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整本书阅读能够学生提供够的思考空间,拓展生视野,开阔生眼界,让学生在学习科普知识的同时,培养想象力,感悟表达方法,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和深入。为深入推进我校学生“整本书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现提出倡议:倡议各位语文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来!倡议做到以下几点:</h3><h3>一、探寻阅读方法,明确怎么读</h3><h3>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整本书阅读”的重要策略,也是通往文学艺术殿堂的钥匙。叶圣陶先生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因此首要是制定相应的阅读策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h3><h3>(一)小学段</h3><h3>小学阶段是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力和自制力尚未成熟,且整本书的阅读材料更复杂、信息量更大、意蕴更丰富,因此,对于小学段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更要贴近小学生实际。</h3><h3>1.低年级。低年级读整本书的目的是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在阅读中找到快乐。</h3><h3>⑴立足天性,自读绘本。低年级孩子年龄小、识字量少,图画语言是天生的语言,阅读绘本,欣赏画面、观察细节能够给孩子带来视觉冲击和无穷想象,给孩子带来无尽的乐趣。</h3><h3>⑵亲子阅读,情感交流。在绘本阅读中,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边读边识字,边读边看图,既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识字能力,又让孩子们及时与家人分享阅读收获。</h3><h3>⑶师生共读,提升兴趣。老师领着孩子读,把听、说、读、思、画有机结合,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h3><h3>2.中年级。中年级在低年级阅读的基础上,要继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改进学生阅读的方法。</h3><h3>⑴设置目标,激发兴趣。设置阅读目标,让阅读充满期待,让阅读兴趣高涨。日常阅读要保持自己的兴趣,通过置不同的阅读目标,激发自己时刻保持对于阅读的期待, 在预测、想象中获得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上整本书阅读。</h3><h3>⑵培养方法,培养习惯。阅读有精读、略读、朗读、默读等方法,要学会什么地方浏览,什么地方精读,什么地方做旁批,哪些好句、好段需要标记、积累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h3><h3>⑶学作笔记,学会欣赏。学会自读,并尝试制作读书记录卡,在阅读完整本书后及时制作好书推荐卡,重点介绍书的主要内容、主要特点等。其次要经常再读这本书,写出读书感受,并通过班级读书会等形式与同学、老师进行读书收获交流。</h3><h3>3.高年级。高年级的学生汉语母语的语音、词汇有了一定的积累,学生的篇章阅读能力得到发展。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实现整本书阅读。</h3><h3>⑴阅读理解,品析语言。采用圈化积累、批注理解、联系生活中的知识、查找相关资料等方式,再配合各种不同形式的进行阅读理解。可以大声朗读故事、变换多种形式复述故事、分章节的阅读或者若干个小主题的思考,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努力推动学生的阅读走得更深更远。</h3><h3>⑵交流感悟,思想碰撞。在阅读以及发表个人见解后获得的成就感是阅读的乐趣之一。交流感悟不是要去重复讲述故事,而是对整个故事、整本书进行回顾总结与提升。在宽松的阅读环境中,通过分享交流激活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着学生走向高处。</h3><h3>⑶表达创新,个性表达。读完整本书再头去思考,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通过表达创新,把读后的感悟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写出该书简短的书评,包括作者的简介、内容、感受,刊登在班级图书角或发布在班级微信群里。</h3><h3><br></h3> <h3>二、精心选择书籍,知道读什么<br></h3><h3>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面对浩瀚书海,经过全市中小学语文教师认真甄选,为学生们推荐部分经典书目,供学生参考阅读。(注:若学生暂无下列推荐书目中的图书,可自行选择阅读其它书籍,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要求学生或家长在延长假期疫情防控期间外出购买或临时借阅推荐书目中的图书。)</h3><h3>1.小学段推荐书目</h3><h3>一年级:《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小猪唏哩呼噜》《一年级大个子和二年级小个子》《小姐姐克拉拉》《神奇校车》《蝴蝶豌豆花》《米小圈上学记》《我妈妈》《我爸爸》</h3><h3>二年级:《七色花》《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孤独的小螃蟹》《一只会飞的猫》《一起长大的玩具》《苹果树上的外婆》《愿望的实现》《神笔马良》《大头儿子小头爸爸》</h3><h3>三年级:《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带刺的朋友》《踪》《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我要做个好孩子》《笠翁对韵》</h3><h3>四年级:《中国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看看我们的地球》《灰尘的旅行》《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穿过地平线》《细菌世界历险记》《李毓佩数学故事系列》</h3><h3>五年级:《中国民间故事》《列那狐的故事》《一千零一夜》《青铜葵花》《昆虫记》《西游记》《三国演义》《呼兰河传》《草房子》《俗世奇人》</h3><h3>六年级:《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数星星》</h3> <h3>三、开展多元评价,了解读到什么程度<br></h3><h3>开展阅读多元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具有浓厚的持久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行为和必要的阅读积累,促进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良性循环,为终身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h3><h3>1.探索分级阅读评价。开展全市义务教育阅读分级评价活动,组织市内外语文名家精心设计分级阅读能力试题,对全市中学生进行阅读能力抽测,聘请专业团队,进行阅读能力分析,发布《潍坊市中学生阅读能力评估报告》,从获取信息、整体感知、形成解释、作出评价、创意运用五个方面分区域进行分析反馈。</h3><h3>2.阶段阅读成果展评。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阅读成果展示,如举行讲故事比赛、佳段欣赏会、“我是‘朗读者’”、人物评论会等活动,还可以举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览、读书小报评比、名著思维导图比赛……同时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QQ 群分享阅读感受,师生共同点评。</h3><h3>3.名著片段戏剧展演。许多名著的情节都非常生动,阅读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排演名著片段戏剧。学生展演后,及时组织交流评价,肯定表演的成功之处,指出需要修改、提升的地方,引导学生实现阅读再提升。</h3><h3>4.学业水平测试评价。整本书阅读进入了教材,也进入了考试评价,学校要有规划有目的地去实施阅读和评价。</h3><h3>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让我们把读书活动真正作为一次新的耕耘与播种,让迷人的浓浓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园和家园,让读书生活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个脚步,更加自信、充实地走向美好,走向未来!</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实验中学附属小学</h3><h3> 2020年2月25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