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战袍”,请让我来守护你!——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赴武汉护理医疗队员日记四

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护理部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记忆中的武汉,是火辣辣的热干面、珞珈山的樱花、黄鹤楼上的远眺、飞架南北的长江大桥,还有走在街头随处能听到的爽朗干脆的方言。</p><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切都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而骤然改变。这座有着千万级人口的中部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往日喧闹不再。商圈歇业、公共交通停运、社区拉起门禁……而医院里的灯,彻夜长明。</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援鄂医疗队在抵达武汉肺科医院三天后,经过严格的培训,正式开始了武汉肺科医院护理救治工作。工作的紧张瞬间淹没了初来乍到的兴奋感。春梅、萨仁托亚、郭淑红、袁美琦在发热门诊,“重装上阵”后,因为防护用品比较厚,有时候要大声喊着询问病史。在治疗的同时,更多的是同时也在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给他们进行心理疏导。</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王莹莹、杨颖、巴音那、李程等几个人负责不同的病区,早上按规范穿隔离衣,与其他老师一同进去病房,各自分管多位患者,每位患者都有多部输液,测血糖、肌肉针、雾化、血压、抽血等处置。每个人都是积极主动去做,配合的也都很好。一天下来真的很疲惫,但是既然来了,就不需要鲜花,也不需要掌声,不抱怨、不叫苦,就希望患者早点康复,疫情早点结束。</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医疗队2名护士胡伊婧、裴宪桐进驻重症医学科6小时制值班,上午到9点钟到下午15点多才能下班,第二天从15点开始到晚21点多结束,接着又是6小时班,21点到凌晨3点钟...凌晨3点到9点钟。如此循环,ICU设10张床,近满床状态,武汉肺科医院在武汉治疗新冠很出名,得到国家卫健委的认可,几乎天天做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CRRT(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纤维支气管镜、俯卧位通气。6小时下来,密集的输液、血滤,还有几乎所有能叫出名的管路(胃管、胸腔引流管、尿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反反复复的翻身、扣背、吸痰,采血气,做血气分析等操作!接下来的每一天,对胡伊婧来说都是硬仗,作为ICU专科护士,要做的是拼尽全力把患者生命体征稳住,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的病情朝好的方向发展!“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工作,很耗费体力,6个小时下来,浑身湿透”,裴宪桐说。有些刚进危重症病房的护士穿上防护服后,头晕的也有,呕吐的也有,但这就是工作,大家都在坚持。</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期待中的武大樱花定会盛开。江城每天在变,人们终将赶走这病毒的阴霾,脱下厚重的防护服、摘下让人透不过气的口罩,呼吸新鲜的空气,开始新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