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 备高考 一一收看公益讲座收获之一

行摄人间

<h3>  在全国上下抗击冠状病毒疫情之时,中地参编辑部联合北京天域北斗图书有限公司推出系列"抗疫情 迎高考公益视频讲座",邀请地理学界知名专家为广大师生开展献爱心助力高考公益讲座活动,工作坊各主要成员积极收看并有学习感悟,表示通过学习对自己的复习备考有较大帮助。</h3> <h3>  2020年2月25日晚八点,华中师范大学讲师龙泉老师做了题为《从学科性看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的讲座,作为国培专家、王树声地理教研室核心成员,特别是有着二十多年中学地理教学经验的龙泉老师,首先从自己对地理学科的深度认识透彻指出:地理学是研究空间的学科,主要研究各要素(自然和人文)的空间分布、空间关系及空间变化。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空间地域性和综合性是本学科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如此通俗而直接指出地理学科特点让人耳目一新。</h3> <h3>  然后,龙泉老师结合近几年的高考真题,用了近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新课标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近几年高考题中得到体现。某个学科的核心素养一定关乎该学科的核心学习内容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作为跨多个领域的边缘学科一一地理学科具有的最突出的特色就是:1、人地协调观即是本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2、强调地理学科在研究和思考问题时要综合多要素、多角度,且要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二个重要方面是综合思维,要求我们在看待地理问题时,要带着整体性的、系统的、全面的眼光,特别指出高考地理题突出对地理事物"变化"的考查,要求我们在高三的复习备考过程中中,要有意识的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3、对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区域认知的解读,让工作坊众多教师感悟颇深,他强调各区域因尺度的不同,对于同一地理事物认识的侧重点就有不同,例举了近几年高考真题中的典型案例,让大家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同时,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指出在指导学生答题时,采用的"两段式"答题法非常实用。4、关于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他指出应当包括地理考察、实验和调查三方面,在高考题中实际表现得并不十分明显,不过,同时也指出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解决现实情境中实际问题也可以认为是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对比二十年前与今天的高考,的确在能力和素养考查上越来越得到突显,相信未来的高考会更加能起到科学选拔人才的作用!</h3> <h3>听罢讲座工作坊各位老师纷纷交流个人的收获和感悟,表示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高考的考查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h3> <h3>  当然,这只是专家一人对高考地理备考的认识和解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关注备考主体一一学生至关重要,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上教师正确的备考指导才能使备考工作真正做到高效高质!</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观看公益讲座《从学科特点看地理高考试题的特点》感悟</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徐可心:在二十五日晚上,组内老师分享了由北斗出版社和中地参杂志社联合组织的关于高考的系列讲座,昨天的主讲是武汉的龙泉老师,龙山老师从事多年高考研究,他对高考的一个命题方向进行对比,同时新课程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解读。</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龙老师对于地理学科的解读,提到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特点以及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非地理的问题。让我们的回归地理,重视一些地理问题和地理问题的设置。地理问题一定要注重空间分布,空间状态以及空间变化。</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他结合了,三十年前的高考题和现在的高考题来进行对比,发现之前的高考题更加注重知识性,但是现在的高考题更加的结合一些实际的案例,设问都是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不是一种空洞、没有区域的题目。</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而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过程中,龙老师穿插了很多高考题目,重点讲授了在不同尺度时下区域认知在题目中的展现。我们看到一道大题中不同小题提问的方式非常类似,这可能使学生认为这个题质量比较低,而龙老师结合不同尺度的一个区域认知来讲授了出题人的目的,建议广大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同尺度之下的设问,分析不同尺度的独特性。</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通过龙老师的分享让新入职教学教研经验我收获良多,令我对自己教授的学科认识更加的深入,也让我坚定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别人的教研成果,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科认识水平。</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鲁婷:龙泉老师讲座,主要内容是地理学科的特点及其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通过龙老师高屋建瓴的引导与讲解,提升了我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特别是对高考真题中对地理学科本质及核心素养的考查有了更好的理解。也启发了我在日后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对地理进行选题以及从何视角理解真题。</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张博听龙泉老师讲座之感受</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第一次听到龙泉这个名字,还是在天府之国—成都,城市中有一个行政区域叫“龙泉驿”。昨日再次看到龙泉这个名字,居然是一位地理名师。好奇的查看了他的资料,身份颇多,地理教学地位颇高,不由得让人心生佩服。在此全国疫情之际,能够在网上一听龙老师的高谈,感觉还是非常有幸。听课之后,感觉受益匪浅,甚至于醍醐灌顶。结合我自身的教学经历和以往的学习感悟,我也粗谈一下地理高考试题的一些东西吧。命题材料来源广泛,呈现形式多样。通过文字叙述、数据表格、区域图、坐标图和景观图等形式承载信息,呈现区域突出的地理问题,让学生面对真实的情境,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其中,运用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卷不难发现,题目考查的知识内容不强调覆盖面和明显的侧重点,而是选择能够体现某些能力要求的知识点,根据设问进行重组,并不需要刻意去排布涉及的内容,有些知识可能连续几年都考,而有些内容可能连续几年都不出现。高考试题某一年或某两年的变化或许只是一种偶然,我们在教学中没必要花太多心思去猜测高考会考哪些知识,是自然地理比例大,还是人文地理知识多,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研究试题与以往的同类高考题相比有无创新上,放在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和综合探究能力的培养上。只有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活学活用” 。与往年相比,2011年的地理试题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生产实践与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进一步体现了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社会问题为素材的命题思想。教学中,教师在保证基础知识落实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要适时、适当地用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身边的地理,用热点问题在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之间、理论与现实之间搭建桥梁,深入挖掘热点问题与地理知识的相关性,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并迁移运用到热点问题的新情境中探究地理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取向。试题设问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命题形式将会越来越灵活,越来越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试卷中开放性试题的出现让我们懂得,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科学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加强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观点评价地理事物,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问题意识”和用开放的眼光看待地理事物的习惯。</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付关强学习网上公开课收获:</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对四个核心素养的讲解非常有启发,特别是对区域认知的讲解,结合近些年的高考真题,非常深入地解释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对自己的启发非常大。作为高三老师来讲,还是要研读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并且结合实际教学及时反思,提升<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自己,才能给学生更多的智慧源泉。</span></h3>

地理

高考

学科

素养

教学

老师

学生

高考题

核心

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