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江湖.辛弃疾

陌上花开

<h3>  海子说“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外面阳光正好,出去走走,却成奢望。 如今日日蛰居,昏昏然不知今夕何夕,只能夜晚望着寂静的天空,背几句宋词解闷。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首《青玉案》,让一切美好起来,月亮在树梢,烟花开在月亮旁,回首,思念的人,就在阑珊的灯火处,在倾斜的月光里,笑语盈盈。</h3> <h3>  一直以来,我很少读辛弃疾的词,总觉得会在金戈铁马,漫漫黄沙里,被刀光剑影所伤。闲暇之余,读宋词是我的喜好。东坡词旷,稼轩词豪。苏轼之词,旷达中透着哲理,读时会和他一起进入风起云涌的境界,又随他慢慢归于深沉的平静。</h3><h3> 辛弃疾的词,似乎永远炽热,带着豪情与悲壮。不愿读,也不忍读,怕读懂了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怕读懂了,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h3><h3>却又迷恋他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侠义与豪情,继续读,忍着痛读。 </h3> <h3>  宋词的江湖里,有诸多披甲上阵的词人,有陆游,岳飞,范仲淹,最是岳飞和辛弃疾厉害。岳飞是将领,辛弃疾就是大侠了,倚剑走天涯,只身闯江湖。</h3><h3> 从少年时代,他就走在抗金的路上,20岁时,他曾率领五十名骑兵夜袭金营,于数万敌人中,活捉了叛徒张安国,并连夜狂奔千里,将其押解到临安正法。</h3><h3>如此的英勇和果断,在历史上也只有关羽、赵云等名将做得到。</h3> <h3>  可是,他做到了。那段痛快杀敌的时光,是辛弃疾一生回忆的重点。</h3><h3> 后来他在《鹧鸪天》中写道,“壮岁旌旗涌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騄,汉箭朝飞金仆姑”。每次读之,凛然杀气,喷薄欲出。这样的英勇,果敢,与郭靖不相上下,若宋词有江湖,他一定是北侠辛弃疾。</h3><h3> 郭靖之所以声望高,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武艺高强,更重要的是,在山河破碎的时代,他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担。他本可以在桃花岛过着闲云野鹤,悠然自在的生活,却要选择走出来,用一己之力坚守襄阳30 多年,在面对千军万马的煎熬中,成了有担当,有家国情怀的郭大侠。</h3><h3> 辛弃疾也一样,郭靖坚守襄阳的故事,在他身上,就是领兵对抗金兵的故事,他的家国情怀,他的侠肝义胆,壮志豪情,体现在一次次的冲锋陷阵中,体现在《破阵子》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马作的卢飞快,恭如霹雳先弦惊。</h3> <h3>  辛弃疾在战场上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h3><h3> 然现实对辛弃疾是残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但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h3><h3> 叱诧风云的热血男儿,在伤心失意中,脱下征袍,归居田园,至此,辛弃疾就成了农人稼轩,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他将手中的利剑换成了软笔,他开辟了另一个疆场,用笔书写他收复失土的梦。</h3> <h3>  他自由挥洒,时而压抑,时而喷薄,内心的火焰燃烧在他生命的每一个角落。</h3><h3> 写壮志豪情,他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h3><h3> 诉报国无路,他有《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h3><h3> 记乡村情趣,他有《清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h3><h3> 写婉约沉郁,他有《青玉案》,“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h3> <h3>  就这样,他执拗的坚持着对文字的热忱,引领着南宋文坛的气运,辛弃疾,他是永远的大侠,不管手中拿的是笔还是剑,永远在作战,永不言败!</h3><h3> 2.24</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