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字丨杨健</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歌曲丨来自网络</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编辑丨杨健</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制作丨杨健</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片丨来自手机拍摄</b></h1> <h1><b> 那些静默迷香岁月的碎片</b></h1><h1><b> 依旧停留在故乡的原野上</b></h1><h1><b> 作者:杨健</b></h1><h1><b> 眼前的这颗松树,从我记事起,就在这了。只是那时候这里是一个差不多十亩地的果园子。每当开花结果的时候,这里就成了我们孩子们的乐园。不管刮风下雨,小伙伴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来到搭在墙头上的树下,捡食风吹掉熟透了的杏子,梨子还有萍果。</b></h1><h1><b> 偶尔,看园子的小爷爷心情好的时候,就会打开园门,让我们自由捡拾掉在地上的各种果实。我才有幸真正目睹了松树的风采,(因为平常有园墙围起来的,几乎着不到)每当此时,我常常站在树下想,它为什么长的那么直,那么高?偶尔从地上捡到一个两个松塔和松针,我们就会兴高彩烈,欢呼雀跃。感觉它们是最稀奇最好玩的玩具。</b></h1><h3></h3><h3></h3><h3></h3><h3></h3> <h1><b> 再次来到这里,己是十二月份,此时的家乡,已是大地封冻,万物休眠的时节。远远望去只有那棵看似老态龙钟的松树,像一位头发蓬松佝偻着身子的老人,孤零零的耸立在瑟瑟的寒风里。阻隔心间的那道围墙和我日思夜想的果园子,在农村土地改革的大潮中已不复存在,随之被人们改造成了麦田或苞谷地。</b></h1><h3></h3><h1><b> 望着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我努力寻找过去的痕迹。隐约闻到空气中似乎依就弥漫着,让人久久不能释怀的,松塔细若犹丝含有苦涩清香的味道。散落一地厚厚的松塔和松针,有的被人踩入泥土,有的早已枯萎。即是刚刚脱落的,早已再也不会被孩子们视为手中物囊中宝,丝毫没有任何共鸣可言。陪伴它的只有无力敝开的门板,一人高的院墙,袅袅升腾的炊烟和夕阳西下肆虐的寒风,在无声胜有声的光阴里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和春秋岁月。</b></h1><h3></h3><h3></h3> <h1><b> 记忆深处,墙还是那道墙,粱依就是那个老粱。斜插在夹缝里的镰刀,己经锈迹斑斑,没有了昔日的光亮。它的主人,早已远走他乡,岁月留下对他无尽的思念和似有余温的物件,静静的躺在日渐倒塌的老宅里。伸出墙头的枝条,隐隐想起这是他老人家,当年亲手栽下的苹果树依旧枝叶茂盛,充满生机。</b></h1><h3></h3><h1><b> 通往石羊河的路还在,只是窄了些。但沟已变的面目全非,听大哥讲,这几年铺了地灌,改了水路。大沟沿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里早己变成了村民填埋垃圾和排污的地方。我想,我们光脚循着水声捞萍果的美好时光,只能出现在我们这代人,记忆犹新但渐行渐远的光阴里了。</b></h1> <h1><b> 走在乡间的路上,岁月的痕迹在这里留下了太多记忆犹新的回忆。曾经低矮的黄士块墙和吱吱嘎嘎的木门,早已变成了红砖白瓦的漆红大铁门。伴我一路走来一起成长的那条坑坑洼洼的村路,在一代代父老乡亲辛勤劳作的汗水里,由弯变直由窄变宽,变得平整笔直。</b></h1><h1><b> 远处的村舍农庄以及干枯的芦苇荡,藏在庄稼的缝隙里。似远似近,若隐若现,给原本单调的村庄边缘平添了几分祥和。太阳静悄悄地沉了下来,在村庄外围的树梢上盘旋,落日的余辉把大地映照得一片绯红。不知不觉空气中弥漫起了呛人的层层薄雾,那是妈妈烧炕和做饭升腾起的烟雾。故乡的记忆以及妈妈的味道,总是在这一刻令人陶醉,意味悠长。</b></h1> <h1><b> 我猛然顿悟:岁月总时在不经意之间,使我们失去和留下了什么。时光却又在有意无意的记录下了生活的点点滴滴,其中包括,一抹晴空,一棵老树,一栋老屋。散发芬芳记忆的村路,渐行渐远的村民。似有似无模糊的不太清晰的脸庞,以及记忆深处依旧停留在故乡原野上的那些碎片。使我更加清晰的意识到,有乡村的日子,人生才有最踏实的脚印,心灵才有最珍贵的依靠,生命里才有最欢快的音符。</b></h1> <h1><b> 春天绿油油的麦田环绕四野,环绕着我们美丽的家园。</b></h1><h3></h3><h1><b> 夏天我们在土堆里打滚,在高粱杆地里躲猫猫,在石羊河抓鱼放羊割草,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b></h1><h1><b> 金秋又把这片沉甸甸的厚土,升华了农村人的魂魄,它又把农村人的希望印刻在苍穹之上。</b></h1><h1><b> 那些静默迷香岁月的碎片,依旧停留在故乡的原野上。伴随着一个个熟悉的父老以及亲人消失在远足他乡的唢呐声里,记忆深处的碎片,犹如一瓶久储未启的红酒,岁月深远,越发纯净透明,果味浓郁,易予入口。</b></h1> <h1><b><br></b></h1><h1><b>那些静默迷香岁月的碎片</b></h1><h1><b> 依旧停留在故乡的原野上</b></h1><h1><b> 作者:杨健</b></h1><h1><b> 眼前的这颗松树,从我记事起,就在这了。只是那时候这里是一个差不多十亩地的果园子。每当开花结果的时候,这里就成了我们孩子们的乐园。不管刮风下雨,小伙伴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来到搭在墙头上的树下,捡食风吹掉熟透了的杏子,梨子还有萍果。</b></h1><h1><b> 偶尔,看园子的小爷爷心情好的时候,就会打开园门,让我们自由捡拾掉在地上的各种果实。我才有幸真正目睹了松树的风采,(因为平常有园墙围起来的,几乎着不到)每当此时,我常常站在树下想,它为什么长的那么直,那么高?偶尔从地上捡到一个两个松塔和松针,我们就会兴高彩烈,欢呼雀跃。感觉它们是最稀奇最好玩的玩具。</b></h1><h1><b> 再次来到这里,己是十二月份,此时的家乡,已是大地封冻,万物休眠的时节。远远望去只有那棵看似老态龙钟的松树,像一位头发蓬松佝偻着身子的老人,孤零零的耸立在瑟瑟的寒风里。阻隔心间的那道围墙和我日思夜想的果园子,在农村土地改革的大潮中已不复存在,随之被人们改造成了麦田或苞谷地。</b></h1><h1><b> 望着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我努力寻找过去的痕迹。隐约闻到空气中似乎依就弥漫着,让人久久不能释怀的,松塔细若犹丝含有苦涩清香的味道。散落一地厚厚的松塔和松针,有的被人踩入泥土,有的早已枯萎。即是刚刚脱落的,早已再也不会被孩子们视为手中物囊中宝,丝毫没有任何共鸣可言。陪伴它的只有无力敝开的门板,一人高的院墙,袅袅升腾的炊烟和夕阳西下肆虐的寒风,在无声胜有声的光阴里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和春秋岁月。</b></h1><h1><b> 记忆深处,墙还是那道墙,粱依就是那个老粱。斜插在夹缝里的镰刀,己经锈迹斑斑,没有了昔日的光亮。它的主人,早已远走他乡,岁月留下对他无尽的思念和似有余温的物件,静静的躺在日渐倒塌的老宅里。伸出墙头的枝条,隐隐想起这是他老人家,当年亲手栽下的苹果树依旧枝叶茂盛,充满生机。</b></h1><h1><b> 通往石羊河的路还在,只是窄了些。但沟已变的面目全非,听大哥讲,这几年铺了地灌,改了水路。大沟沿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里早己变成了村民填埋垃圾和排污的地方。我想,我们光脚循着水声捞萍果的美好时光,只能出现在我们这代人,记忆犹新但渐行渐远的光阴里了。</b></h1><h1><b> 走在乡间的路上,岁月的痕迹在这里留下了太多记忆犹新的回忆。曾经低矮的黄士块墙和吱吱嘎嘎的木门,早已变成了红砖白瓦的漆红大铁门。伴我一路走来一起成长的那条坑坑洼洼的村路,在一代代父老乡亲辛勤劳作的汗水里,由弯变直由窄变宽,变得平整笔直。</b></h1><h1><b> 远处的村舍农庄以及干枯的芦苇荡,藏在庄稼的缝隙里。似远似近,若隐若现,给原本单调的村庄边缘平添了几分祥和。太阳静悄悄地沉了下来,在村庄外围的树梢上盘旋,落日的余辉把大地映照得一片绯红。不知不觉空气中弥漫起了呛人的层层薄雾,那是妈妈烧炕和做饭升腾起的烟雾。故乡的记忆以及妈妈的味道,总是在这一刻令人陶醉,意味悠长。</b></h1><h1><b> 我猛然顿悟:岁月总时在不经意之间,使我们失去和留下了什么。时光却又在有意无意的记录下了生活的点点滴滴,其中包括,一抹晴空,一棵老树,一栋老屋。散发芬芳记忆的村路,渐行渐远的村民。似有似无模糊的不太清晰的脸庞,以及记忆深处依旧停留在故乡原野上的那些碎片。使我更加清晰的意识到,有乡村的日子,人生才有最踏实的脚印,心灵才有最珍贵的依靠,生命里才有最欢快的音符。</b></h1><h1><b> 春天绿油油的麦田环绕四野,环绕着我们美丽的家园。</b></h1><h1><b> 夏天我们在土堆里打滚,在高粱杆地里躲猫猫,在石羊河抓鱼放羊割草,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b></h1><h1><b> 金秋又把这片沉甸甸的厚土,升华了农村人的魂魄,它又把农村人的希望印刻在苍穹之上。</b></h1><h1><b> 那些静默迷香岁月的碎片,依旧停留在故乡的原野上。伴随着一个个熟悉的父老以及亲人消失在远足他乡的唢呐声里,记忆深处的碎片,犹如一瓶久储未启的红酒,岁月深远,越发纯净透明,果味浓郁,易予入口。</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