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今天是来到武汉的第七天,好像出征就在昨天。七天,时间不长不短,我已经适应了武汉的空气,适应了防护服的闷热,适应了这座城市的坚持。昨夜,下了一场好大的雨,我怕大雨冲淡了记忆,便提笔想留下些回忆。</p> <p> 2月19日,出征在即,在医院历经沧桑的仁爱楼前,我们庄严的宣誓“我们是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助力武汉,抗疫必胜,早日归来!”</p><p> 乘坐去武汉的专机,便拥有了“逆行者”这个光荣的名字,也意味着我们带着更多的牵挂来到这里。每每回想起空姐那句“等疫情散去,我们接你们回家”,还是会鼻头酸酸的,眼角湿湿的……“回家”是多么美好的一个词呀,对我们来说,离开的地方是家,对某些人来说,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他们的家,就让我们来守护他们的“家”,好让他们可以早点“回家”! </p> <p> 每一句话都是一个牵挂,拥有这么多牵挂的我是多么幸福,我定会平安回来。</p> <p> 2月21日,我们整装待发,作为安徽省第六批援助武汉医疗队中的“先锋队”,我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怀着激动又有些紧张的心情来到了即将工作的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病房。因为是整建制接管,所以我们团队重新打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发热六病区。</p> <p> 2月22日是我们收治患者的第一天,12点08分,我们迎接了第一对夫妻患者,陆陆续续,在14点之前我们一共接收了10名患者,接待的工作在我们团结协作中相对有序的开展起来。</p><p>我接待的是一位柳姓阿姨,她彬彬有礼,但是却不难看出她的脸色有些灰暗,在询问病史的过程中,得知柳阿姨的丈夫在半月前因新冠肺炎去世,然后她在酒店隔离治疗,随后女儿也在别处隔离,柳阿姨讲到这里的时候,眼底里闪着泪光,但是她迅速调整过来继续向我说着病情的演变,病史采集结束后,我一时间不知道该和阿姨说些什么安慰的话语,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到她底经历了什么,我们无法感同身受,我去帮柳阿姨打了瓶开水后,告诉她有任何需要随时可以告诉我,然后离开了病房。回到护士站,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只记得被口罩压的有些痛的鼻尖突然酸了一下。</p><p> 在返回酒店的车上,我望着窗外的这座城市,没有喧嚣热闹,没有灯火通明,到底有多少人像柳阿姨那样孤独伤心,又有多少家庭像柳阿姨家这样天人两隔?那天晚上,我几乎一夜未眠……</p> <p> 为了让患者感受到我们安徽医疗队的关爱,我们“先锋队”齐心合力,为每一位患者送去贴有我们自己画的简笔画的苹果和牛奶,看到患者脸上露出的笑容,更加激励了我们战胜新冠的信心。</p> <p> 2月25日,我的管床患者是一位合并有糖尿病足的老爷爷,生命体征不是很平稳,生活自理能力较低,依从性也不是很好,一直不愿意戴口罩,也不愿意进食。我很努力去和爷爷沟通,无奈真的很难听懂他地道的武汉话,只模糊的意会到爷爷情绪很差,觉得治不好自己的病了,所以不愿意配合我们。</p><p> 但是,看到爷爷那已经破溃的脚踝,很是不忍,我帮他倒了杯水,热了一杯牛奶,告诉爷爷:“爷爷,您要吃东西,才能治好病,脚才会好起来,我先去忙了,您有需要按铃呼叫我。”过了十来分钟,爷爷要测生命体征了,我发现牛奶被喝完了丢在凳子上,还有一些鸡蛋壳丢了一地,爷爷手里还抓着吃剩一半的沙琪玛,虽然整个床单位被爷爷弄的很是不整洁,但是我心里却很开心。爷爷说想坐起来,便叫上婷姐扶起爷爷在床边坐了好一会,帮爷爷脱了一件毛衣,爷爷说了句“舒服”,之后他也听话的戴上了口罩,还不忘对我说“感谢”,这两个词从爷爷嘴里蹦出来的格外清晰。</p> <p> 下班了,刚走出住院部,竟然下起了雨,原本很讨厌下雨天的我,却因为爷爷的两个词开心了一路,即使满脸的压痕也不觉的难看了,等疫情散去,我们去武大看樱花好不好?等风雨经过,我们微笑相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