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雷州市平余村莫氏宗谱

莫发润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莫氏源流史】</b></p><p class="ql-block">莫氏家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先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黄帝和颛顼帝。据记载,重黎是颛顼的孙子,担任了高辛氏(即帝喾)的火正,被赐名为祝融,负责管理火事和照明事务。重黎的后代季连得姓为芈。在周朝时期,季连的后裔鬻熊成为了周文王之师。周成王时期,由于鬻熊及其后代的文武双全,贡献突出,鬻熊曾孙熊绎被封于楚地,建立了楚国。楚国历经十几代的传承,其中熊通被尊为楚武王。熊通的儿子瑕后来担任了楚莫敖这一重要官职,并在屈地拥有封地,这一点在《左传》中有记载。家族世代承袭莫敖这一官职,在春秋战国时期,莫敖氏成为了一个显赫的家族。然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许多贵族失去了官职。莫敖屈生的后裔子孙为了纪念过去的官职,便以莫为姓,从此家族便以莫姓传承下去。到了汉代,莫氏家族有人因参与卫青和霍去病的战役有功,莫氏家族再次崭露头角。莫英是莫氏家族的第二十一代祖,他以雄才大略成为汉朝的将领,被汉武帝封为长沙公。莫英的儿子季昌,莫季昌袭父爵历任上谷、淮阳两郡的太守。楚国莫敖相传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屈氏、莫敖氏和莫氏,这三个姓氏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各自承载着一段段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它们的起源与演变,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古代社会的官职与姓氏之间的微妙关系,还展示了中华民族在漫长岁月中如何适应社会变革,保持文化传承的连续性。</p><p class="ql-block">屈氏的起源则与楚武王熊通的儿子瑕有着密切的联系。瑕因担任莫敖这一重要官职并被封于屈地而得姓屈。这一姓氏的形成,不仅体现了古代官职与姓氏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反映了封地制度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屈姓人物在春秋战国时期纷纷崭露头角,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p><p class="ql-block">莫敖氏的形成则进一步凸显了屈氏世袭莫敖官职与姓氏之间的紧密关系。莫敖作为楚国的高级官职之一,具有极高的地位和权力。屈瑕的后代子孙以莫敖为姓氏,这既是对祖先功绩的敬仰和怀念,也是他们在社会中寻求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表现。春秋战国时期莫敖大心和莫敖子华等人物的事迹。汉高祖九年十一月即公元前198年11月,刘邦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行动,包括迁徙楚贵族的屈氏莫敖家族到关中地区,并赐予他们土地和住宅 。更是为屈氏莫敖家族增添了浓厚的历史色彩和地位。</p><p class="ql-block">莫氏则是在汉高祖之际由楚莫敖屈生的后代形成的姓氏。他们选择以失去的莫敖官职名“莫”作为自己的姓氏,这既体现了他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也展示了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坚韧和适应能力。西汉武帝时期楚莫敖第二十一世孙莫英将军被封为长沙公的事迹,对了解莫氏家族先祖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提供宝贵资料。</p><p class="ql-block">屈氏、莫敖氏和莫氏的历史起源与演变不仅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官职制度和姓氏文化特点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社会结构、文化传承和历史发展脉络的独特视角。同时这些姓氏的传承和发展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漫长岁月中不断适应社会变革、保持文化传承连续性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参考文献:</b></p><p class="ql-block">①“莫姓楚莫敖之后”《姓谱》南朝齐“王俭”撰。</p><p class="ql-block">②《大唐莫贵嫔墓志铭》2009年入藏大唐西市博物館。</p><p class="ql-block">③ 《大周故朝散大夫行司宫台奚官局令莫公墓志铭并序》,北京图书馆藏拓本,开封博物館藏石。</p><p class="ql-block">④ 《唐故东阳郡义乌县尉莫公藏珍墓志铭并序》撰文者:前淮阳郡单父县丞陈章甫,唐代散文家湖北江陵籍历史人物。“莫藏珍”墓志铭收录于《全唐文补遗》第八辑。</p><p class="ql-block">⑤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的《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莫亦姓,楚莫敖之后。</p><p class="ql-block">⑥ 成书于宋景佑二年(1032)《姓解》也有相似提法:莫,《左传》楚大夫莫敖。</p><p class="ql-block">⑦ 北宋《宋故余姚县守苏州助教莫君墓志铭盖》浙江中立古陶瓷博物館藏碑石。</p><p class="ql-block">⑧ 《古今姓氏书辩证》则记:莫,其先楚人,以大为莫,故其官谓之莫敖,后以官为氏。</p><p class="ql-block">⑨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成书的此外南宋的《玉海》还收录有解释《急就篇》的释文,亦言莫氏楚莫敖之后也。</p><p class="ql-block">⑩《莫氏宗谱》宋代“莫君陈”家族宗谱。</p><p class="ql-block">⑪ 《莫隐君墓志铭》记载于:元末明初诗人、凌云翰,《柘轩集》。</p><p class="ql-block">⑫ 《莫氏家谱序》记载于:元末明初官吏、文学家。谢肃,《密庵集》。</p><p class="ql-block">⑬ 《莫汝贤登科序》明朝嘉靖年间(1525年),莫士及、字汝贤,号笔峰。序文记载于《海南省定安县莫氏族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莫氏族谱序】</b></p><p class="ql-block">上世神明之胄,有功德于民者,其后世昌而炽,天之道也,昔颛顼帝之孙重黎,为高辛氏火正,能光融天下,命曰祝融,其裔鬻熊为周文王师,周成王举文武勋劳之后,嗣封其曾孙熊绎于江汉之间,十一世熊通称楚王,通子瑕,为楚莫敖,食采于屈,左传所谓莫敖屈瑕是也,其后屈重、屈荡、屈到、屈建、世其官为莫敖,子孙因以为姓,则莫氏固神明之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莫氏家谱序】</b></p><p class="ql-block">一作而叹曰:昔者先王众建诸侯,赐姓定氏,立之宗法以维本支者载之谱牒,世次以垂是以伦理明而治道泰也。自夫谱牒放失,虽有帝王者作,无从考其先代。若司马迁不知舜为虞幕之后而遽谓与尧同祖,不知汉髙帝之父之名而徒曰太公帝王且尔,他可知矣。迁岂故欲为是舛讹疏畧哉?亦其谱牒无所于考也。故晋魏而降,官有图谱,民有簿状,迨隋及唐尤重其书。坏于五季,于是有足深慨者矣。今莫氏出自黄帝至于季连而得姓为芈,又至于熊绎而封国于楚,又至于屈瑕而官为莫敖。莫敖六传为屈生,屈生之后遭秦吞诸侯失其官,因以官氏。莫氏,其先勋崇,史书谱牒具矣。楚莫敖光辅楚国,以独启山林,掩经江汉,楚遂霸诸侯,勋绩卓著。史籍称莫氏楚莫敖之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莫敖屈瑕】</b></p><p class="ql-block">楚武王熊通之子,名瑕,芈姓,熊氏,官职莫敖,食采屈地,屈瑕后裔以(屈)或(莫敖)后以(莫)为氏一直传承至今,属于楚宗室后裔,他的籍贯是荆山,即现在的南漳西北地区,(莫氏谱谍记“世处莫敖、望祀潼漳”)。在楚武王的统治期间,屈瑕被任命为莫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官职。在楚武王四十年(前701年),屈瑕被派往汉东地区(莫敖以独启山林掩经江汉),目的是为了分化那里的诸侯国。他在郧国布防蒲骚(大约在今天的湖北省应城西北)并与随、绞、州、蓼等国结盟之前,派遣斗廉率领精兵进行了夜袭,成功击败了郧军,并与郧境以东的贰、轸两国结盟 。在楚武王四十一年(前700年),屈瑕参与了攻打绞国的战役。(前699年),他率领军队攻打罗国,但遭到罗国与卢戎联军的沉重打击,最终失败。在返回楚国的途中,屈瑕选择自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莫敖屈重】</b></p><p class="ql-block">春秋时期楚国的重臣,担任过楚国的莫敖职务。据史书记载,在前690年,楚武王出征时不幸战死在樠树下。当时,令尹鬬祁和莫敖屈重决定保密楚武王的死讯,以便继续推进军事行动。他们开创新路,并在溠水上建造桥梁,在随国境外建立营地,以此来恐吓随国。随国感到恐慌,担心楚国的强大军力,于是向楚军提出求和。莫敖屈重趁机代表楚国与随侯结盟,并邀请随侯在汉水的转弯处(汭)相见。在这次会面中,楚军表现出和平的姿态,随后楚军撤回汉水对岸,才宣布楚武王的死讯。这一行动显示了莫敖屈重的智谋和对楚国利益的忠诚。他利用楚武王的死作为战略资源,既保护了楚军的士气,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战争损失,同时也巩固了楚国与随国之间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莫敖屈完】</b></p><p class="ql-block">莫敖屈完是春秋时期楚国的贵族,他是莫敖屈瑕的孙子。在前656年,齐国国君齐桓公利用自己的妾室蔡姬被蔡国送至楚国的事件,组织了一场针对蔡国的军事行动。这次行动得到了宋、陈、卫、郑、许、鲁、曹、邾八国的支持,目的是为了惩罚蔡国的背叛行为。楚成王为了救援蔡国,派出了军队与齐桓公所领导的联军对抗。双方在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举行了会盟,这次会盟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召陵之盟”。在会盟过程中,楚成王派遣莫敖屈完前往齐国阵营,面见齐桓公。屈完在会谈中表达了楚方的立场,他说楚齐两国的风俗习惯不同,就像牛马一样,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所以齐国没有理由来攻击楚国。管仲作为齐桓公的重要辅佐,指责楚国没有遵守对周王室的义务,特别是没有按时进贡用于祭祀的苞茅。苞茅是周朝祭祀时不可或缺的物品,管仲的指责实际上是在质疑楚国的政治合法性和对周王室的忠诚。召陵之盟最终导致了楚国与齐国之间的和解。这次事件也体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外交斗争和复杂的国际关系,同时也展示了楚国在面对中原强国联盟时的外交策略和应对能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莫敖屈荡】</b></p><p class="ql-block">莫敖屈荡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将领,他在前597年的邲之战中担任楚军的左广之右,即楚军的左翼部队的高级军官。在这场战役中,楚军在楚庄王的领导下,成功击败了晋军,从而确立了楚庄王在楚国的统治地位,并加强了楚国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 。《世本》是一部古代中国的史书,书中提到莫敖屈荡是莫敖屈建的祖父。莫敖屈建在楚庄王时期担任令尹,也就是楚国的最高行政长官,而莫敖屈荡则是楚庄王时期的另一位重要将领 。在邲之战中,莫敖屈荡的表现尤为突出。他率领楚军的左广部队,在战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据《左传》记载,楚庄王在邲之战中使用了三十辆战车,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其中左广部队由屈荡担任右将军。在战斗中,莫敖屈荡表现出色,不仅成功击败了晋军,还获得了晋军的战利品,包括赵旃的甲裳等 。总的来说,莫敖屈荡在楚国的政治和军事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贡献对于楚国的发展和扩张有着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莫敖屈到】</b></p><p class="ql-block">莫敖屈到是楚国的一位重要官员,他在楚康王时期被封为莫敖。莫敖在楚国的官职体系中属于高级军官,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领导。在前558年,楚康王对楚国的官职体系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其中包括了对莫敖屈到的任命。同时被封的还有公子午为令尹,公子罢戎为右尹,蒍子冯为大司马,公子橐师为右司马,公子成为左司马,公子追舒为箴尹,屈荡为连尹,养由基为宫厩尹 。这次人事变动反映了楚康王时期楚国内部政治结构和官职体系的演变,同时也体现了楚国在那个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楚康王的这些任命可能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应对内外部的挑战,以及推动楚国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莫敖屈建】</b></p><p class="ql-block">莫敖屈建,字子木,是楚国有名的政治人物,莫敖屈到之子。在前551年他接任了莫敖的职位,并在前548年接替了薳子冯成为令尹。他在前548年对内推行法治制定了一套新的兵赋制度。这套制度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测量各诸侯的土地面积,然后根据土地的产出量来决定他们应该缴纳的兵赋,包括车辆、马匹、兵甲等。对外则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来增强楚国的国力。莫敖屈建在执政初期就成功地攻灭了舒鸠,并在这场战斗中击杀了吴国的君主诸樊,从而削弱了吴国的力量,稳固了楚国的边疆。前546年,莫敖屈建代表楚国参加了在宋国举行的弭兵之会,这是一次集结了多国的和平会议,旨在结束诸侯间的长期战争。在会议之前,莫敖屈建穿着皮甲,显示出楚国的决心和准备。在会议期间,他与晋国争夺盟主之位,最终楚国和晋国达成了共识,共同分享霸权,实现了一种政治上的平衡。莫敖屈建不仅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也是一位重视礼法的政治家。他的一个著名故事是《莫敖屈建祭父不荐芰》,这个故事体现了他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的品质。尽管他的父亲莫敖屈到生前酷爱吃芰,并要求在他去世后的祭祀中使用芰,但莫敖屈建在父亲去世后的祭祀仪式上却取消了这一习俗,他认为作为楚国的令尹,应当遵守国家的礼节,而不是让个人喜好干预国家的正式典礼。莫敖屈建在前545年去世,他的逝世得到了包括敌对国家晋国内的尊重,晋国甚至派遣大臣前往楚国的都城郢城吊唁。这表明莫敖屈建不仅在楚国,而且在整个华夏地区都享有崇高的声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莫敖屈生】</b></p><p class="ql-block">莫敖屈生,莫敖屈建之子,公元前537年春季,楚灵王任命莫敖屈生为莫敖,并派遣他与令尹子荡前往晋国,目的是迎接晋国公主,以加强楚国与晋国之间的联盟关系。在前往晋国的途中,莫敖屈生和子荡路过郑国。郑简公在汜地接待并慰劳了子荡,而在菟氏接待并慰劳了莫敖屈生,表现出对楚国使节的尊重。晋平公将自己的女儿送到邢丘,子产则辅助郑简公在邢丘与晋平公会面,确保了婚礼的顺利进行。这场联姻不仅是楚国外交策略的一部分,也是当时诸侯国之间通过婚姻联盟来巩固和扩展政治影响力的一种常见做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春秋楚国铸剑大师莫邪】</b></p><p class="ql-block">莫氏家族的谱牒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昔者工精炼锷,孤飞宝剑之名”这正是对莫邪铸剑技艺的最好赞誉。莫邪,春秋时期的铸剑巨匠,以其超凡脱俗的铸剑技艺和独树一帜的铸剑理念,赢得了世人的敬仰。他精心打造的宝剑,锋利无匹,被世人尊称为“莫邪剑”。在《考工记》这部古老的手工业技术文献中,我们可以窥见春秋战国时期金属器物制作的精湛技艺。其中提到,制作金属器物需要六种配料,这六种配料被统称为“六齐”。其中,“齐”代表着配料的精细程度。莫邪在铸剑过程中,能够精确控制配料的比例和精细程度,使得每一把剑都坚韧无比,锋利无匹。这种精湛的技艺,使得他所铸造的宝剑在当时无人能敌,成为了战场上的利器。使得他所铸造的宝剑不仅实用,而且更是艺术品。被后世视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传承至今。他的故事和成就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莫敖大心】</b></p><p class="ql-block">莫敖大心是楚国的一位将领,他在公元(前506年)的柏举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柏举之战是一场重要的军事冲突,由吴王阖闾率领的吴国军队在楚国的柏举地区对楚军进行了攻击。这场战役的结果是吴国的胜利,吴军以3万的兵力成功击败了楚国的20万大军,成为春秋末期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一次战争 。在柏举之战中,莫敖大心的表现尤为突出。据记载,他在楚军形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鼓励士兵们奋勇杀敌,自己更是身先士卒,不顾一切冲入敌阵,展现了极高的勇气和决心 他的这种精神对于楚军的士气有着极大的提振作用,虽然最终楚军未能取得胜利,但莫敖大心的英勇事迹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佳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大莫敖阳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华简·系年》中记:公元前425年,宋悼公因为宋国内部的政治动荡,特别是司城(立皮)与公室之间的权力斗争,向楚国求助。楚简王应宋悼公的请求,派遣莫敖阳为率领军队平定公室,占领了黄池和雍丘。晋魏斯、赵浣、韩启章率领军队围攻黄池,(之童)迵将黄池归还楚国。公元前424年,楚军再次北上,这次的目标是晋国。莫敖阳为率领楚军侵入晋国,攻占宜阳并围攻赤岸,意在报复前一次黄池之战的失利。晋军由魏斯、赵浣、韩启章率领前往救援赤岸。楚军解除对赤岸的围攻并撤退,之后与晋军在长城地区发生交战。最终,楚军战败,在撤退过程中丢弃了许多物资,连夜撤离战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曾侯乙墓简文》记“大莫敖阳为适豧之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华简·系年》:楚柬(简)大王立七〈十〉年,宋悼公朝于楚,告以宋司城之约(弱)公室。王命莫嚣(敖)昜为(率)(师)以定公室,城黄沱(池),城瓮(瓮-雍)丘。晋(魏)畀〈斯〉、(赵)(浣)、倝(韩)启章(率)(师)回(围)黄沱(池),迵而归之于楚。二年,王命莫嚣(敖)昜为(率)(师)(侵)晋,(夺)宜昜(阳),回(围)赤(岸),以(复)黄沱(池)之(师)。(魏)畀〈斯〉、(赵)(浣)、倝(韩)启章(率)(师)(救)赤(岸),楚人豫(舍)回(围)而还,与晋(师)(战)于长城。楚(师)亡工(功),多(弃)(旃)、莫(幕),肖(宵)(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包山楚简》“王廷于蓝郢之游宫,安(焉)命(令)大莫嚣屈昜(阳)为命邦人内(纳)其(弱)典,臧王之墨,以内(纳)其臣之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这三段文献都为我们揭示了楚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活动。在《曾侯乙墓简文》中,“大莫敖阳为适豧之春”所描述的场景,虽然具体的“适豧”仪式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感受到当时楚国贵族生活的繁华与仪式感。这种春天的宴会或活动,无疑是楚国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而《清华简·系年》则为我们展现了楚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活跃。从宋悼公来访到楚柬大王下令平定宋国内乱,再到楚军与晋军的多次交战,这些事件都反映了楚国在当时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楚军在黄池之战中的失利和后来的反击,也展示了楚国人民的坚韧和勇气。至于《包山楚简》中提到的收集薄弱典章制度的命令,则体现了楚国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治理的重视。通过收集和整理地方的典章制度,楚王希望能够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推动楚国的统一和发展。这种对于制度建设的努力,不仅有助于提高楚国的治理水平,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大莫敖印玺】</b></p><p class="ql-block">大莫敖之鉨,是一件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战国晚期楚国官印。这枚铜质古玺于1982年春季,在安徽六安十字路乡的城北西古城遗址东坡被一位农民在耕作时意外发现。后来在1986年的文物普查中,它被正式记录下来,成为了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这枚印玺的尺寸相当精致,高1.8厘米,边长2.5厘米,厚1.1厘米,印面上刻有田字界格,每格内都刻有一个字,显示出其严谨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审美风格。印纽呈瓦形,增添了一份古朴典雅的气息。</p><p class="ql-block">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印文中的“鉨”字写法非常独特,为金字旁加尔,这种写法在楚国的铜器和竹简文字中较为常见,但在其他地区的文献中却极为罕见。这无疑为我们研究战国时期的楚国文字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线索。</p><p class="ql-block">大莫敖这一称谓,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多见,最早出现在《汉书曹参传》中,而在《史记曹相国世家》中则作“大莫敖”。据史学家分析,由于汉代距离战国时期并不遥远,因此仍然沿用了楚官的名号。在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简以及包山楚简中,也都有提到这一官名。这些证据表明,大莫敖很可能是屈氏莫敖某支系后代,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莫敖则是屈氏的世官。</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战国时期屈氏家族的姓氏有所变化,他们或以屈氏或以莫敖氏记名。到了秦汉之际,随着莫敖官职的消失,他们便以莫为氏。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也揭示了家族传承的复杂性和多样性。</p><p class="ql-block">如今,这枚珍贵的大莫敖印玺被珍藏于皖西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莫敖子华】</b></p><p class="ql-block">莫敖子华活跃于战国楚威王时期,具体年份未详。楚威王熊商在位的年份是公元前340年到公元前329年 。根据《国语·楚语下》的记载,子华与楚威王的对话发生在楚威王初年,也就是楚威王刚即位的时期,大约是在公元前340年左右 ,莫敖子华是楚威王时期的楚国莫敖,他在楚史上是一个著名的人物。《国语·楚语下》中记载的对话展现了莫敖子华对于如何治理国家、如何选拔和任用贤才的深刻见解。他认为,君王应当崇尚忠良,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吸引和保留贤臣。莫敖子华的这些言论对于后世的政治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楚威王与莫敖子华的对话中,莫敖子华通过举例说明了忠臣贤臣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君主应该怎样去识别和重用这些人才。莫敖子华的观点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政治智慧,也反映了当时楚国社会对于政治伦理和人才选拔的看法。通过这样的对话,我们可以窥见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文化以及君主与臣子之间的互动关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西汉莫英将军长沙公】</b></p><p class="ql-block">莫英,据史料记载,他是公元前120年代左右的人物,是楚莫敖的第二十一代传人。莫英以其雄才大略著称,曾担任汉朝将领,参与了卫霍战役,因战功显赫,汉武帝封他为长沙公。他的儿子莫季昌,历任上谷、淮阳两郡的大守 。莫英的儿子莫季昌也继承了父业,历任上谷、淮阳两郡的大守。在中国古代社会,家族传承和封爵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的出身和家族背景决定的。莫英作为楚莫敖的后代,他的身份和地位自然也是显赫的。而在汉武帝时期,由于他的家族参与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的战役,因战功显赫,他被封为长沙公,这无疑是对他个人能力和家族贡献的一种肯定。他的儿子莫季昌能够历任两郡的大守,也说明了莫家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当时也非常显著。</p> <p class="ql-block">【莫季昌】历上谷丶淮阳丶二郡守。西汉时期人,有唐代时期的墓志铭文记载于《全唐文补遗》第八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格】虎丘北莫格冢,古贤者避世冢,去县二十里。据《越绝书》,成书年代约东汉初年。注:虎丘在今苏州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嗣】 献帝建安中(建安元年196年一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男子之衣,好为长躬而下甚短,女子好为长裙而上甚短。时益 州从事莫嗣以为服妖,是阳无下而阴无上也,天下未欲平也。后还,遂大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琼树】魏文帝曹丕宠妃,莫琼树(魏文帝曹丕220年—226年在位)。隋江总《秋日新宠美人应令诗》后宫唯闻莫琼树,绝世复有宋容华,皆自争名进女弟,定觉双飞胜荡家,愿并迎春比翼燕,常作照日同心花,闻道艳歌时易调,忖许新恩那久要,翠眉未画自生愁,玉脸含啼还似笑,角枕千娇荐芬香,若使琴心一曲奏,幽兰度曲不可终,阳台梦里自应通,秋树相思一枝绿,为插贱妾两鬟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奉】301年永宁元年莫奉砖出长兴。记载于《千甓亭砖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封】晋建威将军,日南太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垓】晋建威将军。浙江长兴县城山军事遗迹:城山西山麓有晋建威将军莫垓之将军坟丶将军庙丶将军坝,等遗址。</p><p class="ql-block">【莫龙编侯】350年,”莫龙编侯之墓葬年代为东晋永和六年,墓主人为一位莫氏龙编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元】364年兴宁二年莫元砖出长兴。记载于《千甓亭砖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显】当时闻名于朝野,昭成(高祖,拓跋什翼犍,338年-376年为代王)世官拜左常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题】(406年6月),魏主珪规度平城,欲拟邺丶洛丶长安,修广宫室。以济阳太守莫题有巧思,召见,与之商功。题久侍稍怠,珪怒,赐死。题,含之孙也。注:此莫题非高邑公莫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云】好学善射。道武时(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年-409年),常典选曹,赐爵安德侯。迁执金吾,参军国谋议。太武克赫连昌,诏云与常山王素留镇统万,进爵安定公。云抚慰新旧,皆得其所。卒,谥敬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昌】北周天和元年(公元566年),吐谷浑龙涸王莫昌率部来降,以其地为扶州,兼置龙涸郡,治嘉诚县(四川松潘)。开皇三年(583)废。置嘉诚镇,与扶州同理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景隆】陈朝(557年-589年),寻阳太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孝晖】宇文泰(北周文帝)长史莫孝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孝恭】孝恭丶高唐太守,莫影龙之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君锡】隋代医生。大业中(605年-617年)为太医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丽芳】(586年-618年)大唐莫貴嬪墓誌銘。贵嫔莫氏,讳丽芳,吴郡吴人也。其先光辅楚国,望祀潼漳,世处莫敖,因以命氏。祖影龙,陈东卫,北兖丶南徐三州刺史。父孝恭,高唐太守。葳蕤兰桂,国芳云挺。焕烂珠玉,曜庑烛车。贵嫔禀贶灵山,降祥精月。含犀表相,靥玉应图。生知环佩之节,天挺瑟琴之韵。好班姬之笔研,工蔡媛之真草。陈氏愧其花铭,孙妇惭其香赋。鞶绣之则,巧洞天机;絺络之功,妙踰神造。故得家移戚里,身陟瑶台。位处袂良,礼承巾栉。高禖既祀,银环乃授。载诞璇枝,庆隆磐石。然而玄女之经,奇方罕验;姮娥之药,秘术难追。武德元年十一月,薨于别馆,春秋卅有二。巽风徘徊,林星掩曜,紫庭兴悼,彤管流嗟。诏赠贵嫔。礼也。粤以其年岁次戊寅十二月壬申朔十四日乙酉,窆于长安之福阳乡。灵龟云吉,玄阙方深。勒此芳猷,或镌贞石。铭曰: 世佐荆楚,家因卫霍。大川逶迤。高山磊硌。挺生淑懿,风云腾薄。琼华既美,金徽已博。恭和婉嬺,固慎齐庄。明诗习礼,制锦缝裳。润同春露,洁比秋霜。敕躬兰室,备列椒房。桑弧告庆,弄璋伊设。凑理忽乖,沉疴乃结。玄口靡效,丹经徒阅。桂树销亡,兰苕殒折。鱼轩戒道,翟葆云迁。騑骖顾慕,旌旐连翩。山门思乌,陇树凝烟。如何尺璧,此口千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西晋扬威将军莫原】</b></p><p class="ql-block">莫原是西晋时期的一位将领,他在301年的军事行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根据历史记录,莫原当时担任扬威将军,并带领八千士兵从成皋关出发,目的是为了抵抗司马冏的军队。 这一事件发生在西晋末年的内乱之中,也就是所谓的“八王之乱”期间。这场混乱导致了西晋的衰落。在这次军事行动中,莫原的具体战绩和影响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行动是西晋末年内乱的一部分。这场乱局严重消耗了西晋的国力,导致了社会经济的崩溃和人民的苦难,最终加速了西晋的衰落 。“八王之乱”的结束标志着西晋的灭亡和东晋的兴起,这场动乱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也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政治格局和文化发展。尽管关于莫原个人的详细历史记载较少,但他在这段动荡时期中的活动无疑是西晋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西晋并州从事莫含】</b></p><p class="ql-block">公元315年,晋武帝司马睿下诏提升拓跋猗卢的爵位为代王,并设置了相应的官属,赐予他代郡和常山两郡作为领地。拓跋猗卢向并州从事雁门人莫含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前来辅助自己。当时的并州刺史刘琨将莫含推荐给拓跋猗卢,但莫含最初并不愿意前往。刘琨于是对他说:“并州地处偏僻,国力薄弱,我之所以能够在胡人和羯人之间生存下来,全靠代王的支持。我倾尽所有,甚至将长子送去做人质,目的就是希望能为朝廷洗刷掉这份耻辱。你若想成为忠臣,怎能因为担心失去一点小信用而忘记了为国家尽忠的大义呢?你应该去见代王,成为他的心腹,成为整个并州所依赖的支柱。”在刘琨的劝说下,莫含最终决定前往拓跋猗卢那里。拓跋猗卢对莫含非常器重,常常让他参与重大决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南土豪族莫氏】</b></p><p class="ql-block">在东晋时期,莫氏家族确实因为在南方地区拥有庞大的势力和影响力而被称为南土豪族。莫氏家族可能控制了大量的土地,并且在当地社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莫氏在地方上的强大影响力,莫氏家族有时能够左右地方政策的制定,或者至少能够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他们的经济实力也使他们能够资助军事行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军事决策。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南土豪族"并不是一个官方的称呼,而是后人对这些地方豪族的一种泛称。在当时的官方文献中,这些豪族可能会有不同的称谓,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南方地区具有显著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①《豫章古今记》豫章莫氏,南土豪族。②晋书《刘胤传》:东晋初,“豫章郡人莫鸿,南土豪族。</p> <p class="ql-block">【莫义】(627年-693年)大周故朝散大夫行司宫台奚官局令莫公墓志铭并序。公讳义。字承符。京兆万年人也。昔者工精练锷。孤飞宝劒之名。□□理兵。独赞楚君之美。金玉叠映。兰桂□芳。代荣比景之郊。族盛番禺之俗家□茂。实。史策攸传。胜迹芳猷。缣缃可纪。曾祖登。祖隆。父迪。并芝兰禀性。丘□栖神。视簪绂犹糠粃。将荣利爲羁绁。志忻乐道。倶不仕焉。公体蕴生知。□超先觉。少不好弄。长而奇挺。元其筮仕。将趋八水之途。首谒天门。且践四星之职。枌楡南望。想旧邑而仰之。辰极北瞻。就新荣而有禁。因辞五屼。别贯万年。故爲京兆人也。初浿水□清。丸都尚雾。公身陪大树。绩预蒙骐。忠尽丧元之心。赏在酬功之地。因授云骑尉。转加陪戎校尉。又更加智果校尉。屡参武禁。历践戎班。警夜侯於严更。罄丹诚於清儌。効彰栏錡。迹显优勤。以公忠孝在身。文武不坠。用辍执戈之仕。将从剖滞之曹。因授朝议郎行司宫台奚官局令。澄心肃物。史不敢欺。正色当官。人皆有惮。遂授朝散大夫。奚官局令如故。位阶通显。转勤忠赤之规。职奉禁闱。渐惧尊荣之地。所冀玄穹佑善。方延济巨之荣。何期幽赞无徴。遂掩摧梁之痛。春秋六十有七。以长寿二年正月十七日卒於尚善里之私第。即以其年腊月十三日葬於合宫县界邙山曲礼也。孤子守满等。寒泉结思。罔极增哀。洒血涙而无攀。可悴荣空之柏。恸丹心而有感。当抽节之筠。望飞旐之翻翻。见寒松之肃肃。黄泉一閟。白日千年。虽其人之不存。故其迹之难掩。岂可姸芳懿迹。空仰美於前人。善政能官。不追勤於今日。故纪功於玄石。庶不媿於青编。其词曰。猗欤胜族。盛矣嘉声。氏传相号。劒得人名。金销玉振。菊茂兰馨。望高北景。价出连城。其一。惟彼哲人。令望君子。少览黄中。幼敦青史。以德润身。求荣□仕。发迹南郡。飞声北里。其二。官称五品。职应四星。趋驰紫阃。献奉丹庭。既参戎律。复践文扃。丸都灭祲。奚局流声。其三。将希与善。欲冀腰金。光光族胄。徽徽德音。妖童忽逼。鬭蚁俄侵。因从夜壑。不及晨吟。其四。旷临东洛。坟依北邙。行轜出没。飞旐低昂。听松声之萧瑟。望陇色之苍芒。去泉深而路远。知地久与天长。其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休】(?-700年)大周莫君墓誌銘并序。君諱休,字雲,但以遠騎從征,近入關於此地。惟流一姓,分布九州。因楚郡號名,置光身於韓部。英才獨秀,若宋玉以資顏;星影江莊,比恒娥而散彩。松門一掩,閉批都以不開;闇色弊天,日無光於闢地。何其泥頭刀裏,寶劍俱沉。清風起而感悲啼,黃塵發之切愁思。大周聖曆三年歲次庾子三月庾戍朔十二日辛酉合葬於長子城西一里平原,禮也。君無子過伏無孫,如計後亦應承重。長女智希,次女希藏,每存石席,孝義家傳,至行嫌通郡助塊。嗚呼哀哉。樹惟風於失洛,道讚幽暝,逝水爭波,忽軫泉門之難。其詞曰:雲黯黯東來,霞愁愁而索索。悲啼至曠,泣淚成之何度;寶劍俱沉,灑輕衣之不昨。對哭千聲,終自頹於具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唐朝监察史莫行愔】</b></p><p class="ql-block">莫行愔、曾祖隋代骠骑大将军莫耀,祖父朝散大夫永州司马莫弘㑺,父亲宣城郡当涂县令莫玄秀,侄子莫藏珍、莫藏用。莫行愔在唐代担任监察史,但关于他的生平具体细节,包括出生和逝世的年份,史料记载不详。他的名字见于《御史台精舍碑》,这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物。该碑立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年),由当时的著名文学家崔湜撰写碑文,梁升卿负责书写和刻制。《御史台精舍碑》不仅记录了莫行愔的姓名,而且碑文还包括了序文和崔湜为精舍所写的碑铭两部分。碑阴、碑额以及两侧刻有七百余位御史的姓名,这些御史的楷书题刻是研究唐代政治、司法和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这块碑石在明代被收藏进碑林,目前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第二展厅,向公众展出。碑林博物馆是中国最著名的碑石收藏地之一,其中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古代碑刻,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书法和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唐朝莫藏珍墓志铭】</b></p><p class="ql-block">莫藏珍,(?-749年)唐故东阳郡义乌县尉莫公藏珍墓志铭并序。公讳藏珍,字凑,江陵人也。其先帝颛顼之后。粥熊氏奄有楚国,屈丶景皆王枝也。屈瑕为莫敖,故有莫敖氏,今莫姓其后也。在春秋公为着族。廿十一代祖英有雄略,为汉将,武帝封为长沙公。英子季昌,历上谷丶淮阳丶二郡守。敦厖守朴,耽读好古。每有所适,书藉盈车。故其世世,皆有贤业。公十七,丁侍御府君忧。兄弟七人,家贫并幼。书则辱身锄耨,夜则相率读书。虽有言公煞人,亲不投杼。弱冠,孝廉擢弟,授义乌尉。夫珠无心於魏而魏载,璧无心於秦而秦爱。物既有之,人亦宜然。连帅分忧,假公澄清之辔,宪司交辟,委公弹射之权。非才量高世,珪璋特达,何以臻此也。方期天有所树,禄亦大来,宣力王室,勒勋庸器。何图谢家庭树,琼枝摧折,使我鸳鸯,坐亲蝼蚁。天宝八载九月廿六日,遘疾终于广陵。九载二月廿五日,返葬于邙阜,礼也。高祖耀,隋骠骑大将军。耀生朝散大夫丶永州司马弘㑺,弘㑺生宣城郡当涂县令玄秀,玄秀生监察御史行愔。公即侍御之仲息也。有子三人,咸在髫孺。悲哉!乃为铭曰:我莫公,德如玉。苍生望,期尔福。何不幸,摧梁木。刊幽石,志陵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唐朝莫藏珍墓志铭文释义】</b></p><p class="ql-block">莫藏珍,字凑,(?-749年)江陵人,出自颛顼帝的后裔。他的家族历史悠久,粥熊氏曾一度统治楚国,屈、景均为王族分支。屈瑕担任过莫敖,因此莫敖氏成为了一个显赫的家族,而莫姓正是其后裔。莫藏珍的二十一代祖莫英,以雄才大略成为汉朝将领,被汉武帝封为长沙公。莫英的儿子莫季昌,历任上谷、淮阳两郡太守,品德高尚,热爱读书。莫藏珍十七岁时,因父亲去世而丁忧。他与兄弟七人家境贫寒,年幼时便要亲自耕作,晚上则一起读书。尽管有人说他性格刚烈,但他的亲人并没有因此疏远他。成年后,他通过孝廉考试被选拔出来,被任命为义乌县尉。正如珠玉无意于魏而魏却珍视它,璧玉无意于秦而秦却喜爱它一样,莫藏珍的才华也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他受到上级的信任,被委以重任,展现了他的能力。然而,在天宝八载(749年)九月廿六日,莫藏珍在广陵因病去世。次年二月廿五日,他被安葬在邙阜,这符合当时的礼仪。莫藏珍的高祖是隋代的骠骑大将军莫耀,曾祖父是朝散大夫、永州司马莫弘㑺,祖父是宣城郡当涂县令莫玄秀,监察御史莫行愔。莫藏珍是侍御莫行愔的侄子。莫藏珍有三个儿子,当时都还是孩童。这段铭文表达了对他的哀思和纪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唐朝比部员外郎莫藏用】</b></p><p class="ql-block">莫藏用769年九月被任命为比部员外郎,并被派往岭南地区执行宣慰使的职责。他原为朝议郎,并兼任检校尚书仓部员外郎及侍御史,同时还负责税青苗钱的判官工作,并因其贡献被赐予绯鱼袋。莫藏用以其文学和品行著称,处理政务敏锐且有条不紊。在处理紧急任务时,他特别注重使命的细节,办事效率高,因此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鉴于莫藏用的成就,敕令建议正式提升其官职,将其列入星官的序列,并赐予他相应的荣誉。因此,可以正式任命他为尚书比部员外郎,但散官的头衔保持不变。</p><p class="ql-block">《敕令原文》:朝议郎检校尚书仓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充税青苗钱使判官赐绯鱼袋莫藏用,饰以文行,敏于理道,自执霜简,颇振风宪。顷驰轩,尤详使命,倚办斯切,积劳有成。宜正列星之次,俾承赐笔之宠。可行尚书比部员外郎,散官如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唐朝左晓卫上将军莫仁】</b></p><p class="ql-block">莫仁唐朝时期的一位将领,他在787年被擢升为左晓卫上将军。这个职位在唐朝军队中属于高级军官,掌管禁军的左翼部队。左晓卫上将军是唐朝三卫之一的上将军职位,三卫分别是左、右、前卫,每卫设有上将军、将军等职。左晓卫上将军是其中的重要职务,负责统领禁军中的左翼力量,保卫皇帝安全,同时也参与对外征战。莫仁能够在唐朝军队中获得这样的高位,表明他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平余村莫氏族谱序】</b></p><p class="ql-block">当闻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所以信纪实,重本笃亲,使后世子孙,不忘所自也,盖凡族姓之始固欣然,一父之子,迨子后生孙,孙又生子,支分派别,久而亲者疏矣,又久之而疏者远矣,苟非笔之于谱将分疆异域,前人既失尊卑之序,后人亦混长幼之分,故族谱之设于支分之初者,诚丞而修于派远之后者,尤不容缓也,莫氏之谱先上籍于雷,嗣因兵燹分散,谱遂遗失,康熙年间十世孙鸿略,搜获故纸,而序次虽其间残缺不全,幸得其始末,而未坠马,乾隆二十六年冬,十一世孙玮丞,祭之下恻,然念祖考之所自出,持奋谱而增修之考其世系,鼻祖讳廷贵公自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凤尾村始来于雷,生三男,长次失传,第三男,孔文原任雷州千户总,奉满卜居雷州府遂溪县第三都太平里,生男三人,长公伟派衍四甲,次公勤派六甲,三公成携母梁氏移居琼南,爰是溯其世代,探其系,序着之於书,其信也,图之于纪,其实也,使后之览此图者,一如睹,黄河之水千里九曲,龙门过积石以达于海,其始固同星宿于海也,异日者贤子贤孙,为祥麟,为仪凤,承先烈,而式廓之按谱以稽序,昭序穆油然,而孝敬生蔼然,而礼让接,重本笃亲,毋忘所自,以垂奕世于不替云。闻之创业于前必期,继承于后故祖宗之贻谋,燕翼皆垂裕后昆者也,我族肇基太平里,英才辈出花萼济美,每逢冬至届期,原襀祀本抽利购祭以敦报本柰,因祀本被骗,祭典久失至康熙三十六年,莫鸿基莫鸿略莫奇敷诸公,深思前代之辉煌,不忍今世之废坠,遵乃祖制,议复祀典,鸠集族众,每人捐钱一百文,轮流生放,处年当首之人,收利办祭以崇欢祀庶我族,子孙繁兴,荣华富贵,皆祖宗之介福无疆矣,立簿以垂不朽云。太始祖以至近代派错出,子孙而踏祖宗之派者,间或有之无他本源未清也,然前世之派,不能划一者,无容更改,下接四语云,次房第十五代,汝字派起,汝其励乃志,骏发吾书声,居家敦考犮,立朝顕忠贞,二十字。长房第十六代,必字派起,必天定国皇,开试永光昌,仕子登高位,汝贤上进官,二十字。为代代相承,使尊卑长幼,照然划一观谱者一望,而知某代之人也,至于传世久,永远贤子贤孙,起而接绩,意万斯年,寖昌寖炽,是则子之原望也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平余莫氏始祖孔文公墓碑文】</b></p><p class="ql-block">太始祖,讳孔文公</p><p class="ql-block">本支百世 ,闻之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本乎天者敬天,而本乎祖者敬其祖,思我艺祖,仕于雷,恩任于雷,创垂统,上以继列祖咸阳之迹,下以开后昆科第之祥,功至臣也,笃生三凤曰,公伟,公勤,公成,公成携母梁氏移居琼南,世有显秩,而伟勤乐业于斯,亦克祖武,是绳大振家声,迄后子孙蕃盛分为两甲,虽千枝万派,莫不朝宗,以知祖功德所垂贻者远也,诸孙溯渊源之所自顾祖墓而兴思爱,立片石用以纪前徽,我祖有灵,庶其相之,俾振振绵绵,是则我后人所仰望也乎,嗣孙振杰敬刻,太始祖敕授武节将军,原任雷州总部,讳孔文公莫三府君,显祖妣二位太安人之佳城,嗣孙合族等立, 旹道光三年(1823年)岁次癸未十一月中浣之吉同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平余莫氏长房公伟公墓碑文】</b></p><p class="ql-block">二世祖长房,讳公伟,号七十六公</p><p class="ql-block">长发其祥,盖闻木本水源,应宜念切,我太始祖讳孔文公乃闽省兴化府莆田县人也,仕于雷,因卜居遂之太平里,生三男,长房公讳公伟,即我四甲二世祖,次房公讳公勤,为六甲二世祖,三房公讳公成,移居琼南,生于斯,故葬于斯,此墓乃公伟公之墓也,在昔原有小碑,字样尚存,兹恐世久年湮,碑墓倾变,合族酌议加立一碑,并叙始末,以申本源之志也,庶神之听之,佑我后人,丕昌丕帜,富贵绵延,与片石同其寿焉,是以为序,二世显祖录士考号七十六公讳公伟莫府君墓,嗣孙,岁贡 有拔 莫峻 原仕总部文超莫咖 登仕郎 必京 赏志 邑庠士 郡庠士 遇进 莫掩 天秀 天将 莫瑞 能尚 天涵 天引 原任左司文吉 天英 增生 莫愆 郡庠士 莫亮 拜撰书,嗣孙合族等同立,旹道光三年(1823年)岁次癸未三月十五日吉立,原小碑字样,显考录士莫七十六公之墓, 弘治九年(1496年)岁次丙辰年二月吉日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平余莫氏次房公勤公墓碑文】</b></p><p class="ql-block">二世祖次房,讳公勤,号六十公</p><p class="ql-block">克昌厥后,我太始祖讳孔文公乃闽省兴化府莆田县人也,仕于雷,因卜居于遂之太平里,出三男,长房公讳公伟,为四甲二世祖,次房公讳公勤,即我六甲二世祖。三房公讳公成,移居琼南,生于斯者,卒于斯,即葬于斯,此墓乃我公勤公与元配妻陈孺人合葬之墓也,在昔原有小碑,自明以迄今,岁久底虚以致倾地,合族酌议,另立一碑,大字深刻,并叙始末,用垂久远,此亦如木之有本,培其本而枝益茂,如水之有源,清其源而流弥长。为之而歌曰,佳城牢固兮,百代绵延,相我后人兮 ,子孝孙贤,俾尔昌尔炽兮,意万斯年,二世显祖考号六十公讳公勤莫府君妣慈惠陈孺人之墓,旧碑立在墓前,后裔,慈成 天贵 玉立 恢緖 莲分 其配 等,岁进士裔孙兆䳨拜撰书,郡增生裔孙兆鳼拜书,旹道光三年(1823年)岁次癸未桐月中浣合族裔孙同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平余莫氏始祖神主牌位】</b></p><p class="ql-block">太始祖考敕授武节将军原任雷州总部莫三公府君始祖妣太安人之神位。</p><p class="ql-block">钜鹿郡历代列派宗亲之神位。</p><p class="ql-block">莫氏历代列派宗亲之神位。</p><p class="ql-block">莫氏历代本支列位考妣家先之神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平余莫氏冬至祭祝文】</b></p><p class="ql-block">建业维艰,量既周乎后裔,遗徽如昨,利可食于万斯年,饮水思源,采芹报德,系衍千秋万代,兹逢烝祭,薄荐椒馨,仰兾前灵,俯垂昭格,伏愿几筵肆设存者,葵藿之诚,俎豆先陈,锡以蕃昌之庆,赖兹先泽,佑我后人,士食旧德而蜚声,农服先畴而起业,运斤成风,工可媲乎轮子,生财有道,商克效于陶公,谨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平余莫氏冬至祔祭绅士文】</b></p><p class="ql-block">莫氏历代列派诸公府君列妣太孺人之神,同来于香案之前曰,阳气动水泉,感水源之可溯,葭灰飞木案,怀木本之难志,肃冬烝而吉逢复卦,新祀典而庆笃宗亲,恭惟我太始祖,脉接闽天莆田,系延钜鹿,支流粤地,籍隶雷阳,卜居遂邑,都图合之皆三,而住太平,甲第分乎,长房四甲,次房六甲,三房携母梁氏移居琼南,经营缔造,诸公多积善之余,恭俭温良,列妣书襄成之美,凡者后先辉映,皆为悠久仪型,言念裔孙,心存尊祖,念切敬宗,应时而荐庶羞,追远以昭配飨,际作冬而称亚岁,偕通于以献微诚,支合两双而格祖,众志俱伸,月分十一以禋宗,君羊灵共鉴,伏愿祖德宏敷,俾昌原乎一本,宗功广被,衍庆肇目子孙,仰兹前光,垂我后裕,三多迟传于莫氏,九如毕萃于平余,士食旧德,采芹补饩,连捷报于秋试春闱,农服先畴,家裕户饶,屡丰年于千仓万廪,运斤成风,工可媲乎轮子,生财有道,商克效于陶公,燕翼诒谋,凤毛济美,富贵而蝉联不替,子孙而鹊起有常,谨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平余莫氏迁移卜居序】</b></p><p class="ql-block">先祖世居福建莆田县凤尾村,太始祖孔文公敕授武节将军原任雷州千户总,籍隶雷州,卜居遂溪县第三都太平村、即今平余村,平余取义于称物平施之义也。孔文公生三男,长房公伟,次房公勤,三房公成携母梁氏移居琼南。</p> <p class="ql-block">十九世、莫志述、字赞修,撰修次房公勤世系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