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暮云春树千载思,落月屋梁万古情。</p><p><br></p><p>编辑创作/尘缘往事</p><p>古筝曲/浮世清欢</p> <p><b><i>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i></b></p><p><b><i>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i></b></p><p><b><i>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i></b></p><p><b><i>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i></b></p><p><b><i><span class="ql-cursor"></span></i></b></p><p><b><i>唐-杜甫《春日忆李白》</i></b></p><p><br></p><p><br></p><p>岁月沉默着,与院中的老树共守着多年的秘密,辉煌的昨日,幽丽的往事,都被装入诗的香囊。</p><p><br></p><p>若心中的花海开了,就不会在意外界的贫瘠。而再纷繁的世相,也掩盖不了心中的荒凉。</p><p>认识你愈久,愈觉得你是我人生行路中一处清喜的丰泽。几次想忘于世,总在山穷水尽处又悄然相见,思来许是一种不舍 。</p><p><br></p><p>唐朝的诗圣杜甫与诗仙李白,因互相倾慕彼此的才华而成为莫逆之交的好友。前面的这首诗是杜甫“春日忆李白”两首诗之一,</p><p>两人求官职与两地,久未谋面因此心生怀念之情。</p><p>杜甫在渭北见到的是“春树”,而李白身在江南见到的是“暮云,”触景生情,更加思念。</p><p>“落月屋梁,相思颜色,暮云春树,想望丰仪”。</p><p>“我在渭北面对着春天的树木,你在江东远望那傍晚的夕阳和天边的云彩。有时梦醒后落月的银辉洒满屋梁,朦胧之中仿佛见到你的容颜”。</p><p>此时,月静星空下的我,品读到这两首诗,浓浓的怀念之情悠然而升。</p><p>近一段时间,由于冠魔肆虐,防疫管控而禁足不能出行,暂时搁置了忙碌的工作,和家人一起过上了闲居的生活,品茶无聊的时候也会想起身边和远方的诸多好哥们好朋友。</p><p>虽然有的相隔千里之遥,但我们的感情永远不会改变,始终会是好朋友。</p> <p>借一段似水流年,将记忆里未曾忘却的红尘往事唤醒,那些一程又一程的风雨兼程,如今回味仍然是那么多彩多姿,光阴的底色里还会有一缕缕沉香散落,就像春天的泥土总是带着久别的清新,一直氤氲心脾给人以欣喜。人生,是在经历中懂得,在懂得中感悟,即使途中风雨泥泞,也要淡定从容,也不是所有努力都能换来如愿的结局,但每一束微弱的光,都有希望,温暖这个寒凉的人生。</p><p><br></p><p>原来这世上的真情,除了那种你追我赶的恋爱之情,骨肉相连的亲情,居然还有这一种温情存在方式。它静谧如雪,不为人深知,又甘醇如酒,能够埋藏的如此之深,又如此之久,一经启开,让人几无招架之力,而昏昏然有欲醉之感。在烟雾缭绕中,迷蒙了所有的牵挂与思念。在这个漂泊与孤独的世界里,那魂牵梦绕的游绪,如果你未曾在黑暗前归来,那么天明之时,请在晨雾和微光中,步履坚定的向我走来。</p><p><br></p><p>心,曾经涉过风雨,攀过山壑,在一处山青水碧处,和你相逢。不必诉说,也懂。</p><p>你用春天款待我的荒芜,你用清泉滋润我的沙漠。枯寂的日子因阳光的渗入而亮丽,空旷的夜空因星光的闪烁而生动,僵硬的文字因为你而有了灵魂……</p><p><br></p><p>与你,我不敢评判相遇的或早或晚。更不善于话语表达的方式,我隐藏了自己。将这浓浓的深情厚谊,赋予诗情画意,落笔这笺纸之上。但我相信,这是一段明媚清澈的美好。</p> <p>人生在世,总会有朋友。朋友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他们甚至能够影响我们一生。</p><p><br></p><p>孔子在《论语·季氏》将朋友进行分为六类:“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p><p><br></p><p>孔子认为,好朋友有三种——</p><p>第一种“友直”,是讲直话的朋友;</p><p>第二种“友谅”,是比较能原谅人,个性宽厚的朋友;</p><p>第三种“友多闻”,是知识渊博的朋友。</p><p><br></p><p>在我们决定将一个人列入自己的朋友名单之前一定要仔细调查清楚,千万不能让那些鱼目混珠之辈进入自己的朋友圈。</p><p>所谓“同气相求,物以类聚”。</p><p>亲近善知识,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p><p>结交恶知识,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p><p>因此,好的朋友是最可亲的人,也就是“善友第一厚”。</p><p><br></p><p>吸取朋友的长处来培养自己的仁德,讲的是依靠朋友;</p><p>朋友之间的往来交际,是轮流做主人和客人的。</p><p>那么何为朋友呢?</p><p>所谓是:“你我同心的朋友叫做“金兰”;</p><p>朋友之间的相互资助叫做“丽泽”。</p><p>心意相通又以诚相待的朋友称为“莫逆”,</p><p>老人和年轻的人交朋友称作“忘年”。</p><p>“刎颈之交”,说的是战国时候的蔺相如和廉颇生死与共的情谊;</p><p>“总角之好”,说的是三国时期的孙策和周瑜在孩提的时候就是很好的朋友。</p><p>像胶漆一样互相黏合的友谊,说的是雷义和陈重坚不可破的友情;</p><p>虽然隔了两年依然杀鸡作黍等待好友到来,说的是范式和张劭的约定。</p><p>和好人交往,就像进入放着香草的屋子,时间久了就闻不到它的芳香味了;</p><p>和恶人交往,就好像进入卖盐渍鱼的店铺,时间久了也闻不到它的腥臭味了。</p><p>以诚相待,这才是推心置腹的朋友;</p><p>志趣不同,只可算做口头上的交情。</p><p>彼此之间的不合,称之为“参商”;</p><p>你我相互仇视,就像不能兼容的冰炭。</p><p>人们如果丧失道德,朋友间连干粮这样的小事情也可能引来纠纷;那就不能称为朋友”。</p> <p>诗仙和圣人们,做朋友的境界是高在云端的,是朦胧意境中的孤傲与深远…</p><p>而我等凡人做朋友的理念与之相比,就如同匆匆行走在草木间的蝼蚁;</p><p>一个高大伟岸在天上,一个渺小歧途于草地,不可同论而语。</p><p><br></p><p>困居在家,近几日看了一部电视剧《新世界》。虽然还有些剧集未看到结尾,但对于剧中的情节有了许多感悟和深思。</p><p>此剧围绕着1949年北平即将解放前夕,三个歃血为盟插香结拜的小人物铺陈叙事而展开。让我记忆犹深的是剧中常常提到的几句话;“豪横”,“有里有面”,“局气”。</p><p><br></p><p>老三徐天是个愣头青,天不怕地不怕,好冲动遇事就死磕,应了“豪横”这句话。</p><p>老二铁林是哥三中最软弱的一个,总想出人头地、生官发财,“有里有面”,但对任何事都拎不清,到后来被欲望迷失了方向,对兄弟背信弃义弄成无理无面。</p><p>老大金海城府很深,做事有情有义,常常为小哥俩平息风波,甚至为解救二人散尽家财而不言,可称为“局气”之人。</p><p>而从这些剧情里所体现出的是,很多小人物里的重情重义 可歌可泣。同时也让我等凡人重新审视了一次,我们人生中怎么才能做好朋友的道理。</p> <p><b><i>身在井隅,心向星光;</i></b></p><p><b><i> 眼里有诗,自在远方。</i></b></p><p><br></p><p>人生之旅没有双行道,时光也无岁月可回头。</p><p>日子,在昼夜光阴里叠次不息中前行。</p><p>人生的时光,也在四季辗转里悄然滑落。</p><p>见到过太多次,</p><p>春的花开蝶舞与阳光明媚;</p><p>夏的绿树成荫与风荷蝉鸣;</p><p>秋的细雨缠绵与落叶飘零;</p><p>冬的银装素裹与寒风凛冽。</p><p>然而,曾经的一切都已远去,</p><p>三千繁华散作云烟,未曾认真的年轻,</p><p>很想认真地老去,与阳光依偎,</p><p>与美好相拥,随着风飞过万里之遥,</p><p>还有一路的云和月为伴。</p><p>那些被忧伤感染的日子,那些被雾霾迷惑的光阴,</p><p>不去碰触,就让它在身后慢慢退去。</p><p><br></p><p>欲寄清风,我还剩下明月;</p><p>欲寄阳光,我还剩下微笑;</p><p>欲寄流云,我还剩下溪泉;</p><p>欲寄清晨,我还剩下晚霞;</p><p>欲寄惆怅,我还剩下忧伤……</p><p><br></p><p>可这些,你都有。你频频传递给了我,还有你面朝大海的宽阔,碧玉一般蔚蓝的晴空,永不谢幕的南国四季盛开的花朵……</p><p><br></p><p>人生苦短,岁月如歌;</p><p>人生如戏,世事无常;</p><p>没有谁的生活是容易的…</p><p>生活偶尔也是诗意和远方。餐后,泡上一杯茶,在初春的阳光里,坐在藤椅上,</p><p>读书写诗,听听音乐,或者干脆小憩一会儿,任阳光里的轻风悄悄地在耳边呢喃,任家人的话语似有似无地絮絮叨叨。</p><p><br></p><p>行走在远方的你,碎玉光影中,</p><p>是否和我一样,也漫进这清欢,</p><p>在安静的一隅,</p><p>一眼就捕捉到了即将盛放的春意…</p><p><br></p><p><b><i>寒冬客去茶酿酒,暖春朋来夏醺秋。</i></b></p><p><b><i>愿朋友岁月静好,鹤发童颜相望到老。</i></b></p> <h3><font color="#010101"><p>本篇部分图文借鉴下载与网络,如有冒犯,请谅解告之后删减。</p></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