“线上教学”的变通之法。回归正轨,将更能体悟“线下教学”的情境之妙。两相结合,博采众长,方显“教学有法”。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首次尝试“线上教学”之后的反思,是为了今后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教学之路,都能够砥砺前行。因为,只有亲历“实战操作”的得与失,方能体会“纸上谈兵”的深与浅。</h3> <h3> 2月24日“线上教学”模式已正式启动,三月份的“线下教学”肯定也会如期而至。 相信“蜗居”的日子不会太长!待到春花烂漫、柳吐黄绿,我们最终会送走“病毒”,摘下口罩,一起返回校园奔跑在春和景明、繁花与共的阳光里!</h3><h3><br></h3> <h3><font color="#b04fbb">撰稿:周淑丽</font></h3><h3><font color="#b04fbb">长春市九台区卢家中心学校<br></font></h3><h3><font color="#b04fbb">联系方式:18643187315</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