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二。4。对不良情绪的“讳疾忌医”?还是“习以为常”?</h3><h3><br></h3><h3>(情绪不好的请跳过下面这段)再举一个成年人的案例来说明。这几年里,有几位50多岁的男性,不幸因为肝脏的问题去世了。很是让人伤心悲悯。我在他们生病前有所了解,也做过咨询。由于中医学的病因学说特别强调“内伤七情”致病,而且“七情直中脏腑”(负面和不良的情绪感受可以直接的伤害内脏器官。有文献说,在百分之八十的常见疾病中不良情绪成为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在肿瘤性疾病中,也基本相同,虽然还没有找到具体的医学验证文献),所以问诊中也会特别的询问可能的情绪因素,过去的情绪状态,引起负面情绪的可能因素,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持续了多久等问题。几位都有相类似的情绪因素,也就是长期压抑的或过度承受的不满,愤怒,看不惯,排斥等情绪感受,而且由于还在这个环境中一直的生活或工作,这样的情绪就成为持续性的。由于人的耐受性,渐渐的他们对这样的负面情绪的自我感觉不明显了,或者是在外人面前也用表面的嬉笑掩盖了起来,二三十年下来,终于无法承受其重,身体再也无法去代偿平衡,而逐渐的失去了生命。实在惋惜。当我在询问他们的情绪感受时,他们一般会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已经习惯了,或者是碍于面子而不愿意明确的沟通,有些我可以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和言谈中感觉到,他们已经习惯了把这些负面的情绪深藏起来了,甚至于刻意的避开了对这些负面情绪的直视,已经习以为常了,或熟视无睹了。我们中医学有“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现在还有科学的检测设备可以检测出这些负面的情绪,还是可以判断出他们长期的情绪状况的。在朋友或同事面前,他们给我们的印象都是好人,负责任的,爱面子的人。由于长期的处于这样的负面情绪状态下,他们的主观已经耐受了,习以为常了,熟视无睹了(又有多少人每天检查自己的情绪感受呢?),直到他们照镜子看到了自己的面容(像由心生),才注意到了自己处于负面情绪的面像而有所意识到。有些人甚至于对这样的面容都习以为常了,不再感觉到自己的面像有什么问题或提示什么情绪问题了。</h3> <h3>5。对不良情绪感受的“习以为常”和“熟视无睹”。 </h3><h3><br></h3><h3>记得有一次在车里,一位喝了酒的心直口快(口无遮拦)的熟人,对开车的朋友讲,“虽然和你总共只见过几面,吃过两次饭,你给我的印象就是像个“怨妇”,整天的不开心,不满,好像别人欠你的一样”,我的朋友礼貌的回答到,我的朋友回答到,“是吗?我自己怎么没有感觉到?”。我听不出他是礼貌性的回答,还是真的不知道。送走熟人后,我的朋友私下认真地问我,“我真的是这样吗?像个“怨妇”一样吗?”。我说,“这个朋友真是率真,也不知道是不是喝高了。不过,是这样的,你自己照镜子看一下自己的面容”,“你在这样的情绪里已经好几年了,其他的几位好友也注意到了,只是没有好意思告诉你。你是有面子的人,又很在意他人的负面看法,虽然几次要跟你讲,都没好意思讲出口,要不是这位熟人说了,你也问了,我也不知道会不会给你讲的”。朋友仔细的照着镜子,认真的端详了自己片刻说,“真的是有那么一些,我怎么每天照镜子也没有注意到呢?”,“我每天开会,做报告,讲课,交往时,感觉自己还很好的。”</h3> <h3>6。可能医生的医学知识里也对“情绪致病”不是很重视。</h3><h3><br></h3><h3>由于他们没有中医病因学“内伤七情”致病的知识和理解,无法把他们所患疾病和长期的不良情绪感受联系在一起看问题,也无法“特意”关注和注意自己的平日情绪状态,更不能够及时地进行自我的情绪调整或接受治疗来改善不良情绪感受。加上他们看医生时,可能医生的医学知识里也对“情绪致病”不是很重视,或没有相关的理论体系进行关联性的强调和相关联起来,同时也就是我们这里讲到的人体的主观耐受性问题,让他们忽视了长期不良情绪的感受和存在。所以,有人讲过“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知识。”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我有时对一些老客户朋友讲,“你不能让我一个做医生的, 还比你自己更关心重视你的健康吧”。</h3> <h3>7。没有症状并不能说明造成疾病的病因不存</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在</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许多抽烟多年的老烟枪都有这样的体会吧,在乘坐国际航班十多个小时不能吸烟,下飞机后出了机场门口的第一口烟的感觉;在开了四五个小时的会议以后溜到门口的第一口烟的感觉;在睡了七八个小时的觉醒来后的第一口烟的感觉吗?怎么会头晕目眩,站立不稳,有的人会出现胸口堵闷,四肢无力。有些人甚至会不由自主地剧烈咳嗽几声。你会暗想,自己老资历的烟枪了,怎么这么没能耐。英文里专门有一个词“smoker’s cough”, 也就是“吸烟者的特有咳嗽声”,或直白些,“老烟枪的枪声”。但是,继续抽下去几口烟后,这些所有的症状都很快的消失了,随之会带来一种达到了“疗效”的感觉。第一口烟的感觉,就是烟草点燃后带来的对身体有害的感觉,它会迅速的引起某些器官的血管紧缩,造成相应器官的缺血缺氧反应。身体说,这个不好,赶快给老板报警,就产生了这些可以主观感觉到的症状。这是点燃的烟草造成的身体真实的反应。但是,当你继续抽下去的时候,这些症状又消失了,这是因为身体的耐受力和适应性发挥作用了。身体说抽烟对我们不好,但是毕竟人家才是咱的老板,我们已经预警过了,已经尽责了,我们只能听命于老板,与其对抗,不如就从了吧,咱尽全力保护主子就行。所以说,有时候没有症状并不能说明造成疾病</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的病因不存在,或其造成的病理损伤和修复的过程不存在。这个也是类同于“泡脚水”短暂的脱离后,再次接触出现的“原本”的真实反映。在我们的治疗未完全的时候,出现的症状加重的情况,就是这种短暂的脱离后,再次接触出现的“原本”的症状。随着治疗的完成,这些“原本”的症状不再出现,就是治愈了。如果由于担心或害怕,而中断了治疗,因症状和严重程度的不同,会在随后的几个小时或几天内,随着人体适应性和耐受性发挥作用,症状会恢复到接受治疗前的程度,所以,也不用太过担心。</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近期媒体和医学专家报道,这次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出现了很“复杂”或“诡异”的现象,有的人检测病毒阳性,但是并没有出现任何明显的症状,也叫隐性感染者;有些人症状和疾病的程度很轻,有些人身体的损伤很重,甚至是致命性的;有些人出现了明显的症状,但是病毒检测并不是很高;有些人新冠病毒肺炎症状治疗消失了,但是之后又再次出现了病毒检测阳性等。这其中的一个原因也是和不同的人对病毒的适应性和耐受力不同引起的。其实,这也不是这次的新冠病毒肺炎所独有的现象,常见的流感病毒的致病现象也是这样的。</span><br></h3> <h3>净因寺医师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