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为了阻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学校延期开学。</b></h3><h3><b> 但中华民族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民族,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百折不挠的柔韧和生生不息的希望。疫情可以使学校停课,但不能阻止教育局和全体教育工作者团结一致,为学生打造线上学习的平台。</b></h3> <h3><b> 为了切实保证停课不停学,丰南区第一实验小学在第一时间派出21名教师承担了近百节的录课任务。其中韩红老师在家庭负担非常重的情况下,仍然勇挑重担,以身作则,承担了录课和每日统计学生体温的任务。</b></h3><h3><b> 录课这件事,听起来简单,可真正要做好,不狠狠下一番苦功是绝对做不到的。</b></h3> <h3>三岁女儿来"捣乱"</h3> <h3><b> 首先从形式上来说,微课和网课与平日的线下授课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课型,没有了现场与学生的互动,老师很难判断知识点讲解的效果,也无法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来合理安排时间。这一新的形式,让韩红老师原有的丰富经验没有了用武之地。而为了切实保证课程质量,她决定沉下心来,一切从头开始!</b></h3><h3><b> 常年担任教学组长,甚至可以担任教师资格证审核评委的韩红老师抛开以往所有的光环,以一个新人的身份,沉潜自己,从头开始揣摩学习微课的录制。她狠下了一番功夫,揣摩网上其他优秀教师的视频,分析模式,学习长处,对比自己身上的不足。可是网上资料十分有限,加上时间紧任务重,更多的时候她只能自己探究,摸着石头过河。为了确保课程质量,她在前期备课上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反复研究教学内容,广泛搜集材料,经过综合思考整理,制作成一页页精美的课件。</b></h3> <h3><b> 而韩红老师对此还不满足,她一遍遍地进行试讲,根据出现的问题对课件进行修改,再试讲,再修改,再试讲,再修改……每一份课件,她都锱铢必较,精益求精,这样“较劲”下来,往往要到深夜才能做出最完美的课件。看着时钟指过十二点,韩红老师疲惫地伸了伸腰,轻手轻脚地走过去为三岁大的小女儿整理一下被子,就又开始录课了。</b></h3><h3><b> 录课的要求很高,不能有杂音,区域要选对,这对从未使用过录课软件的韩红老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同样困难的是,家里三岁大的女儿异常活泼粘人,只要小女儿醒着,家里就没有过片刻安静。为了保证录课效果,韩红老师只能选择在夜深人静,女儿呼呼大睡的时刻,独自一人在客厅一角录课。</b></h3> <h3><b>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对软件不熟悉,韩红老师录完之后发现摄像头里没有自己的身影,只好重新录!第二次录的时候语言又不流畅,重录!第三次,切换屏幕不及时,题已经讲完了,PPT却没翻页,再重录!满满三十分钟的课程,为了保证中间没有任何一个断档,没有任何一个瑕疵,没有任何一个口误,韩红老师不厌其烦地录了一遍又一遍,直录到口干舌燥。有时甚至录完了,天已经亮了。</b></h3><h3><b> 看着终于上传好的视频,韩红老师的心却还不能放松下来,班里还有29个孩子等着她呢!</b></h3><h3><b></b></h3> <h3>韩红老师深夜录课</h3> <h3><b> 原来由于情形势严峻,我校已将全校3000多学生分组,由老师监测体温,家人情况,是否外出流动,是否接触过疫区人员等各个方面的信息。韩红老师负责自己所教授的一7班29名女生,这既是工作,更是老师对孩子们的关心和惦念。29个孩子,如果有一个没有及时报平安,老师的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饭都吃不下,生怕哪个孩子被隔离了!</b></h3><h3><b> 韩红老师接到任务后,立刻建立了微信群,同时一一储存了29名学生家长的电话号码,她自己则随时待命,手机24小时不关机,不静音,保持通话畅通,时刻准备着完成学校交给她的任务!可随着汇报信息的时间不断提前,总有些家长还不适应按照新的汇报时间,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韩红老师心急如焚,只能拿着手机一个个给家长打电话,直到确定所有人都平平安安的,她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b></h3> <h3><b> 直到这时,她才有时间开始处理自己的家事。父亲刚刚去世不久,这对韩红老师的打击是突然的,巨大的。她有时说着说着话就会忽然把脸别开,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可家里还有生病的母亲需要照顾,公公又换上了脑梗,生活不能自理,而三岁的女儿更是一刻都离不开人。面对这种情况,韩红老师只能将所有难过都吞进肚子里,强打起精神来。</b></h3><h3><b> 韩红老师和我们每个人一样,她是母亲的女儿,是女儿的妈妈,是中年人,是家庭的顶梁柱。但她更是一位老师!在这种困难时刻,她必须要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女儿,告诉学生们,什么是负责,什么是教师。</b></h3><h3><b>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她做到了。</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