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团结路小学六年一班成果展

郑君

<h3>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状肺炎疫情蔓延,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给正常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面对新挑战,丰润区教育局响应国家号召“停课不停学”,我们团小毅然决定使用网络教学新模式-----网络直播授课,我们老师当起了“主播”。</h3> <h3>  今天钉钉直播课讲的是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习俗”,在带着同学们分析了课文中习作的要求后,我们认真聆听了唐山市名师、丰润区教研室高主任的作文讲析,让我们能分清内容的主次,构思文章结构,抓住重点,写出特点。最后出示例文具体感知。</h3> <h3>  接着我又上了一节习作点评课,再次让同学们认读习作要求,出示班里同学的优秀例文,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让同学们取长补短,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完善。</h3> <h3> 在此过程中有的同学甚至改了四五遍才成型,再一次印证了好作文是改出来的。</h3> <h3>  下面是同学们成果展现,让我们一起感受同学们习作中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吧!</h3> <h1><b>家乡的特色</b></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唐山的元宵节</b></h1><p style="text-align: right;">六年一班 侯雨辰</h3><h3>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每当听到这首歌,人们就知道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因为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也称元夕,上元节。在这一天,我们家乡的习俗就是吃元宵,赏花灯和放孔明灯。</h3><h3> <b><font color="#ed2308"> 每到元宵节的晚上,就看见穿着围裙的妈妈在厨房揉糯米粉团,然后捏出一个个小圆团,包上各种馅料:有芝麻馅,冰糖馅,蜜糖馅……再搓成一个个可爱的圆球,下到水里,待到它们在水中滚了滚,浮上来就可以盛出来吃了。我们一家坐在一起分元宵,妈</font><font color="#ed2308">妈说:“我吃六个,六六大顺,”爸爸说:“我吃八个,八面玲珑。”我看着碗中软软糯糯的元宵,食欲大发,说:“我要吃十个,十全十美!”我们全家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font></b></h3><h3> 元宵节的夜晚最美丽,因为有最重要的活动——赏花灯。吃过晚饭,我们全家来到公园看花灯。公园里人山人海,那一盏盏五光十色的花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雪白的“玉兔”,还有一条张着大嘴,鼻子翘得老高的金色巨龙,两只宝珠般的圆眼,身上披满了金甲,十分威风。还有一只金光闪闪的“金鱼”,它摆动着大尾巴,蠕动着身子,仿佛真的在水里游,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我不由得想起崔液的《上元夜》中诗句“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h3><h3> 赏花灯后,人们点起了孔明灯。孔明灯叫天灯,又叫许愿灯,相传是由三国时诸葛孔明所发明。它是一种可以放飞的灯,寓意祈福迎祥。人们在灯上写下愿望,点亮灯,双手一举,孔明灯就会飞上天,飞的越高,愿望实现的可能就越大,人们沉浸在欢乐中……</h3><h3> 公园里的人渐渐散去,我也依依不舍地回了家。这就是我家乡的元宵节。我爱家乡的元宵节。我希望所有小朋友都像我一样过个快乐的元宵节,也希望我的家乡越来越美好!</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孔府的习俗</b> </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 6.1王楚颐</h1><h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我的祖籍在山东,山东可以说是我的第一故乡。山东的春节就更加丰富多彩了。</h1><h1>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一进腊月,家家户户的年味就愈发浓烈了。腊八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腊八粥进行的。每年的这一天,奶奶都会早早的打开柜子,取出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红豇豆,江米等干果粮食。把它们淘洗干净,放在一口大锅里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慢慢熬,直到把米和干果熬的烂烂的,汤汁熬的黏黏的才能出锅。盛上一碗热乎乎的粥,端到嘴边轻轻的嘬上一口甜甜的,糯糯的,让人喝完一口还想再喝,这甜甜的味道,真有年味儿!</h1><h1> <b><font color="#ed2308">临近三十,山东忙年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蒸壮”就出现了。“蒸壮”是就是为过年蒸各种馒头,饺子,糕饼,馒头和糕饼,会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大鲤鱼,大寿桃,小兔子,小刺猬等等,光是看上一眼就把我们这些小孩子馋的够呛,谁家挣的多就代表谁家的日子蒸蒸日上,谁的工作年年高升</font></b>。 </h1><h1> 大年三十包饺子,家里到处点蜡烛铺地毯,午后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贺岁,大人给小孩子送压岁钱,装在红包里,上面写有长命百岁的字样,放在小孩子的枕边,在给小孩子每人准备一个饭盒,其中放粘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小橘子等物。也放在枕边。 </h1><h1> 等到初一早晨醒来,先不说话,用手摸摸饭盒里的东西和压岁钱,据说这样就能让小孩儿一年里事事如意,接下来拜庙看舞狮,走亲戚拜年,忙的不亦乐乎,直到正月十五看花灯吃元宵,一个热热闹闹的年就过完了。</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眼里的除夕</b></h1><h3></h3><p style="text-align: right;">六年一班 毕子健</h3><h3> 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除夕了。除夕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也叫大年三十,是十分欢乐、热闹、祥和、幸福的节日。在我的家乡,除夕的习俗有贴春联、吃饺子、守岁·······</h3><h3> 每年的这一天,我都会早早地起床,和爸爸一起贴春联。一边贴春联,爸爸总会给我讲一些关于春联的来历,原来春联最早叫“桃符”,当时是为了祛除妖魔鬼怪的。后来纸张的出现,“桃符”换成了红纸,贴春联的习俗流传至今。一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的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添喜庆气氛,表达了人们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愿望。</h3><h3> <b><font color="#ed2308">最热闹、最开心的还是包饺子。</font></b>晚饭要去奶奶家包饺子,在外地工作的家人不管多忙都要回来,去奶奶家吃饺子。<b><font color="#ed2308">除夕夜的饺子非比寻常,它是喜庆团圆、吉祥如意的</font><font color="#ed2308">象征。</font></b>一大家子,十多口人,相聚在一起,和面的、洗菜的、切肉的、拌馅的。爸爸擀皮技术一流,一只手滚动面棍,另一只手转动面皮,很快又圆又匀的饺子皮就准备好了,这技术可不是谁都会的,我试着擀皮,却全都以失败告终。<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不一会儿,一个个饱满的饺子,挺着圆鼓鼓的肚子,整整齐齐排在竹屉上,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font><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春节吃饺子有招财进宝之意,我们还把不同的东西放在馅里</font><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font><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寄托对新的一年的期望</font><font color="#010101" style="">。‘’饺子熟了</font><font color="#010101">”,</font>热乎乎的饺子上桌了,大家围坐在饭桌旁,吃着饺子,谈论着工作、学习和生活,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也是一家人一年当中非常难得的一次大聚会。</h3><h3> 吃完饺子,回到家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同时要守岁,就是晚上不睡觉,一直守候到大年初一的来临,为的是辞别旧岁,迎接新年,更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伴随着新年钟声的响起,新的一年到来了。</h3><h3> 欢乐、热闹、祥和、幸福的除夕,每一年都令我难忘,让我回味无穷。</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舞龙</b></h1><h3></h3><p style="text-align: right;">六年一班 邱鑫磊 </h3><h3> 我的家乡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叫舞龙。在家乡人眼中,它重的要性甚至超过国庆节。在我看来元宵节,中秋节都可以不在老家过,但舞龙一定要回家过。 </h3><h3> 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是一——舞龙。在每年最热闹的时候,也就是正月要初八,家乡的舞龙表演特别隆重.也极有特色。</h3><h3> 这一天是县城出大龙的日子。全县城十八个乡镇,就有十八条彩绸做成的大龙,游行于县城大街。四面八方。城里乡下,就连邻近的市县的人们,都纷纷闻名赶来一睹热闹。 </h3><h3> 随着鞭炮声和锣鼓声,龙灯翩翩起舞,大家都扶老携幼,源源不断的赶来,街道两侧的人欢呼着,簇拥着,赞叹着!有的人迫不及待,或是觉得不过魔瘾,居然向龙跑去,用手触换着龙体,有的在腹下穿行跳跃,据说摸了龙体可以让人免去病痛,给人带来好运。</h3><h3> <b><font color="#ed2308">舞龙用的拜龙台建在城中心的入民广场。台后有两条十几米的彩龙相拥而成的柱子,更显得气势不凡。舞龙的队伍大起大落的挥舞着,整齐一致的步代,淋漓尽致。观众们都投入其中,欢呼着,认真、专注交织着,旋转着,那两条长龙在阳光的淋浴下金光</font></b><font color="#ed2308"><b>闪闪</b></font>。</h3><h3> 舞龙是大节日,舞到任何一处都会受到招待。舞龙的队伍有时一天可以吃五六次酒宴,这叫“龙换酒”等,到舞龙完毕,就将首尾烧掉,龙身送回庙内。</h3><h3> 这就是我们喜爱,热爱的舞龙!</h3> <h1><b>春节的热闹</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家乡的春节 </b> </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六年一班 郑博雅 </h1><h3></h3><h3>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习俗也不少,特别是我家乡的春节。如:贴春联、贴年画、收压岁钱……</h3><h3> <b><font color="#ed2308">在众多春节习俗中,我最喜欢贴春联。说到春联,它俗称“门对”,又称“春帖”,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惯。今年春节,奶奶便把这光荣的使命交到了我的手上。我左手拿着春联、胶带、大福字,右手拿着椅子、剪刀出了门。我把胶带剪成小条,然后站上椅子开始贴春联。</font></b>邻居一家一起贴春联,他们全都诧异的看着我。我微微一笑接着贴春联。由于我不知道春联还分上、下联,导致我把上、下联贴反了。唉,任务失败。</h3><h3> 贴完春联就开始贴年画。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据说民国初年,上海就出现了将月历和年画两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形式,最后发展成为今天的挂历。</h3><h3> <b><font color="#ed2308">春节我们一定会收压</font></b><b><font color="#ed2308">岁钱。妈妈告诉我:“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们平平安安。”原来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我们真的不应该互相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font></b></h3><h3>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收获力量与感动。我爱我家乡的春节。你们家乡有哪些春节的习俗呢?</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春节</b></h1><h3></h3><p style="text-align: right;">六年一班 浦邺兮 </h3><h3> 每逢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不论吃的玩的都是花样繁多。值得提一提的是我家乡的春节,那是五彩缤纷、热闹非凡。</h3><h3>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腊八,似乎就是春节的前奏,一到腊八,妈妈就会用大米,糯米、麦仁、小早、豆子、白蓬子等熬成香甜美味的腊八粥。</h3><h3> 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日子。这天,大人们拿着麻糖在灶台前祭祀灶王爷。</h3><h3> 腊月二十三过后,家家都会忙着准备迎接除夕。</h3><h3> <b><font color="#ed2308">除夕真热闹。家家赶着做年菜,大人小孩穿上新衣。午饭后,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围在桌子边包饺子,最有趣的是妈妈还会往饺子里放一枚硬币,谁吃到这枚硬币谁就是今年最幸运的人。饺子包完后,爷爷和爸爸就把鞭炮摆好,饺子一下锅,就开始放鞭炮,这个在我们那时做那叫做这个在我们那儿叫做抢福。饺子出锅后,一家人围在桌子边,其乐融融的在一起,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吃饺子,这一夜除了很小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font></b></h3><h3> 正月初一,店铺都关门,全城都在休息。元宵节,春节的另一个高潮。</h3><h3> 在元宵节,人们和家人们聚在一起,一起赏月,是因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祝新春的延续。</h3><h3>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特别的春节</b></h1><p style="text-align: right;">六年一班 赵轩卉</h3><h3>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独特的风俗,我们这里也是,就拿春节来说吧,我们这里的春节特别有意思。</h3><h3> 早晨,家人一大早起来贴春联,贴春联象征着对人们生活的美好愿望。</h3><h3> 中午,孩子们穿好了新衣服,穿新衣寓意着送旧迎新。</h3><h3> 到了晚上,新年的气氛更浓了,我问爸爸吃年夜饭象征着什么?爸爸说:“吃年夜饭象征着团团圆圆”,在我的家里,妈妈奶奶正在认真的准备着年夜饭,我和爸爸摆好桌椅和碗筷,静静等待着年夜饭。一会儿,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就端了上来,有炖鸡块、大闸蟹、还有各种各样的炒菜,仅仅看着便令人大饱眼福,在奶奶祝福声中,年夜饭开始了,我们都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年夜饭后,大家都坐在沙发上,一边开心地聊着家常,一边专注地看着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别提有多高兴了。</h3><h3> <b><font color="#ed2308">当钟声敲响了十二下,除夕的高潮便来临了。我和爸爸带着鞭炮下了楼,放鞭炮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向往,楼</font></b><b><font color="#ed2308">下早已聚集了许多的大人和孩子,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快乐。我和爸爸先点燃了一挂鞭炮,霎时间便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声音,接着,我又点燃了烟花,五颜六色的烟花争先恐后地飞出,在天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曲线,忽然又是道五彩缤纷的光线,原来是其他孩子放的。转眼间,一朵朵美丽的花在天空中绽放,它们争奇斗艳、直冲云霄,将漆黑的天空照耀的如同白昼,我看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陶醉在美景中,又仿佛在憧憬着美好的明天。</font></b></h3><h3> 春节是最热闹的,也是最令人开心的一个节日,人们买年货、贴春联、挂年画、吃饺子、看春晚……年虽然只是一个传说,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无限的温暖,无限的期盼,无限的梦想。</h3> <h1><b>端午的多样</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月初五,端午佳节</b></h1><p style="text-align: right;">六年一班 郭熙媛</h3><h3> 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一个很重纪要的节日:端午节。据说,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b><font color="#ed2308">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囊等都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font></b></h3><h3> 端午节有许多必不可少的习俗,例如:吃粽子,传说屈原投江后,附近的村民给他上供的米团全部投到江里后,鱼虾紧随其后就把它们吞进了肚子里。后来,村民们为了不让鱼虾得逞,只好在米团外包上一层粽叶。于是,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了今天。</h3><h3> <b><font color="#ed2308">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一个重要节日,赛龙舟还是为了表现百姓们对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崇敬。江上,十只身形纤长,活灵活现的龙舟一字排开,裁判一声令下,只看见了几道残影向终点快速行进。桡手们个个铆足了劲儿往前划,舟上的鼓手也不甘示弱,鼓声仿佛直上九宵。桡手们越来越卖力,十只龙舟不相上下,谁也不谁,眼里都闪着坚定的火花。两岸上观众的欢呼震耳欲聋,并且在第一名到达终点后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font></b></h3><h3> <b><font color="#ed2308">端午节还要佩戴香囊并门口挂艾草。古时候这样做是为了预防疾病,现在却是为了图个好兆头,外加除邪除崇。</font></b></h3><h3> 除邪除崇的还不止上面两样。喝雄黄酒、点雄黄、带五邪绳都是端午的习俗。</h3><h3>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保留至今的节日。不仅如此,他们还保留了对屈原的为民舍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民“天人合一”的自然观。</h3><h3> <b><font color="#ed2308">五月初五,端五佳节。一个多美好的节日!</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端午节</b></h1><h3></h3><p style="text-align: right;">六年一班 方悦茹</h3><h3> “离家三乡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而且我的家乡也不例外。</h3><h3>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黄山,哪儿山美水美人更美。但最令人喜欢的不是那里的事物,而是我的家乡的风俗习惯。我的家乡端午节会包粽子,赛龙舟戴香包等风俗习惯……. </h3><h3> <b><font color="#ed2308">那我就好好讲讲包粽子吧。在端午节前一天,我和妈妈就去集市上买好了粽子叶;各种包粽子用的馅儿:甜甜的红豆馅.糯糯的红枣馅儿.还有咸咸的蛋黄馅和好吃的肉馅……不但买好了馅儿和粽子叶,最重要的就是选糯米啦,要选又香又糯的米口感才会好,妈妈先把糯米煮熟,拿两片粽子叶,再放上一汤勺的糯米和一个鸡蛋大小的馅儿,之后两边一捏就好了,而我的任务就是系粽子绳啦,刚开始手忙脚乱的,俗话说;熟能生巧。</font></b>等包了十多个之后就好了,爸爸一边监督我们,一边给我们讲端午节的来历: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屈原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泪罗江身死,所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h3><h3> 除了包粽子之外,还有赛龙舟,戴香包等习俗。</h3><h3> 香包使用朱砂,雄黄,香药外面包着丝布,以五彩丝线扣成所,小孩佩戴有辟邪驱瘟之意。</h3><h3> 赛龙舟人们则穿好统一的服装,头上和腰部系上红绳,以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进行比赛。</h3><h3><b><font color="#ed2308">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它给人们带来喜悦、团圆、欢聚、幸福……等一些美好的寓意,所以,我最喜欢家乡的端午节啦!</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最爱端午节</b></h1><p style="text-align: right;">六年一班 杜栖雯 </h3><h3>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江边喊了一声后,便投入了滚滚激流两 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用包粽子,赛龙舟,插艾草这 三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h3><h3>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每当小朋友们唱起这儿歌时,人们就知道端午节要 来临了。 </h3><h3> 一大早起来吃过早饭后,就匆匆忙忙地出门去看赛龙舟了。刚来到天鹅湖就 看到了“人海”。 只见从远处划来了十几条龙船。龙船偏长细窄,龙头有黑,灰, 红等颜色。</h3><h3> 比赛要开始了,只见水面上拉起了一条红色的绳子,这就是龙舟的“起 跑线”。随着一声“砰”比赛开始了,龙舟像离弦之箭冲了出去,他们互不相让, 随着观众的呐喊声“加油!加油!加油!”每一艘龙舟上的选手都已经筋疲力尽 了,可他们仍然滑动着水浆,争先恐后地向终点冲刺。</h3><h3> <b><font color="#ed2308">民间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 人们为了屈原不被江里的鱼所吃,所以人们才包粽子丢进江中。所以端午节一定 包粽子哦!</font></b></h3><h3> 俗话说“善正月,毒五月,五月不起屋”每当端午节来临时,天气炎热,期 间会有蛇、鼠等动物出现。人们把艾草插在门前可以驱邪,也可以净化空气。</h3><h3> 端午节,一个传统美好的节日,一个喜气洋洋的节日!我爱你端午节!</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家乡的端午节</b></h1><p style="text-align: right;">六年一班 陈冠睿</h3><h3>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当节日来临,大街小巷上准少不了粽叶的清香味儿,人们手巧地包出各种馅儿料的粽子,和赛龙舟,五彩缤纷的香囊融为一体,形成了一派耀眼而不失色彩的景象……</h3><h3> 到了这天,天还没有亮,人们已经忙碌得不得了了。他们早早去市场买枣子,糯米,粽叶……他们认为只有最新鲜的材料才能做出最好吃的粽子,谁要是起晚,就会被邻家嘲笑,说成“懒惰”。到了家里,他们把粽叶卷成三角的形状,再加入大量的糯米和一颗枣子,一些零七八碎儿,一股脑地包好,再用麻绳给捆紧实,避免糯米掉出去。这一习俗是纪念投江的屈原身躯免受鱼虾损伤,所以人们把粽叶裹米的粽子投江喂鱼虾,这习俗流传至今。</h3><h3> 人们把粽子煮好后就跑着看龙舟。一条船上十余人,个个都是精神抖擞的小伙子。不一会儿,鼓声响起,冲向终点。人们也在边上欢呼“加油,加油!”霎那间,呐喊声、助威声响成一片,简直是锣鼓喧天,响彻云霄!</h3><h3> <b><font color="#ed2308">这一天小孩还得戴香囊,诸有避邪驱瘟之意,也有襟头点缀之用。古人为了小孩安全,一定得把香囊带上。</font></b></h3><h3> 端午节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h3> <h3>  这次习作同学介绍自己家乡风俗的活动。让我们用心生活,挖掘家乡的魅力与特色,去感受家乡的点点滴滴,去体会生活的多姿多彩和中华文化的广博,拥有平和的心态对待不同的家乡文化。让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h3>

端午节

春联

春节

家乡

粽子

饺子

舞龙

人们

节日

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