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小学生快乐学语文第十二讲

艳琼

<h3>&nbsp; &nbsp; &nbsp; 亲爱的孩子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给大家上课的陈艳琼老师。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澄江小学生快乐学语文又和大家如约而至了。现在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吧!</h3> <h3>  孩子们都知道唐诗与宋词历来并称“双绝”,都代表了一代文学之盛。如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乡村风景令人沉醉,词中亦如此。今天我们一起去领略南宋诗人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词的风采。</h3> <h3>  初读词,我们要读准字音,注意停顿。通过读词我们不难发现,它与古诗相比较呈现出以下特点:①词有上下阙(上下片),朗读时两阙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②词的每句话字数可以不同,它有一个小名叫长短句;③词有词牌名,如清平乐、破阵子、西江月;④词是押韵的(本首词中小、草、媪都有韵脚ao),富有韵律美。</h3> <h3>  一首好词就像一壶好茶,越读越品就越觉得香气萦绕,韵味深长,所以我们读词要读到诗人的内心深处去。</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人</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平乐·村居》亦如此,每一句都是一个生动的画面。孩子们先把目光聚焦到第一个画面。看着词中的“茅檐、小溪、青草”,让人不由得联想到“草色遥看近却无”,“绿水人家绕”的茅舍清溪图。这里的景让人有些“沉醉不知归路”。</span></h3> <h3>  我们再去和这家翁媪聊聊。看着老翁老妇,“我”被陶醉了,仿佛听到翁夸赞媪说什么?媪夸赞翁说什么?一个“媚”字便把一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翁媪相媚图淋漓尽致展现在我们的眼前。</h3> <h3>  一个“媚”字让人醉了。我们再来夸夸三个儿子。大儿、中儿,正所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小儿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小儿就在溪头莲蓬处。”一个“卧”字就巧妙地表现了小儿子的天真顽皮。此时我们的眼前呈现出这样一幅大儿锄豆、中儿织笼、小儿剥莲图。人物各有活动,体现词人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喜爱。</h3> <h3>  “酒不醉人人自醉”,孩子们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村居生活?一个42岁时遭受投降派的打击,被贬到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的辛弃疾在想什么?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辛弃疾在想什么?是啊!作者醉在村居,醉在一种安居乐业的生活!</h3> <h3>  学到这里我想你们一定明白辛弃疾为什么如此陶醉?在作者的眼中同是“醉”,那么《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醉里挑灯看剑……”里的“醉”又是什么?我想作者应该是醉在居危思安吧!</h3> 视频 <h3>  当下,我们也渴望回归昔日的生活。心态决定我们的状态,面对疫情,我想借用窦桂梅老师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以美好的心,欣赏周围的事;以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以负责的心,做好分内的事;以谦虚的心,检讨自己;以愉悦的心,分享他人的快乐;以感恩的心,感谢你拥有的一切;以无私的心,传承成功的经验;以平常的心,接受已发生的事实;以放下的心,解决难以割舍的事。”</h3> 制作人:龙街镇禄充小学&nbsp; 陈艳琼<div><div>初审教师:海燕</div></div><div>终审教师:胡友芬</div>

辛弃疾

清平乐

我们

村居

词中

破阵子

大儿

小儿

陈艳琼

读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