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心幼儿园居家小课堂第十七期——敬畏自然,保护环境

林中飞燕

<h3><font color="#ed2308"><i><b>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b></i></font></h3><h3><font color="#ed2308"><i><b> 人和自然,需要寻求一个平衡。</b></i></font></h3> <h3>  2020年的春节注定令人难忘,美好的假期,被一个叫“新型冠状病毒”的坏家伙所干扰,只能转为宅家“抗疫”的生活模式。这一突变引发了孩子们一连串的疑问:“为什么不能出门?”“为什么会有这么讨厌的病毒?”“怎样才能打败病毒?”……</h3><h3><br></h3><h3>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作为家长、老师,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也应把握教育契机,引导孩子们了解这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本源——人与自然紧密又脆弱的关系,从而产生敬畏自然的意识。这是所有人,包括孩子,应该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学会的一课。<br></h3> <h3>  面对新冠肺炎,孩子们会问:“为什么会有人得这种肺炎?”我们来听听专家怎么说。</h3> <h3>  其实,病毒、动物和人类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要和谐共处就不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大自然除了动物,还包括植物、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空气和水、湖泊、大地、高山、草原、大树……我们只有敬畏自然,保护环境才能享受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丰厚馈赠。</h3><h3> </h3> <h1><i><font color="#167efb">  请小朋友熟记并呼吁大家:</font></i></h1> <h3>  下面推荐的绘本故事《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大家仔细读一读,想一想,你悟出了什么呢?</h3> <h3>  绘本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问题:如果南北极的最后一块冰、海洋中的最后一条鱼、小河里最后一滴干净的水、树上最后一个果子……都没有了,会发生什么?不过,绘本最后留了一线希望——小孩“口袋里装满了生命的种子”。那么这“生命的种子”是什么呢?难道不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呵护吗?回到现实,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大自然)资源因为一些人的过度透支而日渐缺乏,希望“生命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发芽,遵循生态平衡,重还地球的美丽。</h3> <h3>  大自然变幻莫测同时又蕴含着神奇且强大的力量。</h3> <h3>  有时大自然就像爱发脾气的暴君,当你对他不尊重,行为带有破坏性,如乱砍乱伐、大量废气排放、过度开采、食用野生动物……他就会显出他的威力,以不同程度的灾难来警示大家。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大自然对人类错误行为的一种惩戒。</h3> <h3>  有时大自然又像是慈祥温柔而又美丽的妈妈孕育着我们,给予人类一年四季的美好,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朝霞落日、和风细雨……这就需要我们和动植物以及大自然的一切和谐相处。</h3> <h3>  孩子们,你们喜欢爱发脾气的大自然还是像妈妈一样温柔美丽的大自然呢?相信你们心中都有了答案吧!那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敬畏自然吧!</h3> <h3>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孩子们并不是旁观者,也不是局外人,而是这场事件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也是与成人并肩作战的行动者。深切的体会正是培养环保意识和规正行为的最好时机。</h3> <h3>  现在在防疫居家期间,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疫情的认识和体验。</h3><h3> 请家长鼓励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纸和笔,参与我们的绘画宣传活动。从小培养孩子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h3> <h1><b><i><font color="#ed2308"> 期待孩子们的童心童画,</font></i></b></h1><h1><i><b><font color="#ed2308"> 绘出最美的世界!</font></b></i></h1>

大自然

敬畏

孩子

保护环境

绘本

自然

疫情

教育

人类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