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战疫前篇</b></h1><h3> 2019年10月28日我荣幸的成为第一村医中的一员,派驻在淄河镇小口头村,同时覆盖东坡村和本齐村,因为三个村都是省级贫困村,贫困人口占了大半,陌生的工作环境,不熟悉的村间小路,让我刚入村就觉得困难重重。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不知道怎么和村民交流和沟通,茫然和焦虑的时候却是村民给了我勇气,交通不便走着入村时,一句“我捎着你”让我坐过摩托车,面包车,甚至是洒水车,走访入户时让我留下吃饭而我婉拒时硬是塞到手里的几块烤地瓜,天冷了赶紧沏好的一杯热茶,一件件暖心的举动让我放下了心里的负担,慢慢的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驻村的工作变得顺利起来,和村民的相处也越来越融洽。走过村里的每一条小路,转过每个犄角旮旯,下村入户的路上虽然因为忘记带伞淋过雨,雪地路滑摔过跤,更是体验了山区冬天的寒冷,但是入户时的一声“来啦”,一句“闺女真好”抵消了所有的疲惫和苦恼,这里俨然成了我的第二个家。</h3> <h1><b>战疫篇</b></h1><h3> 春节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这条健康扶贫路划上了逗号,战争的号角响起,我的阵地从村里转移到镇卫生院。根据卫生院的安排,负责预检分诊工作和电话随访。预检分诊是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为了守护这方土地的平安,预检分诊就要严格把控,不能有一丝差错,也不能放过一丝可能。认真的给每个来诊的患者做好登记,测量体温,详细询问流行病史。经常有感冒的患者来诊取药,因为不是定点医疗机构,无法接诊发热和呼吸道感染的病号,很多患者不理解,我们分诊的值班人员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解释和沟通,有时遇到脾气急一点的,还要耐心的安抚。一天的预检分诊在不停的重复中结束。因为防护物资紧缺,也为了避免反复穿脱,除了中午吃饭的时间我们都尽量不喝水,不上厕所,一直坚持到下班,但每个人没有一句抱怨,疫情面前,我们义不容辞,也心甘情愿。</h3><div><h3><br></h3></div> <h3> 疫情期间,作为村里的健康守门员,做好疫情的宣教是我的责任。从结束休假,我开始每天一个个的打电话,“叔,在家藏好了,别出门打牌了”“大娘,出门记得戴口罩,没有就别出去了”,慢性病的老病员们更是一遍遍的叮嘱,“药一定要按时吃,别随便减量”,每次电话那头都答应的好好的,但我心里也明白,下村入户时耳提面命都要和我打游击,电话里叮嘱他们能做到吗?平日血压血糖控制的比较稳定的还好说,但年前血压一直高却坚持不用药的边叔现在怎么样了?老是擅自减量的翟大娘真的按时用药了吗?患有精神病的八十多岁的贫困户孙大娘还好吗?实在是不放心,我决定入村去看看他们。</h3><h3> 考虑到村卫生室接诊病号的需要,给孙大夫送去了两桶84消毒液和一次性口罩后,抓紧时间入户。</h3><h3> 走到翟大娘家的时候,大娘正在看电视,看到我进门,大娘很惊讶“闺女你怎么来了?”,“过了个年,挺长时间没见您了,过来看看”。最担心大娘的血压高,赶紧拿出血压计给大娘测血压。130/85mmhg,看到血压计上的数值,忍不住想要表扬一下,果然按时用药了。知道大娘没有口罩,给大娘留下了两个口罩,并示范了一下口罩的正确戴法。“闺女,我给你俩个钱吧,我知道这个东西不好买”,看到我不收钱,大娘硬是要给装上一兜石榴皮,我赶紧婉拒,匆匆告别。</h3> <h3><font color="#010101"> 春节前走访董大爷家的时候,大爷因为冠心病心脏支架在中心医院住院,这次再去老人出院回家一个多月了,因为胸闷喘憋活动受限,只好弄了张矮板床,大爷说本来以为这次住院就过去了,没想到在医院受了罪又回来了,看大爷的状态,脸色确实比上次见面的时候要差了很多,以前经常在小广场看大爷溜达,这次再见却只能在床边活动,连站起来走两步都很费劲,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陪大爷聊了会天,只希望天暖和点的时候,大爷的病能好一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走到朱大娘家的时候,正赶上大爷做好了冰糖葫芦,还没说话,大爷就先给塞了一串,“闺女,老让你往这边跑,快吃,咱自己做的好吃”,大娘状态好多了,因为多年的糖尿病,眼睛出现了并发症,腿也无法行动,虽然看不清,但我一说话就知道是我了,年前来的时候大娘还躺在床上,现在已经能出来坐坐晒太阳了,知道糖尿病的病人要预防感染,我把剩余的口罩都塞到大爷的手里,“我吃您的糖葫芦,您用我的口罩,咱们有来有往”。</font></h3> <h3> 在我投入到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有一群人也在和我一起战斗。同样是4个月前,我们来自不同的医院,不同的科室成为了第五批第一村医大家庭中的一员,这四个月里,我们彼此陌生又熟悉,虽然未曾见面,但每天晚上的工作汇报却让我们彼此知道每天在做什么,每当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他们总能激起我的斗志,让我不甘落后,在健康扶贫的道路上,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也共同进步。疫情到来,阵地的转变,高速路口,劝返点,他们日夜值守,不曾抱怨过一声累,发热门诊,隔离点,他们坚守防线,哪怕有被感染的风险,也不曾退缩,流调,消杀,哪怕84消毒液刺痛双眼,也没有听他们抱怨过一声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每个人都抱着坚守阵地抗击疫情绝不退缩的决心。</h3> <h3> 疫情发生的一个月来,我奋战在防控一线,而爱人却承受着工作上的巨大压力,从去年创业开始,看着他一步一步的扛过来,我知道他的不容易,也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在事业刚刚有了一点起色的时候,疫情的突至,复工复产的延迟,无疑对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每天忙于调度和跑手续的他,却想方设法的为我准备了一些口罩,手套,甚至是护目镜,作为他的妻子,我觉得很愧疚,而作为一名第一村医的家属,一直以来,他都是我坚强的后盾,不管是以前陪我走在覆盖村的路上,鼓励我不要放弃,还是现在明明知道有风险却依然默默的支持我的工作,我想对他说,一切很快会过去,我们都要加油。</h3> <h3>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等疫情结束的时候,我想见一见在不同阵地共同抗击疫情的战友,想重新好好地走一遍村间的小路,和许久不见的乡亲们聊天欢笑,想回家看看每天都牵肠挂肚的老父亲老母亲,更想和孩子爱人一起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嬉戏玩闹。让我们一起向光而行,共待花开。</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