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云南被称为彩云之南,关于为什么又被称作“七彩云南”有不少传说,最被人们接受的有:诸葛亮擒孟获时天边突然出现七彩祥云,和上苍呵口仙气形成七彩云朵之说。而我则认为:是因为云南有我国最多的少数民族兄弟,有色彩斑斓的众多湖泊山川,有多彩的宝石而被称为“七彩云南”。“七”不就是“多”吗!</b></p><p><b> 我相信到过云南的人不少,而走过滇藏线的人不多,到过香格里拉大峡谷的人就少之又少了。</b></p> <p><b> 9月9日继续在酒店边重庆早餐店吃完早餐,我们向香格里拉大峡谷、金沙江大拐弯出发。</b></p><p><b> 香格里拉大峡谷也叫“巴拉格宗”大峡谷,位于香格里拉县城西北部80公里处,香格里拉大峡谷以前叫“碧壤峡谷”,由尼西乡的巴拉格宗峡谷、格咱乡的碧融峡谷两段景区构成。峡谷两旁的悬崖峭壁上分布着岩画,是这里的先民留下来的神秘符号,至今也无人能够解读。雪山之上雄鹰高飞、峡谷中飞流直下、冰川下湖泊碧绿、河流旁原始森林里岩羊攀陡壁而上,更有圣洁原乡—巴拉村、千年凤凰菩提树、香巴拉佛塔和藏民族风情。它就是《消失的地平线》中所说的"蓝月亮”峡谷的又一个原型地。</b></p> <h3>香巴拉佛塔<br></h3> <p><b> 关于千年菩提树有这样的描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在藏族同胞的信仰里,菩提是自由的守护神,凝聚着各种美德与奇缘。藏族同胞相信,菩提树神能洗涮一切罪孽与磨难,护众生光照千古。</b></p><p><b> 巴拉格宗是佛教圣地,是神圣领地,在这里磕长头朝拜,是灵魂的净化与回归。巴拉格宗大山深处的千年凤凰菩提树,其神圣能量可使人如梦初醒梦想成真。巴拉格宗菩提神树伴随花开花谢3000余年,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出游传教之时曾在这株菩提树下依树小憩,启明星升起之时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b></p><p><b> 触摸一下千年菩提,能感受风吹梵唱,寻找心中的信仰!</b></p> <p><b> 离开稻城亚丁,我们商定到德钦住下,因为这样好第二天朝拜云南境内最高,被称为“雪山之神”的梅里雪山。</b></p> <p><br></p><p><b> 出发时规划的路线是回返20公里左转经青德乡到乡城—得荣—古学乡—奔牛栏观金沙江大拐弯后到徳钦,全程400公里左右。沿216省道回返26公里我们左转进入了一条新修的道路省道217被叫做亚亚路(也叫亚赤路,从稻城亚丁村到乡城的亚金村)的一段道路,路面很好也很美。</b></p> <h3><b> 亚亚路全程70公里,穿越高山草甸、河谷、雪山,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风景,我们看到的是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车儿在草地、山间跑。据说5月的亚亚路被七彩花儿拥抱,来到这里的人们都会情不自禁的停下车,在鲜花丛中奔跑、打滾,在鲜花芬芳的诱惑中不知了身在何方。</b><br></h3> <h3><b> 走过亚亚路我们来到了乡城,车过乡城来到一河桥边,两辆车由于用的导航不同,虽都导向德钦但百度显示直行经得荣到德钦,而我们用的高德显示右转上桥去德钦。由于我们的车在前,已过桥并且在悬崖边无法掉头且这条路路程较短,最终我们踏上了这条未知的路。</b><br></h3> <h3></h3><h3><b> 一路行驶在高山峡谷飞岩走壁间,很是惊险刺激,正如孙髯翁诗言:“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峡斗石为门”。抬头仰望,两翼群峰直通天际,飘逸的云雾缭绕向上;看脚下,江水奔流似腾龙游云。你会不断的问自己“这就是传说中的仙境吗?”。</b><br></h3><h3></h3> <h3><b> 在一处山窝处我们遇见了从广东来的游客,他们在此休息作饭。</b><br></h3> <p><b> 相互问候祝褔我们继续向前,中午1:50左右我们在一处藏族同胞正在修建的休息区停下休息吃午饭。也在休息吃饭的藏族同胞非常热情,邀请我们一同吃他们炖好的鸡,我们一边感谢他们的热情一边动手打开了自加热米饭。在等待米饭加热的过程中我们与他们聊起了这个休息区,他们告诉我们:家距这里有两公里左右,休息区准备在国庆节前修好,国庆时可以接待第一批客人,这里可以吃饭、加水、买食品上侧所,可同时停下30辆小车。交谈中一位年轻人拿来了一个纸箱让我们将拉圾放入纸箱中不要乱丢,我们为他们的环保意识点赞!</b></p> <p><b> 告别了热情的藏族同胞,我们沿河继续行驶,渐渐的感到河水在漫漫变深,拐过一山弯我们看到了大坝但未看见电站的出现,又行驶了一段下坡路,听见了巨大的轰鸣声可不知是什么发出的声响!当继续下行回头看见了一大奇观,我们来的山弯下有一巨大的澒洞,大水喷射而出弥漫无际。我们猜测这应该是一个水电站,可当时不得而知。</b></p><p><b> 回到成都后查找资料和我们的行车路线对比,这应该是古瓦水电站。它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境内,是硕曲河干流乡城、得荣段“一库六级”梯级开发方案的“龙头水库”电站,古瓦水库电站采用混合式开发。主要水工建筑物由首部枢纽、引水系统和厂区枢纽等组成。总库容2.81亿立方米,总装机222MW,最大坝高150.0m,引水隧洞全长20.18km,厂房型式为地下厂房。</b></p> <h3><b> 继续向前我们走出了险峻的峡谷,但我们并不知道到达了那里,只是按照导航指引行驶。到今天尽管查阅了地图、导航演示但我也只能说我们走了215国道、219县道、还有003乡道,在奔子栏转入214国道驰向金沙江大拐弯也叫月亮弯大拐弯。</b><br></h3> <h3></h3><h3></h3><h3><b> 世界上所有的河流都是弯弯曲曲的。河流弯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河水对两岸的侵蚀不同造成的,因此河流总是在地球大地上划出一条条十分平滑和缓的曲线。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有的河流在它的流程中,可能会产生十分突然的拐弯,金沙江上的大拐弯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因此有“万里长江第一弯”之称。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它和怒江、澜沧江等大河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发源,然后几乎彼此平行地一齐向南流淌,在青藏高原的东侧切成几列深邃的平行河谷。而在河谷与河谷之间,就是一条条大致平行的高山,这就是我国有名的横断山脉。在这三条河流中,金沙江最靠东边。起初,金沙江也是由北向南流的,可是当流到云南省境内的石鼓村北时,江流突然折转向东,而后又转而向北,在只有几千米路的距离内,差不多来了一个180°的大拐弯。
</b><br></h3><h3></h3><h3></h3> <h3></h3><h3></h3><h3><b> 金沙江流过石鼓村以后,坡度骤然加大,江水在只有几十米宽的深谷中呼啸奔腾。江两岸,一边是玉龙雪山,一边是哈巴雪山,从江底到峰顶高差3000多米,形成世界上最壮丽的峡谷,这段峡谷就是大名鼎鼎的“虎跳峡”。
千百年来,万里长江第一弯曾使许多到过这里的旅行者迷惑不解。就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江边的居民们也弄不清这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于是就产生了许多美丽的传说。而科学工作者则想对这样一种独特的河流形态深入研究,最后揭开金沙江的发展历史。
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从前金沙江并没有今天的大拐弯,而是和怒江、澜沧江等一起并肩南流。就在金沙江与它的伙伴们一起南流的时候,在它东面不远的地方,还有一条河流由西向东不停地流淌着,我们不妨叫它“古长江”。急湍的古长江水不断地侵蚀着脚下的岩石,也不断地向西伸展着。时间一长,终于有那么一天,古长江与古金沙江相遇了。它们相遇的地点就在石鼓村附近。
两条大河相遇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古长江地势比起古金沙江要低得多,滔滔的金沙江水受到古长江谷地的吸引,自然掉头向东。于是,金沙江就成了长江的一部分。
这种现象,在地貌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河流袭夺”。河流袭夺这个词起得非常生动。一条本来流得好好的河流,竟然被另一条毫不相干的河拦腰斩断,把它掠夺到自己的怀抱里。
河流袭夺说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据,那就是在今天的金沙江石鼓大拐弯的南方,也就是人们认为的当年金沙江流过的地方,还真的有一条小小河流——漾濞江。漾濞江的源头与石鼓村的距离也不很远,那里还有一条宽阔的低地。这里虽然没有河流,可是仍然是一种河谷的形态。袭夺说的支持者们认为,古金沙江被古长江袭夺以后,江水虽然被古长江袭夺而去,但是,当年的河谷还在,并且在古金沙江的下方,仍然残存着一条小河——漾濞江,那也是古金沙江的遗迹。
当然,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这里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古长江与金沙江相互连通的河流袭击事件,今天的金沙江所以会发生这样奇怪的拐弯,只不过与当地地壳断裂有关。他们发现,在石鼓村以下的虎跳峡是沿着一条很大的断层发育起来的。金沙江在它流淌的过程中,碰巧遇到这条断层,河流不得不来了一个大拐弯。
这两种意见争论了许多年,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取得一致看法。这也不奇怪,因为这一切是发生在几十万年以前甚至更早的地质现象,谁也没有亲眼看见过长江是怎样把金沙江袭夺而去的。另外,年代又距离我们那么遥远,不管袭夺也好,还是沿着一条断裂带流淌也好,当时留下来的遗迹,已经被无情的风雨侵蚀得面目全非了。所以,即使研究者用了很大的精力,他们提出的看法也难免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由此可见,要使一个科学的假说得到普遍的认可,还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拿出更多的证据。</b><br></h3><h3></h3><h3></h3> <h3>金沙江大拐弯下的石鼓村<br></h3> <h3>金沙江大拐弯下的石鼓村<br></h3> <h3>金沙江大拐弯下的石鼓村<br></h3> <h3><b> 下午4点我们到达金沙江大拐弯,游客不多,停车后我们先在景区平台照了几张大拐弯全景照片,但照人与景合照这里并不理想,我们从右侧向下穿过一通道下到了底下一理想的观景平台上,穿过的通道处有闸机,想必过去上观景平台可能要收费。</b><br></h3> <h3><b> 4:40我们向76公里外的德钦县出发,到达时已下午6:00。</b><br></h3> <h3>德钦县城全景<br></h3> <h3><b> 德钦县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下辖县之一,县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德钦县辖2个镇、6个乡,总面积为727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人,县城升平镇,海拔3400米,距州府中甸182公里,距省会昆明889公里。德钦县素称“歌舞之乡”,是中国最珍贵的滇金丝猴的故乡。
2010年末,德钦县人口6.008万人,县境内主要居住民族是藏族、傈僳族等,藏族占人口总数的80.31%。
德钦县是以农业、牧业为主的农业县,一九九七年被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县市之一。2012年,德钦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6.43亿元。处于全国贫困县之一,2019年4月,德钦县退出贫困县序列。</b><br></h3> <h3>德钦县城中心城区<br></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b> 在德钦找住宿我们花费了一些时间,在查看了几家都不满意后,我们在网上选择了评价不错的商务酒店住下,办完入住手续已是7:25。稍作休息我们来到县城新街上寻找吃饭的地方,搜索当地特色小吃和美食没有结果,最后找了家四川自贡老乡开的餐馆要了些家常菜,味道还真的不错。
住德钦为的是梅里雪山,吃完饭我们就回酒店休息,这里虽海拨3400米而我们已逐渐适应了高原环境,大家没有了不良反应。</b><br></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梅里雪山观景平台<br></h3> <h3></h3><h3><b> 梅里雪山又称雪山太子,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东北10公里处,“梅里”一词为德钦藏语mainri汉译,意思是“药山”。梅里雪山是西藏察隅县东部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西部150公里的一座南北走向的庞大雪山群,这里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多座,称为“太子十三峰”,虽称“十三峰”,但语意是取“十三”这个藏语里的吉祥数,其实不是只有十三个雪峰,而是较多山峰的统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云南省的第一高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外国学者称赞为“世界最美的山”,到今天她仍是无人登顶的处女峰,卡瓦格博峰藏语为“雪山之神”,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传说是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位居藏区的八大神山之首。所以每年的秋末冬初,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的大批香客不惜千里迢迢赶来朝拜,匍匐登山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梅里雪山属于横断山脉的怒山山脉中段,处于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十三座山峰座座晶莹,峰峰壮丽。在这一地区有强烈的上升气流与南下的大陆冷空气相遇,变化成浓雾和大雪,并由此形成世界上罕见的低纬度、高海拔、季风性海洋性现代冰川。雨季时,冰川向山下延伸,冰舌直探2660米处的森林;旱季时,冰川消融强烈,又缩回到4000米以上的山腰。由于降水量大、温度高,就使得该地冰川的运动速度远远超过一般海洋性冰川。剧烈的冰川运动,更加剧了对山体的切割,造就了令所有登山家闻之色变的悬冰川、暗冰缝、冰崩和雪崩。由于垂直气候明显,梅里雪山的气候变幻无常,雪雨阴晴全在瞬息之间。梅里雪山既有高原的壮丽,又有江南的秀美。蓝天之下,洁白雄壮的雪山和湛蓝柔美的湖泊,莽莽苍苍的林海和广袤无垠的草原,无论在感觉上和色彩上,都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这里植被茂密,物种丰富。在植被区划上,属于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类型,在有限的区域内,呈现出多个由热带向北寒带过渡的植物分布带谱。海拔2000~4000米左右,主要是由各种云杉林构成的森林,森林的旁边,有着延绵的高原草甸。夏季的草甸上,无数叫不出名的野花和满山的杜鹃、格桑花争奇斗艳,竞相怒放,犹如一块被打翻了的调色板,在由森林、草原构成的巨大绿色地毯上,留下大片的姹紫嫣红。
</b><br></h3><h3></h3> <h3>卡瓦格博神像<br></h3> <h3>德钦县燕门乡拖拉寺壁画描绘的卡瓦格博和狮子三兄弟及空行母神像
</h3><h3><br></h3> <h3></h3><h3></h3><h3></h3><h3><b> 卡瓦格博峰是藏传佛教的朝拜圣地,俗称“雪山之神”。传说是九头十八臂的煞神,后被莲花生教化,受居士戒、改邪归正,从此皈依佛门,做了千佛之子格萨尔王麾下一员剽悍的神将,从此统领边地、福荫雪域。卡瓦格博的像常被供奉在神坛之上,他身骑白马,手持长剑,雄姿英发,这与雪山之神的高峻挺拔、英武粗犷的外貌特征是极其相似的。在西藏地区甚至有这样的传说:如果今生有幸登上布达拉宫便可在东南方向的五彩云层中看到卡瓦格博的身影。
</b><br></h3><h3></h3><h3></h3><h3></h3> <h3>明永恰冰川<br></h3> <h3>明永恰冰川<br></h3> <h3><b> 梅里雪山最壮观的冰川是明永恰冰川。这条冰川是因它之下的村寨名而得名的。明永恰冰川下有村名叫“明永”,意为火盆的村寨。“恰”在藏语中指冰川,明永恰,即明永冰川。还有一种解释“明永”意为明镜,传说明永恰冰川是卡瓦格博这位护法将军的护心镜。明永恰冰川从海拔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一直铺展到海拔2660米的森林中(比四川海螺沟冰川最低点2850米还低190米,但海螺沟冰川不受季节变化而变化,可是受全球环境变暖影响,最低点在逐年上移。),绵延12千米,平均宽度为500米,总面积约为6干平方米,年融水量2.3亿立方米。冰川冬季下延,夏季退缩,延伸幅度大,消长的速度快,是世界上稀有的低海拔冰川。登临冰川,你会感到景致光怪陆离,看到的有飞架的冰桥以及冰洞的碧绿晶莹,纤细的冰芽、冰笋、千姿百态的冰的世界令人感到趣味无穷。</b><br></h3> <h3></h3><h3></h3><h3></h3><h3><b> 9月10日一早,我们匆匆装上行囊到昨天晚上就餐的餐馆吃完早餐赶往10公里外的梅里雪山,来到公路旁的观景台停好车,6人开始了久久的期待。梅里雪山就像盛装的藏族少女在云雾的缭绕中羞答答的只露出美丽的眼睛撩动着我们的心,期待着、浮想联翩着。
在半个多小时的等待中云雾越来越紧紧的拥抱着我们心中的少女,我们瞪着妒忌的眼睛只能把脑海中她那图片中阿娜的身姿投影在云雾里,我们带着淡淡的忧伤和不舍一步一回头离开观景台上车离去。
</b><br></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b> 上车行驶不到5分钟,前方就出现了梅里雪山的身影,我们感叹大自然真是捉弄人,匆匆在一弯处靠边停车拿上相机,抢到了上面的照片。
我们先听到的是摩托车的轰呜声,瞬间摩托车就从云雾中冲出爬坡而来,我迷茫中感觉它似乎是从梅里雪山的怀抱中冲出,而随后一辆白色小车又冲进了她的怀抱,我们不得不惊讶大自然的美妙。再后就有了我们六人“我从天上来”的感叹。
大自然总是以千姿百态显现给世人,就看你能否读懂它。在我们羡慕他人看到了曰照金山的梅里雪山时,他人是否又能有我们的感受!
我们当天的目的地是221公里外的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b><br></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