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丽华:守住这里,守住河南!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宣传处

&nbsp; &nbsp; &nbsp; &nbsp;邢丽华是郑大一附院呼吸与危重症三科的科主任。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打响后,她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她进入一附院重症隔离病房,负责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不分白天黑夜工作,用职责与担当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抗疫乐章。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个奋战在防治一线的共产党员</b></div>&nbsp; &nbsp; &nbsp; &nbsp;疫情刚开始肆虐之时,邢丽华作为呼吸与危重症专业的医生,1月19、20日就与河南省感控专家赴光山县人民医院、信阳市中心医院了解并指导当地疫情防治工作。疫情的形势愈加严峻,我省迅速组建了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专家组,邢丽华担任专家组副组长,参加全省疫情防控巡回救治指导和会诊。<br>&nbsp; &nbsp; &nbsp; &nbsp;2月3日,河南省卫健委下发《关于紧急抽调专家组支援基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要求13个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即刻奔赴17个省辖市,指导当地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邢丽华主任担任郑州市专家组组长,负责郑州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在支援的两周段时间里,由于各地市的危重患者集中转至郑州,救治任务大,每天早晨7:30邢丽华主任就和专家组另外两名专家一起奔赴收治危重症患者的几家医院,了解并指导救治工作。并抽出时间,赴郑州所属市县指导诊疗工作。<br>&nbsp; &nbsp; &nbsp; &nbsp;从疫情伊始,郑州大学一附院就承担了全省绝大多数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邢丽华主任领导下的呼吸ICU成为救治危重患者的主力军。1月27日郑州大学一附院重症隔离病房正式启用收治危重患者,26号晚上,邢丽华主任与医护人员忙至深夜,安置原有病区患者,准备第二天收治工作。<br>&nbsp;<br> &nbsp; &nbsp; &nbsp; 从收治的第一个患者起,邢丽华主任都在引领着这个团队、担负着一附院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每天无论工作多忙,她都会抽出时间了解患者病情进展、制定治疗策略、交待重点注意事项,随时解决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主管医生遇到问题也会第一时间向邢主任汇报。在她的领导指挥下,第一批危重症患者得以稳定、部分转至普通隔离病房并相继出院。随着疫情持续发展,河南各地重症、危重患者日渐增多,按照河南省卫健委的部署,新冠肺炎急危重症患者对口转诊至郑州大学一附院及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大一附院从一个重症隔离病房扩建出多个,成为了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前沿阵地。重症病房的建立使用前,她都和郑俊丽护士长在临床需求上严格把关,往往是忙完郑州市危重患者的会诊后,就顾不上吃饭赶至医院,带领医护人员对呼吸机等仪器设施逐一测试,确保运行万无一失,经常忙到夜晚。<br>&nbsp; &nbsp; &nbsp; &nbsp;全省各地重症、危重患者陆续转至郑州,而这些患者病情往往一两天内会骤然变化,临床医疗救治的工作愈加繁重和艰巨。第一时间把握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救治效果。这就意味着要进入隔离区,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刻把握每一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应对。已从医31年、54岁的省级专家救治组副组长邢丽华十分清楚进入重症隔离病房的风险。但她更知道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郑大一附院人、呼吸重症科主任,在危难关头必须冲在前面。她牵挂着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主动请战到一线救治病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个责任心强的呼吸重症科医生</b><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nbsp; &nbsp; &nbsp; &nbsp;重症隔离一病区是我院最早成立的重症隔离病区,也是所有重症隔离病房中危重患者最多的病区,涵盖了全省最危重的患者。2月17日进入重症隔离一病区后,邢丽华主任第一时间进入到隔离病房内,亲临每一位患者,对其病情和全病区医疗护理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患者病情之重、变化之快超出预计;在特殊条件下,戴三层手套去做平时普通的医疗或护理操作也要付出更多时间、同时难度更大,医务人员的工作之繁重超出想像;持续的高体力高强度工作已使部分人员体力精力的严重透之”。邢丽华主任说 “我们要做打硬仗的心理准备”。她首先和医务人员明确了努力目标,坚定了大家的信心,同时指出了在特殊条件下实行精准管理、抓主要矛盾、制定了强化呼吸支持和液体管理为核心的综合管理策略,充分发挥各专业医生特长,各司其职,加强医护沟通合作等措施。通过一系列的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稳定了患者病情,为进一步救治赢得了时间。</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h3> &nbsp; &nbsp; &nbsp; &nbsp;邢丽华主任具有30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尤其是近10多年来一直从事呼吸重症专业,对于呼吸支持及各项生命救治技术具有丰富的经验。她经历过SARS,亲身参与2009年甲流危重患者临床救治,每年都带领团队成功救治了大量重症肺炎的患者。邢丽华主任告诉笔者,此次的新冠肺炎有着不同的发病特点,病程中会突发加重,容易产生并发症,治疗中也还存在着诸多未知之处,这无疑增加了新冠肺炎的治疗难度。<br>&nbsp; &nbsp; &nbsp; &nbsp;邢丽华认为,救治病人是医生的天职,是份内的事。一次,她隐隐感觉自己双腿有些不舒服,当接触到自己的腿部时,才发现自己双下肢由于劳累过度已经出现水肿的情况,她才意识到为了抢救患者,自己已忙了一天。 在隔离病区工作期间,邢丽华以身作则、责任心强是出了名的,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都默默把她当作了行动的楷模。邢丽华主任深入临床一线,带领团队奋力救治危重患者,驻守生命最后一道防线,为我院新冠肺炎危重救治做出了巨大贡献。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个立志守住河南的抗疫战士</b><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nbsp; &nbsp; &nbsp; &nbsp;邢丽华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总是一往无前、冲锋陷阵,称得上是一位身经百战的“战士”。</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nbsp; &nbsp; &nbsp;“我的专业就是呼吸与危重症学,我既然从事医生这个职业,我就得往前冲。我知道,现在全省的危重症病人都主要集中在两家医院里,尤其是郑州大学一附院。我在这里,我要守住这里,守住河南。”</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nbsp; &nbsp; &nbsp; &nbsp;邢丽华对自己抗击疫情的行为作出了一个比喻:“我经常跟我的同事们说,你看那些消防队员,他们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明知道是危险的,明知道是可能会危及自己生命,但他们还是不顾一切的往里冲。我们也是一样,我们坚持在一线工作,靠的就是身为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担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nbsp; &nbsp; &nbsp; &nbsp;靠着这样一份职业精神,邢丽华与身边的医护人员不停地奔走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邢丽华与医护人员同在一个战壕里,他们是一个敢打硬仗的战斗集体,他们没有歇班休息的概念,大家志同道合干好工作就是她精神上最大的快乐和休息。</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h3> &nbsp; &nbsp; &nbsp; &nbsp;在救治危重症病人的过程中,最让邢丽华印象深刻的是一名61岁,体型较胖的危重症病人徐某。该病人转入时病情危重,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了气管插管有创通气,在病情有所稳定后及时进行俯卧位通气,由于徐某体重超标往往需要八名医务人员齐上阵,待病情好转后把握时机及时拔管撤机,该患者有望近期痊愈出院。<br>&nbsp; &nbsp; &nbsp;“在气管插管、动脉置管、深静脉置管、俯卧位通气、口腔护理、支气管镜检查等工作中,患者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无时无刻不对医务人员构成严重威胁。我们的医护团队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坚持有条不紊地开展救治工作。我们坚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够共克时艰,共渡难关,早日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邢丽华教授言语铿锵有力,令人充满信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个向父母隐瞒真相的孝顺女儿</b><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nbsp; &nbsp; &nbsp; &nbsp;隔离病房隔离的是病毒,但隔离不了的是真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日日夜夜里,与亲人通话成了邢丽华最奢侈的心理慰藉。当笔者提起邢丽华家中的亲人时,一向以理性、睿智示人的邢主任几度哽咽。</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nbsp; &nbsp; &nbsp; &nbsp;邢丽华有一个远在英国的女儿。女儿虽身在国外,却时刻心系着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妈妈。由于时差的原因,女儿总会算好时间跟母亲通电话,给妈妈足够的关心与理解。“妈妈,别人不知道情况但我知道,河南省也是疫情的重灾区之一,不能只看死亡数据,也要看实际感染基数。女儿知道您一直奋战在前线,女儿支持您,不过您别太累了,注意休息。”看着懂事的女儿,邢丽华心中充满慰藉。</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nbsp; &nbsp; &nbsp; &nbsp;邢丽华对自己的女儿无话不说,可对于自己的父母,邢丽华主任却不能做到这样坦荡无比的沟通。邢丽华的父亲今年80多岁,母亲也79岁了,两位老人家在郑州,自疫情开始后,邢丽华就一直没抽出时间回去看老人。他们一直为在一线的女儿担心,为了不打扰女儿,过几天就会发条短信问 “你去武汉了吗?”“你还好吗?”,邢丽华总是告诉他们自己在郑州、自已一切都好。</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邢丽华主任谈到家人,几度热泪盈眶,她在心中默默的许下了承诺:“一定要守住,等疫情结束后,再跟家人团聚。”<br>&nbsp; &nbsp; &nbsp; &nbsp;面对疫情,邢丽华无暇顾及家人,她怀着对党的忠诚、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仁爱之心,她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置之度外,默默地奋战在抗击新冠病毒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继续忠实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为患者带来光明与希望。(曹咏 苏安宁)<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nbsp; &nbsp; &nbsp; &nbsp;</span></div></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