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有清歌,你从画中来!———宝小老师,以这样的姿态在战“疫”(随记一)

夏彩梅

<h3>新冠病毒的来袭,阻隔了入暖的花期,也阻隔了本该忙得不可开交的“开学季”。然而,任他肆虐,也无法阻隔我们守好自己阵地的热情与坚定。</h3><h3><br></h3><h3>不想赘述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若干个深夜的辗转反侧,也不想说起那些迎对种种困难的脑汁绞尽却依然慌乱的内心世界。就连那些三更半夜还在探讨与学习,却又一次次莫名忘记各种操作的手足无措,都不想说。</h3><h3><br></h3><h3>或许,真如人所说,“逼迫”是推着我们迎接挑战最强的动力。想想看,习惯了黑板与粉笔的陪伴、习惯了师生有应有和的气息的我们,什么时候想过我要把讲台设在自己的书房呢?又有什么时候想到过自己一个人唱一场真正的“独角戏”?如果有,那真是只在梦里。</h3><h3><br></h3><h3>跳出习惯的舒适区是需要勇气的。这一场病疫好像成了给我们输送勇气的推手,这不是对它的表扬,而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给自己颁发的嘉奖。</h3><h3><br></h3><h3>看吧,老师们悄无声息地投入到了战斗之中,因为,那与我们的信念深深关联,与孩子们的明天深深关联。</h3><h3><br></h3><h3>真的,因为“被逼”,我们无论老少男女,全员开启学习模式,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一边学习还要一边指导,一边摸索实践,一边优化各项线上操作的科室成员,一句“又长知识了”成了我们自我鼓励的专属语言。在那些倒逼的路上,我们与各种表单相遇,也与钉钉携手,与各路公益课堂相遇,也与家长携手。</h3><h3><br></h3><h3>于是,我们就把“停课不停学”的旗帜飞舞。我们真的很用力,很用心,轻轻地摇曳着自我修炼的“春韵”,在小小的手机屏上密密麻麻,却又清清楚楚地写着给孩子、给家长、给学校、给自己的情书。</h3><h3><br></h3> <h3>这是在老师们的“圈”里随便顺来的,因为不是计划性的收集,飘入我眼睛的这样的图不是全部。但看到那些孩子们的回应记录,老师的用心点评,就像连续剧一样让人容易想象着屏对面的那些人的表情,那些在线对话的情景。</h3><h3><br></h3><h3>这些图片里传来的讯息无不感动着我们的眼睛和心。</h3><h3><br></h3> <h3>这些是我今天早上看到的老师们的修炼历程。各有招式、各有特色,但共通的主线都是自我的主动提升,这是一种没有提醒的自觉,更是一种敬业的工匠精神。</h3><h3><br></h3><h3>每天早上和学生一起观网课,每天晚上7:00—9:00与名师的同行。有人说,老师们全天候都是围着班上那几个娃,谁说又不是呢?有责任心的老师,无论停不停学,有无病毒,貌似都无多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当下的老师们,“转”的方式变了,连同自己也一头扎进了“网”里。</h3><h3><br></h3><h3>在倒逼中,我们都是蹒跚而行的赶路人。只愿“醉卧沙场”也能有抚弄琵琶弦的心情。</h3><h3><br></h3><h3><br></h3> <h3>陌上菜花一定开了,书卷里的文字也该活了。让我们一起携着“闲心”苦逼着欢笑,我要把手伸进你们每一个人的“腰包”。不必交出红包🧧😄只需要你的那些前行的印记,就刚刚好。</h3><h3><br></h3><h3>你们就是那陌上的春色,撇下清歌,也轻舞曼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