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0年,孩子们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这个春节,他们不能去看外面美丽的世界,他们不能去给长辈拜年,也不能与好朋友相聚,周围一下子似乎都慢了下来、静了下来。</h3><h3> 在期盼、祝福与感动中,徽县实验小学的同学们迎来新的学期。今天,四年级9班孩子们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进行他们本学期的第一堂课。</h3> <h3> 还是熟悉的旋律,还是激昂的国歌,孩子们还是立正、行注目礼、还是高唱国歌,但是,地点却不是在教学楼下的宽阔的操场上。孩子们在家里,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心情一样的澎湃,因为他们坚信,伟大的祖国一定可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h3> <h3> 校长妈妈告诉同学们:要感恩逆行者、要尊重大自然、要自强不息、努力学习……</h3> <h3> 同学们齐唱《我和我的祖国》,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爱,为伟大的祖国加油!</h3> <h3> 班主任马老师和全体同学们一起参加这个特殊的升旗仪式!</h3> <h3>下午三点,马老师给同学们讲了生动的开学第一课。她告诉同学们四句话:尊重自然,敬畏生命;身在隔离,心向世界;直面人性,审视自我;致敬英雄,牢记担当。<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尊重自然,敬畏生命,马老师让同学们先看了一段视频。(《大自然在说话·大自然母亲》)看完视频后,她问同学们:看完这段以“大自然母亲”第一人称叙述的视频,你有怎样的感受?法国作家雨果有一句话:“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想,它说的是:如果我们善待大自然,她就是善良的母亲,给予阳光雨露;反之,则可能引来晴天霹雳、灾难危机。</h3> <h3> 身在隔离,心向世界。同学们看完视频(《想念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有温度》)后,马老师告诉同学们:因为疫情,你们也许有生以来第一次知道并且体会到了什么叫“隔离”;因为疫情,你们有了一个意料之外漫长并且难熬的假期;因为疫情,你们开始想念你的同学,你的老师,你的课堂,你的校园……但我想说的是,隔离的是病毒,阻断的是疫情。在社会中,在世界上,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每个家庭也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仍和世界有着关联。</h3> <h3> 致敬英雄,牢记担当。听完(《为了谁(武汉版)》)这首歌之后,马老师说:这首歌写于22年前,22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水,席卷了我国多个地区。无数的“抗洪战士”奋不顾身、抢险救灾,用生命抵挡洪水的场景,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永远难忘的烙印。今天听到的这首歌改编于22年后的今天,武汉这座城市,因疫情而蒙难。来自全国各地的“逆行者”迎难而上、前赴后继,奔赴抗击战“疫”最前线。22年过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还在,医护工作者、人民子弟兵的使命依然。</h3> <h3> “你要做怎样的人?”</h3><h3> 下课前马老师问同学们。</h3><h3> 危急时刻,有人不顾安危,舍小家为大家,最美逆行,毅然奔向抗“疫”最前沿;有人蛮横无礼、坚决不配合检查,甚至明知自己患病,却隐瞒病情,传染给别人……还有在疫情面前的“天价白菜”“二手口罩”,以及对来自疫区人民的差别对待和歧视……疫情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个放大镜,既放大了人的善良,也放大了人的阴暗。社会是最好的课堂。翻开这本教科书,你能看到:什么是以身许国,;什么是力挽狂澜,什么是推波助澜;什么是舍生取义,什么是见利忘义;什么是逆向而行,什么是自私自利。老师希望你们挑选好的品质让你们终身受益,在疫情面前,要懂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坚决配合,不给国家添一分乱,你可以选择你要做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向品质高尚的人学习,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做一个人格健全的好孩子。</h3> <h3>通过今天的学习,孩子们都积极抒发自己的想法、体会。</h3> <h3>疫情当前,马老师要求孩子们更要珍惜在家学习的机会,合理制订计划,做一个“自主学习者”,他日长大,若遇国家有需时,我们也能成竹在胸,像钟南山爷爷、李兰娟奶奶那样,有足够的本事为国做贡献。疫情凶猛,但它总会过去,让我们共同期待春暖花开时。</h3> <h3> 开学第一天,同学们没有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晨读、也没有和许久未见的朋友们在操场里游戏,但他们都在同一个时间,专注地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听着校长和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从他们的眼神里,我发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那束光芒在成长、在变化。变的更懂得尊重:尊重他人、尊重师长、尊重自然;变的更宽阔和博爱。</h3><h3> 就像校长告诉孩子们的话: 他们真的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h3> <h3> 最后,让我们看看孩子们专注的目光,他们真的很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