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

青鸟归来

<h3>2020.3.24 &nbsp;&nbsp;&nbsp;&nbsp;周一 &nbsp;&nbsp;&nbsp;&nbsp;&nbsp;晴天<br></h3><h3> 又是一个大晴天,新冠战“疫”已经持续一个月了。随着道路疫情防控卡点的取消,各行各业的复产复工,小城各单位也取消了弹性上班时间,全员正式上班。年后我们一直在上班,所以没有觉得有什么特殊。</h3><h3> 街上车多了,人多了,许多门店相继开门营业,外出务工人员启程了,貌似一切恢复平静,只有人人脸上的口罩提醒着我们疫情还未过去,各小区门口的疫情防控卡点还未取消。放宽或取消等比管理是为了尽快恢复工作生活秩序,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凡事要有警觉意识,零增长不代表零风险,各自做好防护,平安才会相随。</h3><h3> 早上在单位整理报表,只留一个企业上报数据有问题,导致工作无法进展,只有耐心等,限定了时间,下午三点。</h3><h3>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小城传统中有理发的习俗,每个人潜意识都是要强的,都想做一条龙。</h3><h3> 说起龙,龙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中华民族信仰的图腾,曾经风靡的歌曲《龙的传人》在耳边萦绕:“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我们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我们自豪。</h3><h3> 开春了,惊蛰将至,蛰伏一冬的龙在春雷惊醒中昂头,人们在这一天兴起了理头,寓意昂首挺胸,精神抖擞,不屈不挠,更有用新姿态迎接新一年的意思。</h3><h3> 百度“二月二”的结果:实际上“二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h3><h3> 昨天乾县发布有一则便民消息《明天上午(二月二),铜牛广场可以免费理发》,因为新冠疫情,市民理发不便,在市场监管局倡议下,县城近五十多户理发行业的爱心人士积极行动起来,在铜牛广场义务为大家理发,用一技之能奉献爱心。</h3><h3> 中午下班,春阳暖暖,温热正好,晒在人身上舒服极了。途经广场,远远就看人头攒动,但人们又下意识的相隔一定距离,依次排队登记、测量体温、做好防护,等待理发。理发师们紧张有序的忙碌着,只见个个手中剪刀翻飞,技艺娴熟,又理又推,仔细认真。现场理发的男女老少都有,整个现场暖心,一阵阵爱的春风徐徐,一股股爱的力量汇集,汇小情成大爱。都说二月春风似剪刀,可我想说此时他们手中的剪刀似二月春风,吹散了这个春天的阴霾,剪开了春的幕布,倾泻阳光明媚,春光无限,也剪开了一个崭新的春天。</h3><h3> 一个小小的细节让我们看到号召者的精心细致,几个大塑料袋装了约有上千条新毛巾供大家使用,确保安全卫生,这一点值得的大赞。在他们的爱心驱使下,我忍不住驻足,拍照留下这美好的时刻。</h3><h3> 晚上,在一文学群看到以前的老领导发的美篇,他爱好摄影,不仅用镜头记录下感人的一幕幕,还用文字把爱描述。一个个理了发的人精神百倍,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浏览美篇得知这次爱心行动惠及500多人,短短一上午时间,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愿爱心能够燃起一团火焰,早日驱散新冠疫情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冷。此时,不知是谁放起了歌曲“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有爱心不冷,战“疫”一定赢。</h3><h3> 下午上班,住建局分管报表的同志来电话催,经多次和企业沟通,终于上报过来,很快填报完成。正准备打印纸质版盖章报送住建局,来一位咨询业务的老人,老人年岁大了,耳朵不好使,带着助听器,只有一个儿子在国外。</h3><h3> 看着老人孤立无助的模样,想想他那远在国外的儿子,心中有些莫名的伤感。再想想那些为了孩子学习整天苦口婆心的家长和老师,我们在教育方面应该着重于哪一点?仅仅是把孩子培养的能考高分,上重点大学?孩子过于优秀,他就是社会人,不再属于父母,也不再是你的儿子或闺女。</h3><h3> 当然,即便是与孩子隔着万水千山,父母还是希望孩子成为佼佼者。</h3><h3> 究竟对于我们,什么最重要?</h3><h3> 看看当前疫情严重,多少人因“疫”去了天堂。面对疾病,健康重要,面对灾难,平安重要。于我们而言,只要孩子平安健康、阳光开朗、积极向上,比什么都重要。如若孩子优秀,自然是锦上添花,好上加好。如若不那么优秀,也别过于强求,灰心丧气。</h3><h3> 我让老人用手机拍下需要给我们提交资料的目录,老人的手机是老年机,不能拍照。我给老人手写了一份资料目录,并把注意事项在一旁备注清楚,方便老人理解。</h3><h3> 刚送走老人,又来了一个帅气穿制服的小伙子,看胸牌应该是卫生防疫系统的。虽然他想办理的业务不在我们这里,我还是耐心给他解释,他又拿出一张发票给我看,看了发票我笑了,发票上写着日期是“2020.1.28”。1月28日是正月初四,疫情当前,小城封闭全民宅家,你上哪买东西?谁给你安装?这假造的有些可笑,估计也是为清洁能源那一千元的补贴。他尴尬的一边向外走,一边自我解嘲的说嗯嗯,知道了。</h3><h3> 晚上回家蒸馍,有不愉快小插曲。馍蒸熟了,我忙着码字,丈夫给儿子炒了鸡蛋,三个馍里加好鸡蛋,又别出心裁的给鸡蛋上抹上郫县豆瓣酱,结果吃饭单一、挑食的儿子不吃了,重新另做也不吃了,并说自己不饿。丈夫也心怀怨气,说一顿不吃也饿不下啥毛病。一时间爷俩不欢而散,从中调和也无用,唉,这爷俩,无语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