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芳老师《关注疫情学情两不误 扎实开展线上教学》

微雨英姿

<h3>  关注疫情学情两不误 扎实开展线上教学</h3><h3> 平利县城关初级中学 蔡芳</h3> <h3><br></h3><h3> 己亥年末,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从武汉蔓延至全国,这一重大事件牵动着中国每一个人,包括我们的学生在内。这段时间,我们学校遵照“停课不停学”的原则开展直播教学。怎样利用这一重大事件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呢?我做了如下思考并落实在教学中。</h3><h3>语文课标强调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电视、网络、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持续了这么长时间的这场疫情就成为了我们可利用的语文教学资源。</h3><h3>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对于学生,我们不能强硬地灌入我们理解的情感、品质、精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谁都不是旁观者,也不该是旁观者。更何况是作为青少年的学生,他们更应该深入了解疫情,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h3><h3>通常情况下,我们这里的学生关注最多的是影视明星、体坛明星等,他们多数人基本不关注国家大事,如果关注,也只是为了考试的需要,学生家长也只是关心学生的成绩怎么样。即便是遇到这么重大的事件,家长能够和学生坐在一起谈谈的也很少。就像以前中国其他地方发生了旱灾、水灾、雪灾、甚至是地震,我们的学生几乎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如果老师不对学生做引导,学生就错过了这次在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大事中成长的机会。为了引起学生对这场灾难的关注,能真正受到触动,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关注疫情,我遵从循序渐进的规律,用逐步深入的策略,引导学生以写作活动的方式走进疫情。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课标对写作的要求,结合我所教学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家庭教育情况,我设计了三次大作文,两次小练笔(应用文)的线上教学活动。</h3><h3>第一次作文,题目《2020,不一样的年》。</h3><h3>要求: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提示,抓住题目中的“年”,抓住“不一样”,想一想有哪些不一样(必须和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到全国这一事件相联系),再想想自己要通过不一样的年表达什么。</h3><h3> 这次作文要求学生写清自己所过的这个年和以往有什么不同,这是学生的亲身经历,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然后再引导他们,从他们过的这个不同的年延伸开去,想想这个年为什么会和以往不同,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到新冠肺炎爆发的大事件中。提示学生:尽管我们的这个年和以往的年相比少了热闹,少了和亲朋好友团聚的时光,少了和伙伴玩乐的机会,但是,我们的家人却是在一起的,我们是安全的。大家再想想,护佑我们安全的是谁?由此你想到什么?结尾处自然就与疫情联系并升华了主题。</h3><h3> 这次作文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大事件联系起来,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个人生活和祖国是密切相连的。作为未来的接班人和祖国的建设者,我们一定要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大事。</h3><h3>第二次作文:要求学生以“战疫”为内容,抓住“感动”来组材,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参考题目:《×××,你是真正的英雄》</h3><h3>《留在心底的感动》</h3><h3>《×××,我们向你致敬》</h3><h3>《抗疫、战疫中那些让人铭记的瞬间》</h3><h3>《为了谁》</h3><h3>《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h3><h3>有了第一次作文的基础,学生对这个事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他们还仅仅停留在知道这个事件上。很多学生的情感还停留在质问始作俑者和为自己不能出门而抱怨上。即便有其他情感,也很空洞。为了让学生从这种消极的情绪中走出来,让他们能从疫情中看到光,看到力,感受到更多的正能量。线上教学时,我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国际援助方面的具体事件,动人的瞬间与学生进行了分享。同时,要求学生课外利用网络完成以下任务:</h3><h3>1.朗读甘肃援驻武汉的医务队里的女诗人龙巧玲(笔名若水吟)的诗歌。</h3><h3>2.阅读海亮教育集团的叶翠微校长的演讲《万物皆有裂隙,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阅读李镇西《开学后,建议给孩子们讲这七位“英勇救疫”的中国人》</h3><h3>3.聆听歌曲《天使的身影》《我们众志成城》《等风雨经过》。</h3><h3>4.欣赏元宵节晚会朗诵《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相信》《中国阻击战》。</h3><h3>第二次作文的目的是让学生走进这个重大事件,通过那些感人的事迹和瞬间,唤醒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自觉地感受到疫情发生后来自各方面的爱与力量,切实地感受医务工作者的大爱仁心,体会到他们的艰辛与不易。所有这些体验都将会化为美好存留于学生心间,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有了这种体验,情感自然会流泻于笔尖,作文也就是一种享受了。</h3><h3>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他们做两次应用文的小练笔。</h3><h3>结合你对疫情的了解情况,以班委会的名义在班级发一份倡议书,倡议全体学生在做好个人和家人防护的同时认真搞好线上学习。</h3><h3>2.给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写一封信。</h3><h3>学生充分了解了疫情,了解了国家、社会及一线医务工作者所做出的努力与牺牲,发倡议、写信都会是真情的流露,在教育别人、感动别人的同时更是一次自我教育和提升。这样的引导与写作才真正落到了实处,情感已经积聚在内心,到了不吐不快之时,写一封信,又有什么困难呢?</h3><h3>第三次作文:观照自身,促进成长</h3><h3>通过深入了解疫情,想想你从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对你今后的生活、学习又有怎样的深远影响。请以“关注疫情,助我成长”为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h3><h3>参考题目:</h3><h3>《他们才值得崇拜》《谁是最可爱的人》</h3><h3>《做一个有爱心、有力量的人》</h3><h3>《有国才有家》《关注疫情,助我成长》</h3><h3>《为你骄傲,我的祖国!》</h3><h3>《做有敬畏之心的人》</h3><h3>课下利用网络,有选择性地完成以下任务:</h3><h3>1.搜集了解武汉人民在防控疫情中的表现,了解“钻石公主号”邮轮的疫情等情况,了解澳大利亚火灾,东非蝗灾的相关情况。</h3><h3>2.阅读“人民日报”2月25日《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一文。</h3><h3>3.再读叶翠微校长的演讲《万物皆有裂隙,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h3><h3>4.阅读《疫情期间,漫谈蝙蝠的前世今生》,严春友的《敬畏自然》和张全民的《敬畏生命》</h3><h3> 我们关注社会、关注他人,最终要回到关注自身,关注心灵成长上来。第三次作文,我希望同学们用疫情这个材料,表达自己的一些感受和观点。希望学生能从第二次他们所写的感动中提炼出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悟出了什么。由关注疫情,受到感动到关注自身,反思成长。</h3><h3> 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可弄虚作假,对学生心灵成长的引导更是如此,只想通过一次谈话,一节课,一次引导让学生有多大的收获和改变,恐怕不现实。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强化,可能才会有成效。</h3><h3>通过三次作文和两次小练笔,既训练了写作,又训练了思维,同时向学生传达了“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大事”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思维、心灵在关注疫情中被唤醒了,学生自觉、自愿地“走近疫情——走进疫情——反思成长”。有什么样的教育比学生心灵的成长更有价值呢?</h3>

学生

疫情

关注

作文

我们

成长

教学

引导

事件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