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柏之舟</p> <p> 库色木契科(上图中红圈内部分)是西天山分支科古琴山与西端起始于赛里木湖东岸的喀拉套山所夹的一段东西走向东段长约为40公里、最宽处为几百米最窄处仅几十米的河谷地带,库色木栔克河从中穿过,为新疆博州三台国有林管理局辖区东段。此段侵蚀地貌发育完全,以河谷侵蚀为主,水蚀、剥蚀并存。库色木栔克河河谷切割较深,山坡陡险,基岩外露,形成“V”型谷地。几千年来,生活在此哈萨克族世代与自然和谐相处,时至今日,河谷中野生动植物资源仍然极为丰富,生态环境基本处于原生状态。在河谷的两岸有大量的早期游牧民族历史古迹和古、近代民居,是博州自然界中的少有的地质、生态、哈萨克游牧史等内容的天然博物馆。</p><p><br></p> <p> </p> <h3><font color="#010101"><p> 下图视频为库色木契科秋景航拍(@路上)。</p></font></h3> <p> 一、地理地貌</p><p> 在距今258万前的第四纪新生代,开始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受此作用,塔里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相向俯冲挤压后发生了隆起,随之西天山也随天山一起而地势抬高,在山顶冰川和融雪水流的上万年的冲刷下,形成了若干条的河谷地带,库色木契科就是其中的一条。</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向南望去,库色木契科就在远处的科固琴山与脚下的喀拉套山所夹的河谷中。</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我宁愿相信它是烽火台而不愿它是雅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库色木契科的雅丹地貌。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经过上万年水流冲刷,可以明显的看清河北岸的地质沉积。</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库色木契科是科固琴山与喀拉套山之间地势最低处,两山中的石灰岩,经过万年的日晒、风化、和雨水的作用,其逐渐沉积于此,石灰、粘土、戈壁卵石三者形成了硬度仅次于石灰岩的“三合土”结构,所以河谷两岸的坡度可以几近90度。</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河岸垂直的崖壁上的疏松部分经风蚀作用而脱落,由于重力作用形成了方向向下大小不一的楔形空穴,远远望去犹如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河岸崖壁在夕阳的照射下,色温趋向暖色,我支起相机,在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冥冥中感觉在翻阅一部用一种看不懂的文字写在发黄的羊皮纸上且插图为橄榄枝的史籍……</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岁月悠悠,驼铃依旧,崖壁(上的"文字”)可以作证。</span></p> <h3><font color="#010101">二、生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密叶杨是河谷中的优势种群。</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一些比较开阔而且采光效果较好地段,还生长着树冠蓬松的河柳。</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在海拔1000-1200米处,生长着枝疣桦和天山花楸。</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海拔1500米是阔叶林与针叶林的交汇处,此处往上阔叶林逐渐退出,天山云杉成为优势种群。,由于此处山势陡峭,树木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也非常有限,所以此处的密叶杨主干细且高,其道理就像放在地窖里的马铃薯,发芽后拼了命往窖口有一丝光亮的地方生长。</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这十几棵树位于河谷东段入口处北岸的崖壁下,距离河道500米左右,它们的存在应该是生态学上的特例,因为它们是胡杨,它们之所以能在这成活,是因为这是地下水的出口处。从树的主干直径推测应该在50年左右,此地距离艾比湖湿地的胡杨生长地直线距离80公里左右,从生态学意义上讲,虽然是表亲(同为杨柳科植物),但他们的生态环境完全不一样,基本上是自成割据状态,互不"侵占",那此处的生长的胡杨是怎么一回事呢,只有两种可能,风和鸟带来了种子,前者可能性最大。</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三、野生动物资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库色木契科生活的野生动物有蹄类有北山羊、盘羊、马鹿等,食肉类动物有雪豹、狼、狐狸等,啮齿类主要有旱獭和松鼠等,猛禽类有鹰、隼等,但本次本人仅拍到了北山羊和松鼠。</font></h3> <p> 在每年的10月初-12月初是北山羊的发情期。此时的母羊是一年中体质最好的时期,身体非常有利于受孕,此时公羊母羊合群,每群大概25只左右,一般不超过30只,其中公羊3-4头,由一头经过角斗胜利身体最强壮的公羊做首领,母羊中有带着孩子母亲也有刚刚性成熟的母羊。</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看到下图北山羊缺失的角吗,很多人(包括有经验的牧民)都说是在发情期为争夺与母羊的交配权,与比它更强壮的公羊决斗的结果,虽然这样说更有英雄的悲壮气概,但经过分析后认为,首先,公羊在发情期顶角时,尽管力量很大但不可能大到折断角的力量,鉴于此,我更倾向于是由于感染了霉菌(俗称灰指甲)所致。</span></p> <p> 雪地松鼠,拍摄地为库色木契科海拔1500米的针阔混交林地带。</p> 四、民俗<div> 生活在此的哈萨克牧民,自古就过着“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的生活,尽管时光已到了21世纪的20年代,已经有了手机、太阳能、摩托车小汽车,但生活方式仍具有浓重的游牧色彩。<br><div> </div></div> <p> 在牧野的晨曦中,晨光穿透树冠洒在了屋外的牛、羊和牧羊犬身上,屋外烟囱里冒出的缕缕炊烟,女主人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绿,屋外用简单树枝扎起的篱笆内羊群还在温暖的拥挤着,证明男主人和孩子还赖在温暖的被窝里,牛犊贪婪的吸食着妈妈的乳汁,忠实的牧羊犬警惕的注视着着拍摄者.........。羡慕这样自给自足的生活吗,我想给它取名为《家》。</p><p><br></p> (一)民居:<br> 库色木契科的民居是就地取材,根据居住地的条件主要以干打垒、卵石、圆木等材质在距离水源不远的地方来建造和搭建住房。<br> <h3><font color="#010101"> 下图是一个以卵石为建筑材料,生活设施比较完整但又比较原始的适应游牧特点的的家园建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石砌住房外形及室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住房背面的石砌羊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简易的灶用于烧水煮茶,但用于烤馕馕坑比较讲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用于给马蹄钉铁掌的木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给羊群饲喂盐巴和加精饲料的木槽。</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圈中羊粪经过累月的踩踏后,经人工挖起磊放风干后,做为生活用燃料。</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上图房屋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下图木屋年代不详,均已废弃。</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50岁以上的人可能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的国际形势,据说上下2图中用石料和水泥建的具典型官建特征兵营式建筑,一套是粮食储备库,一套是备用的战地医院。</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在库色木契科,牧人除了在山脚、河岸上搭建土质、石质和木质的永久住房外,还有个别人根据牧草的生长位置,将毡房搭在河床上,但数量很少。这也是库色木契科牧人与生活在在地势相对平缓且有大片牧草居住在易于搬迁的毡房里的山区牧人的区别之一。</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上下两图是我的哈萨克朋友的生活场景,身后的木屋据他说是他爷爷的时候建的,他现在也做了爷爷,也就是说,这间木屋已经见证了5代人,幸福的生活洋溢在他们的脸上。</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油耗低、对路况要求不高的摩托车,在牧区是主要的交通工具,甚至可以开着它放牧。</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给乘用马钉铁掌,是牧区每个成年男子必备技能之一。</span></p> <p><br></p><p> (二)烤馕文化</p><p> 任何文化都跟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有关,考馕应该是西域游牧民族面食文化的孑遗。可以这样推测,在古时候有可能在冶铁技术传到此地之前,聪明的牧人已经发明了烤馕的技术,尽管后来随着古丝绸之路开通,炼铁术传了过来,但是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在牧区还是极为缺少,再加上“随畜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特点,生铁制品转场迁移时也容易破损,面饼不如用馕坑烤制方便,所以做为一种饮食文化一直被保留至今。</p><p> </p>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p> 馕是放在一个叫馕坑的泥制炉具中用炭火“烤”出来的,炭火红外线的热辐射可以到达饼的内部,其成熟过程除了饼外部的烤还有到达内部的热辐射,饼内外基本上是同时成熟,吃着“喧”,所以口感好。在城区,为了满足市民对馕的需求,维吾尔族进行了商业化的流水线批量加工制作,从而具有了商业色彩。但牧区 那种不用酵母粉用酵头发酵的原始方法烤出的馕则更具有灵魂。</p>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三)转场</p><p> 随着秋季到来,气温逐渐转凉,夏牧场的牧草经过一个春夏基本被啃食殆尽,所以在入冬前牧人们赶着牛羊搬到夏天预留出的没有被牛羊啃食的牧场去,这个牧场俗称冬牧场。</p><p> </p></font></h3> 冬夏牧场之间,距离远近不同,近的赶着牛羊一天就可以走到,远的三天、五天甚至一个礼拜都有可能。冬牧场大多在向阳的山坡上,同时由于冬季不适宜住毡房,牧民们就住在祖辈们用石头或圆木搭建的简易住房内,俗称冬窝子。此过程一年两次,周而复始。 <h3><font color="#010101"><p> (四)冬宰节</p><p> 在中国东北农村的冬季,有一个叫”猫冬“生活方式。在新疆的牧区,牧人们也有一个”猫冬“的的过程,由于生活方式的差异,牧人的的猫冬过程则有自己的特点,严格地讲,冬宰不是节,因为他前后延续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个月里,牧人们分批次宰杀羊、牛、马、骆驼等牲畜,进行晾、冻、腌制、灌马肠等初级肉制品加工,以保证到次年开冻之前的肉制品供应,期间牧闲的人们会不定期的进行叼羊活动。</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上下图是库色木契科的牧人在冬宰期间宰杀骆驼的过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冬宰也是牧羊犬吃大餐的日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以下三张图是冬季牧闲时,牧人们进行的叼羊活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五、古迹</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由于此地是古乌孙游牧地,据《史记》载,乌孙</span>“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墓葬群</span>应属于他们的遗迹,墓堆<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都以卵石堆砌而成。</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此地应该还有古岩画,从一处牧民石砌的围墙里我发现了一块载有古人文化信息的石头。</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六)风光</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生活偶尔还可以这样,暂时离开席梦思,到大自然中钻入睡袋躺在野营帐里,听着雨滴或雪花敲击篷布的声音入睡,有一种别样的惬意!</span></p> <p><br></p><p> 文中摄影:@柏之舟,视频:@路上。媒体转载须征得作者本人同意。</p> <div><div><div><br><div><br></div></div></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