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淡村镇初级中学学生 王婧璇</h3> <h3>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着以数万计。众恐慌,举国防,皆闭门。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h3><h3>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到“中国人,永远在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是啊, 除夕之夜,数万医护人员,抛下亲人,带上装备,紧急支援武汉。他们不是没有父母,爱人和孩子,他们只是因为肩上的那一份责任,一份要去治病救人的责任,而抛下了他们的家人,义无反顾的奔赴武汉,奔赴那全中国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去完成他们的使命。</h3> <h3>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十七年前,抗击非典他冲在第一线;十七年后,新冠肺炎来袭,他劝导别人不要去武汉,但自己却在第一时间去武汉。在去武汉时,已经没有航班,他只能坐高铁去,但高铁因为人满,只能把他安排在餐车的一角。到达武汉后,他直接奔赴战场。有多少像钟南山院士一样的医护人员,一直奋斗在前线。前一段时间,网上有一句话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从死神手里抢人罢了。”</h3> <h3> 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速度之快,背后是建筑工作者不休不眠的奋斗。 刘立生就是其中之一,当他看到招工的告示时,立即提交了“请战书”与另一位80后好友李兴文从距离武汉800多公里的淮阴区出发,奔赴武汉。刘立生说“为了与时间赛跑,为了心中的信念,那天晚上我们跟打了鸡血似的,一路开往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紧张的场面:工地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工地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展现着什么叫争分夺秒。”</h3><h3>哪怕现在的科技再发达,一座医院也不是说建成就能建成的,背后是工人们十个日夜的奋斗。</h3> <h3>火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们在检查</h3> <h3> 环卫工人,生活中很不起眼的一类人。但在疫情当中,他们同样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深圳罗湖区东湖街道的一名环卫工人刘卫东,自从疫情发生后,他的工作量增大了几倍,每天上班都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但他毫无怨言。到达他所负责的小区后,第一步还是消毒,垃圾箱的把手,清运车升降板的按钮,每一个细节他都不放过。但一个小区的垃圾,能达到十吨。</h3> <h3> 警察,也在疫情防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召必回、战必胜,他们在战“疫”斗争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们的入警誓言。 有这样一对母子,母亲陈晓玲是宽甸镇中心社区党委书记,所管片区有着宽甸最繁华的商业集中地,外来人口多、弃管小区也多。儿子徐振鑫是珍珠路派出所民警,负责振山社区其中800户、2500余人的治安管理和社区警务工作。</h3><h3>不同的岗位职责,同样的社区工作,相同的工作目标,让母子俩春节期间就双双放弃休息,义无反顾地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此期间,陈晓玲每日扎根防控卡点,不畏严寒,落实小区封闭管理措施。徐振鑫创新社区工作方法,很快完成了辖区春节返丹人员的摸底排查,并与他们取得了联系和支持,徐振鑫每日通过微信与返丹人员逐一视频见面,登记体温、宣传防疫卫生知识,每日坚持在辖区出入登记点进行巡逻、劝阻不戴口罩群众,还自掏腰包购买口罩送给没能买到的群众,每日坚持检查辖区食杂店、小商铺,查处多个聚集打麻将场所。不舍昼夜、不辞辛苦,此外,徐振鑫还利用专长,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自制防范电信诈骗微视频6部,不仅要守护群众的平安,更要捂好群众的“钱袋子”。疫情当前,母子俩毫不退缩,并肩作战,用国有召,召必战,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忠诚担当,守护一方平安。</h3> <h3> 疫情的防控不仅需要医生,警察,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配合。在各个村庄,村干部和各位热心村民,在村口建立起了检查站,仔细的记录每一位出去者的信息,做好疫情防控。各位村民,则待在家里,不扎堆,不聚众吃饭,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而各位医护人员,更是每天上户为每个人测量体温。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使命,做好疫情的防控。</h3> <h3>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相信,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终将会离我们而去。武汉加油!中国加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