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家明方向,直播课堂开扇窗

和风细雨

<h3>名师名家明方向,直播课堂开扇窗</h3><h3> ——《在阅读中真思考和深思考》观后感</h3> <h3>2月26日上午我在郑美玲名师工作室群里收获一个喜闻,下午三点我们要和我们的导师再次“相聚”了,工作室的成员们,热血沸腾,满心期待。</h3> <h3>下午三点,女神如约而至,透过手机屏幕传出了郑老师那柔中有刚的声音,顿时亲切感倍增。</h3> <h3>郑老师的这次直播课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专家引领,第二环节是专家答疑。</h3> <h3>在第一个环节,郑老师主要强调《在阅读教学中实现真思考和深思考》的主要途径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在学用语言中训练学生的审辨性思维。</h3> <h3>我们工作室的老师们也许是从未享受过这样的视听盛宴,兴奋不已。我们不仅看了一次直播,而是又抽时间一次次的去观看直播的回放,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后感</h3> <h3>新乡市凤泉区实验学校的谭凤鸿老师在她的《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思》观后感中这样说: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思。期待郑老师“战”“疫”中的语文课第二讲,第三讲……的开讲,追寻大师的脚步,努力前行!</h3> <h3>兰考县三义寨乡第二初级中学的苗瑞雪老师,在题为《在“真”处挖掘,在“深”处历练》观后感中这样说:这次的观课让我真切地认识到郑老师的“真”才实学,她对老师们毫无保留的“真”诚,对学生的“真”心,对知识的“真”爱,对教学设计下的“真”功夫。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在“真”处挖掘,在“深”处历练的重要性!</h3> <h3>兰考县桐乡中学的郭国赟老师在他写的题目《如何破解阅读教学的瓶颈》观后感一文中这样说:它通过观课找到了困惑他多年阅读教学瓶颈的有效途径——对文本真研读深研读培养学生审辩性思维。</h3> <h3>新乡市红旗区小店镇初级中学的张素艳老师观看郑美玲老师直播课后也发表了自己的感想:郑老师在教学生选材的环节出现了观看抖音的要求,让学生写出真实东西的绝佳素材,郑老师这耳目一新的思维,对我的教学理念产生极大的冲击,给我上了一节很好的写作课,促使我以后要跳出课本,源于生活紧跟时政,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欲望,让他们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又能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可谓一举多得!</h3> <h3>我们工作室年龄最小的平顶山市第41中学的王燕娜老师也写出了自己的观后感题目是《所有的美好与你环环相扣》她说我的语言是贫乏的,一堂精彩的直播课收益颇丰,已经将网络课截屏,一张张保存下来,细细整理学习,努力向美好的老师学习,靠近。</h3> <h3>杞县范玉森老师,观完课之后激动不已,写下了《阅读教学中的“新”》并发表感言:自己好几年不在一线上课了,听了郑老师的课后,有一种想急切上课的冲动,那种精彩的课,悦耳的声音,也是我的内心追求!跟郑老师学上课,随大家一起成长、进步,何乐而不为呢!</h3> <h3>嵩县江苏双语实验学校李延召老师在他写的《跟着名师上好语文课》中立下了这样的壮志:这节直播课再次让我领略了郑老师的课堂智慧和魅力,我会继续追随郑老师的脚步,做一个勤于反思,善于学习的人,努力把课上得有创意、有深度,争取上出向郑老师所讲那样的优质课!</h3> <h3>洛宁的崔晓丽老师在《遇见美好遇见你》中用诗歌一般的语言这样说:我知道我和郑老师是星星之于太阳之别;是小溪之于大海之远,但我愿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怀抱希望,心怀信仰,默默耕耘播种,在人生漫漫旅途进行一场最认真的修行,从教育教学上的刻苦钻研孜孜以求到思想上的砥砺自我丰盈生命。</h3> <h3>河南省漯河市初级中学的杨玲玲老师在她的观后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说: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遵照郑老师的箴言,做到问题真实深邃;研读扎实深刻;教学踏实有效,我想一步步的跟随大师的步伐,定能不断的提升完善自己!</h3> <h3>我们工作室的主要成员省名师张爱敏老师更是从高处、深处剖析了郑老师课的内涵,处处给我们其他成员做出榜样!</h3> <h3>岁月静好,青春也安然无恙,愿我们都能不负自己,不虚此行,更不负我们与名师相聚一起的美好时光。透过名师给我们打开的这扇窗,更好的去指引学生前行!</h3>

老师

观后感

直播

名师

学生

工作室

阅读教学

教学

停课

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