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趣》

山水涧

<h3>  宅家自我隔离期间没事找事,除了日常生活起居,就是整理电脑里的照片,看到前几年的游历埸景,感慨万千,思绪飘飞。借“美篇”这平台,我整理了部分場景,用照片加上简介、所感与大家分享!</h3><h3><br></h3><h3> “游”字的意思我们上海的方言是“白相”。“趣”即是志趣、情趣,味道。还带“走”字,就是要走出去的,只有走出家门才能寻觅到你想要的趣味。</h3><h3> 对“有趣”的理解千人有万种。自驾本是游的一种方式,可我把这方式归在“兴趣”中,当作一件有趣的事情去做,就会乐在其中了。这是其一。其次是拍照,只能称为拍照。只是将自己以为美好的場景记录下来。山水、花鸟、古建筑全记录,不求甚解,自我满足,其乐无穷。</h3><h3> 智者说过:“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我想有一定道理。行前准备必须查阅资料,包括地理、气候、看点等,会有收获。旅行中的“道听途说”也是再学习的过程。回家后若是想要写游记、发“美篇”还得查资料考证,又能学到一些原本不知道的东西。这样退休生活变得充实了,这段时间“防疫隔离”也变得忙碌了,无趣成了有味!</h3><h3> 以下选编了:</h3><h3>一、自驾的味道</h3><h3>二、古今桥梁</h3><h3>三、民族民风</h3><h3>四、古色古香、推陈出新</h3><h3>五、回归田园、享受美食</h3><h3>六、致敬英雄、缅怀先烈</h3><h3>七、大自然的美景养眼又养心</h3><h3>共七个方面,分享给各位!</h3><h3><br></h3> <h3>  新疆昭苏马场的门楼</h3> <h3>  一、自驾的味道</h3><h3><br></h3><h3> 在十多年的自驾游经历中,五味杂陈,回忆起来还是甜味居多,酸苦其次,因此乐此不疲。从上海至东北、内蒙古,9000公里多,上海至西藏,近一万公里,上海至新疆15000公里,两次上海至云南,一次上海至广西,还有中短线的及在境内外租车的不计,都做到了人车安全,交通违法扣分近年为零。损坏轮胎一次,陷车一次,回顾一下还是很欣慰的!</h3><h3> 我感恩造桥建路的人,每当路旁立有为筑路造桥献身的英雄纪念碑的时候,总会默默向英雄致敬!是他们的付出才有了我们自驾游旅行者的安全,天南地北畅通无阻,饱览大千世界!</h3> <h3>   这是开化龙顶服务区。</h3><h3> 近年来公路交通越来越好,休息区漂亮如景点的也多了。</h3> <h3>  云南读书铺服务区</h3><h3> 和阳澄湖休息区差不多漂亮的一个休息区,边缘地区很少见。</h3> <h3>  多年自驾游,已沿我国的版图边境地区基本上都游到了,深感大中华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多样。地球上有的我国差不多全有,看不完、赏不尽。</h3><h3> 遇到平坦的大道居多,路两边景色优美的也常常会走过。当然也会有艰难险阻,也惊叹自然伟力,让人不得不敬畏大自然。</h3> <h3>  西藏林芝</h3> <h3>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h3> <h3>  新疆的坦途</h3> <h3>  独库公路</h3> <h3>  金沙江凉山段的山道弯弯</h3> <h3>  318国道上的川藏交界处</h3> <h3>  香格里拉东环线上塌方路段</h3> <h3>  去往尼汝村的乡道上遇见巨大落石,有惊无险!</h3> <h3>  碎石触破了轮胎</h3> <h3>  德贡公路上陷入泥潭。</h3><h3> 100公里多一点的德貢公路从德欽的云岭乡到貢山,修筑难度极高。十二年修通,通了又坏,至今还在修补。</h3> <h3>  遇佛系村民解难施救</h3> <h3>  约旦自驾</h3> <h3>  二、古今桥梁</h3> <h3>  人的一生会走过很多的桥。自驾游所看到的桥更是数不胜数。</h3><h3> 我就用几张照片简单介绍一下东南西北中有代表性的几座桥,都是我走过的(除港珠澳大桥)北有年代久远的河北石家庄赵县的赵州桥,西到新疆的果子沟大桥,南到珠海的港珠澳大桥,东有上海通崇明的长江大桥。还有古式传世的廊桥,碇步桥,怒江上残留的铁索桥。</h3><h3> 我国的建桥史久远,古代就领先于世界上千年。如赵州桥。这桥的敞肩石拱设计就是领先欧州一千二百年。如今的众多大桥也是遥遥领先于世界。如矮寨大桥,港珠澳大桥等,不胜枚举。</h3><h3> 在赵州桥的位置现在有为保护这与埃及金字塔、巴拿马运河、埃菲尔铁塔等世界齐名的建筑,国家投资建了公园,成立了展览馆。馆内有一段《桥话》摘录如下:“桥是水上梁,是空中路。遍布大地,随处可见。它踞险而建,成就千年大计,它沟通彼此,泽惠四海五洲。它更富禅机,普渡万民众生”。</h3><h3> </h3> <h3>  从小就知道李春造赵州桥,但从没有见过。前年去看金山岭长城,特意去参观了一下。</h3> <h3>  怒江上原来的铁索桥,只能过牛、马、人,如今已有新桥替代,可通汽车。</h3> <h3>  果子沟大桥是国内目前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大桥,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往霍尔果斯口岸。桥下果子沟也是黑松满山坡,零星牧民定居于此,炊烟袅袅,景色优美。</h3> <h3>  在建的温州南浦溪大桥,如一道彩虹。</h3> <h3>  泰顺廊桥己完成历史使命,退出桥的原有功能,如今在各地政府部门的保护下后人还得以欣赏。</h3><h3> 泰顺地区廊桥众多,年代不一,造型各异。保护较好,具代表性的有泗溪镇的北涧桥和溪东桥。</h3><h3> 泗溪镇是四条溪流汇聚而得名。当地还有因地制宜、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碇步桥。</h3> <h3>泗溪镇北涧桥</h3> <h3>  “仕水碇步”是仕阳溪上的碇步桥的意思。图中的碇步桥是几经修建的碇步桥,作为文化遗产的。据了解浙南地区溪流众多,古人将石块按一步的距离扔水里排列形成,没有桥面,简单实用,算是桥的雏形。</h3><h3> 泗溪的北涧桥和这“仕水碇步”呈九十度横跨两条溪,加上老榕树的映衬别有一番风味!</h3> <h3>重建中的廊桥</h3> <h3>  上海至崇明的长江大桥</h3> <h3>  内地车牌不能上的著名港珠澳大桥夜景</h3> <h3>  三、民族民风</h3><h3> 我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多民族融合,留下了绚丽的文化遗产。</h3> <h3>  在进藏的路上常看到到不辞劳苦的藏民举家朝拜,转山、转湖,磕长头的场景,我是不忍心近距离的将镜头对准这些虔诚的藏民,会觉得亵渎了他们的心。</h3><h3> 图为转山的藏民。</h3> <h3>  </h3><h3>八廓街上</h3> <h3>  宗教信仰的影响深入到了幼童。图为耶鲁撒冷哭墙广场上的小女孩在要求妈妈净手!</h3> <h3>  仿缅甸的普甘塔造型优美</h3> <h3>  瑞丽姐勒金塔</h3> <h3>  “ 新疆除了远其他没毛病”这是新疆旅游的宣传语。没去之前总听到“新疆乱、特别是南疆”的说法。去过以后我觉得新疆是最安全的旅行目的地。应该说“除了安检多,其他没毛病”。新疆的各族人民热情好客,小孩、老人都有礼有节。</h3> <h3>  小小孩童就会说“你好”问候,着实可爱。 &nbsp;</h3><h3> &nbsp;</h3><h3> 图为喀什老街遇孩子互动!</h3><h3> (同伴拍摄)</h3> <h3>  喀什居民家。主人热情邀请参观,拍照留念,我们第二天再将照片送到她家。</h3> <h3>  在新疆伊犁自治州,途中有一山顶售货亭,售买牛奶和马奶制品,我们好奇予以品尝,并与女主人交流,语言上虽然不顺畅,但也是民族交融。</h3><h3> (同伴拍摄)</h3> <h3>  在喀拉峻草原上体验毡包生活。</h3> <h3>  画面是西藏林芝地区尼洋河边,藏民在桶状器物里面泡澡。四月初的西藏,气温还是比较低的。我理解这也是生活,知足常乐!</h3> <h3>  在以色列自驾游的过程中所见所闻,真正体会友善和热情。</h3> <h3>  孩子们热情洋溢的参与互动</h3><h3> </h3><h3> (朱老师拍摄)</h3> <h3>  城市马拉松的啦啦队员热情奔放</h3> <h3>  就餐的军人</h3> <h3>  民族文化的传承。广西的瑶族女性手工刺绣、纺织。</h3> <h3>  新人在古镇穿古装拍摄婚照</h3> <h3>穿民族服装拍婚照</h3> <h3>  在云南石林小饭馆吃饭时偶遇少数民族艺人也在聚餐,招待丽江古城的歌手,席间各人展示自己的绝活,其中一人在饭店里摆放的盆栽植物上摘下一片树叶,吹奏了一曲。</h3> <h3>  瑞丽的银井口岸是我见过的最为特别的口岸,这中缅国境线也是最神奇的,穿过了一个村寨,竹篱、田埂、小水沟就是国境线。分不清哪是哪了。</h3> <h3>  头颈套金圈的长脖子美女在排练舞蹈</h3> <h3>  分不清是中国的还是缅甸的女孩,只是觉得很友好!</h3> <h3>  四、古色古香、推陈出新</h3> <h3>  现在众多古镇充满了商业气息,不古不今,人满为患。我窃以为太破旧也没美感,毕竟游客中少有考古工作者,仿古也许弄巧成拙。</h3><h3> 黄姚古镇、束河古镇做的就是很不错,有趣味!</h3> <h3>  束河古镇虽然没有丽江古城名字叫的响亮,但是很有韵味,文化气息浓厚。一条溪流沿街流淌,清澈见底。</h3> <h3>  丽江古城的花伞巷有创意,别具一格、古今融合。</h3> <h3>  独克宗古城部分地区被火焚毁,修旧如旧,保留了原有的风貌!</h3> <h3>  清晨的黄姚古镇,古老的建筑、磨得发亮的石板路,原汁原味!</h3> <h3>  秋那桶石板屋顶的民居</h3> <h3>  福建土楼历经数百年不倒,上万幢形式各异的土楼正在发挥它的新作用,有财力的可以买下供游客参观产生经济效益!</h3><h3> 本人仅仅只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对土楼的功能、结构没研究。发几张照片让大家共欣赏!</h3> <h3>  五、回归田园、享受美食</h3><h3><br></h3><h3> 旅途中看到有山有水有田园还有人家的风景总是很喜欢,(篇幅有限不多介绍)也常常会与当地人互动,了解情况。吃的、玩的信息都有用。在山东砣矶岛与渔民一起下海捕鱼,在陕西二次去同一家吃柴火鸡,诸如此类的很多。</h3><h3> 我觉得回归田园、放飞自我也是一种趣味!</h3><h3> </h3> <h3>  此画面是我走进广西阳朔大岭头村廖家,背着刚从他家山坡上采摘的金柑。这家主人廖老板,开了一个农家乐,三层小楼,会烧一手好菜,家有很大一片山地,种植金柑、沙塘橘。今年遇上新冠肺炎销售收入会受影响。廖老板为人热情厚道,还在凌晨带我去拍摄大面山日出美景。</h3><h3> (同伴拍摄)</h3> <h3>  我不算美食家,也不是吃货。只是对记忆深刻的旅途饮食作分享。</h3> <h3>  在喀拉峻草原上享用大盘鸡。鸡是草地上吃蚂蚱的,就餐环境也是独一无二的。</h3> <h3>  在盐井吃“一口面”很有意思。服务员边唱歌边为你服务。每次盛给你一口,拿一小块石头记数,无限量吃。吃到99口就免费。</h3> <h3>  黄姚古镇上的小吃,没听过,更没吃过,定要尝尝。</h3> <h3>  香格里拉城有一家兰州人开的面馆,这面货真价实味道好。</h3> <h3>  和顺古镇的名菜~土锅子</h3> <h3>  六、致敬英雄!感恩先烈!</h3> <h3>  去寻找长江第一湾的时候得知此处有个红军塔就前往瞻仰。在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找到了刻有毛泽东手迹题写的“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的纪念碑,边上有纪念馆,介绍1936年4月25日红二、红六方面军贺龙、肖克、关向应、任弼时、王震率领红军北上抗日横渡金沙江的一段历史。当时有五个渡口,石鼓镇是其中之一。</h3> <h3>  今天的石鼓镇和远处的长江第一湾(此段实为金沙江,因为也是长江的上游所以后人把此处的大弯称为“长江第一湾”。)</h3> <h3>  在云南瑞丽的畹町我们找到了史迪威公路和滇缅公路的零公里处,建有两块大石头制成的纪念碑。在此处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中英联合成立的中国远征军,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在缅甸作战,歼敌三万多的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值得国人敬仰!</h3><h3> 中国远征军10万,1941年12月编成,到1945年1月在畹町会师,牺牲了6.7万人。有些人至今没回过国,有的长眠于异国他乡,国人应该缅怀先烈!</h3> <h3>此拼图为畹町文化园和两块纪念碑</h3> <h3>  烈士英名录</h3> <h3>  当年的碉堡</h3> <h3>  抗日战争时期,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通道被封锁,滇缅公路开通后是一条重要通道。但是陆路交通靠卡车运输,这时缺少大量司机和机工。南洋华侨陈嘉庚号召华侨加入抗战,华侨纷纷响应,甚至有花木兰式的女英雄,一下组织起3193人分批回国,奋战在1146公里长的滇缅公路上,战死、病亡、失踪共1000多人。</h3><h3> 在南洋华侨回国抗战纪念馆,我们看到了纪念碑,每个华侨机工的誓言、制定的纪律,读来令人动容!</h3> <h3>  下面这张拼图介绍的是福建省恵安县崇武镇建有一座“军庙”的事。图中有解放军战士的雕像,“军庙”,陈列馆等信息。</h3><h3> 一次旅行到了恵安,想了解恵安女的实际生活、工作情况,在大岞村簸箕湾民宿得知当地有一个“军庙”,很是诧异,决定去了解一下,结果得知了一段尘封已久的感人故事。</h3><h3> 原来崇武镇离台湾很近,直线距离仅150海里,1949年9月17日,崇武镇遭6架国民党飞机袭击,西沙滩上有众多群众四散奔逃,其中一个十三岁女孩叫曾阿兴,哭喊着奔跑着,这时一枚炸弹落到女孩身旁,就在此时5名解放军战士不约而同地扑向女孩子,用血肉之躯挡住了弹片。小女孩获救,可5位战士壮烈牺牲。事后女孩母亲为让女儿记住敌人的仇恨,为女儿改名曾恨。这个女孩后来在几十年间四处筹钱,终于在1996年建成了这座军庙。将为她牺牲的5位解放军战士和在当地牺牲的战士共27名统统树碑立传。此事被开国上将叶飞得知,到1997年亲自题写“为了人民死得光荣”!</h3><h3> 虽然“军庙”的称谓不是最合适,但普通百姓能有这样的感恩之心也是难能可贵的!</h3> <h3>  七、大自然的美景养眼又养心</h3><h3> </h3><h3> 用车轮丈量国土,用双眼欣赏自然美景才是最真实的。</h3> <h3>  来古冰川和林芝桃花</h3> <h3>  巴松措的早晨</h3> <h3>  错高村的黄昏</h3> <h3>  羊卓雍措</h3> <h3>  尼洋河畔</h3> <h3>  雅鲁藏布大峡谷</h3> <h3>  雪山</h3> <h3>  安集海大峡谷</h3> <h3>  布达拉宫的背影</h3> <h3>  沙滩</h3> <h3>  霞浦</h3> <h3>  霞浦</h3> <h3>  广西京岛</h3> <h3>  在喀拉峻草原上拍摄,风吹的三脚架只能缩到最低位才能稳住!</h3> <h3>  喀拉峻草原上的“美女腰”</h3> <h3>  鳄鱼湾</h3> <h3>  巴音布鲁克</h3> <h3>  巴音布鲁克</h3> <h3>  巴音布鲁克九曲十八弯的黄昏</h3> <h3>  死海落日</h3> <h3>  三清山晨曦</h3> <h3>  我国西藏东部和云南北部地区有世界自然遗产级的“三江并流”奇观。澜沧江、怒江、金沙江自西向东排列,由北往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在担当山、力卡山、高黎贡山、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穿越,蜿蜒曲折,两江之间最窄处只有十几公里。由于山体高低落差大,山体险峻,以前交通闭塞,山路崎岖。但又造就了植物的多样性,高原草甸、湿地,湖泊成为野生动物的家园。</h3> <h3>  髙海拔地区岩石上的苔鲜植物</h3> <h3>  图中小红点是田螺的卵</h3> <h3>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好,成为野生鸟儿的天堂</h3> <h3>  “彩云之南”的名号不是虚的</h3><h3> 摄于腾冲北海湿地</h3> <h3>  梅里雪山的雪峰与冰川</h3><h3> 梅里雪山地处西藏察偶东部、云南德钦西部。</h3><h3> 梅里雪山是无人登顶的山峰,很神奇的。梅里雪山高6740米,世界上8000米以上的山都被人类征服了,但梅里雪山从上世纪初期开始不断有中外登山队攀登,都以失败告终,直到1991年17名中日联合登山队遇难以后,日本方面经过一年准备又一次登山,还是失败。后来我国政府发令禁止梅里雪山的登山行为。</h3><h3> 梅里雪山有十三太子峰,主峰卡瓦格博常年云雾缭绕,很少见到其真容。我们还算幸运,卡瓦格博露了脸。</h3> <h3>  千年古盐田。所晒的是澜沧江下的盐卤水,慢慢晒,颜色慢慢变白成了盐。</h3> <h3>  如今采盐的少了,政府为保护这文化遗产不让消失,下了大力气。</h3> <h3>  大江大河的弯很美。我曾特意去欣赏了黑龙江的第一湾,陕西的黄河乾坤湾、清水湾,都是平静如镜,碧水一片,前一阵子欣赏到了金沙江、怒江的湾,水色暗红,气势磅礴。</h3> <h3>  怒江第一湾</h3> <h3>  长江第一湾</h3> <h3>  金沙江在此拐了一个大弯</h3> <h3>  腾冲火山地貌。腾冲地区休眠的火山多,形成地貌独特的景观,古代的火山喷发形成了含有丰富物质的土壤,适合植物生长。地热资源也相当丰富,峡谷流淌着的是热气腾腾的水,含硫量很高,异味扑面而来!</h3> <h3>  硝烟弥漫如同战场</h3> <h3>  著名的大滚锅</h3> <h3>  元谋土林位于云南省元谋县,有物茂土林和浪巴铺土林等多处。元谋土林是150万年来经水的冲刷逐步形成的。有古堡型、尖笋型、铁帽型等多种,造型各异。</h3><h3> 土林是沙砾和粘土胶合而成,含有矿物质成分不同,土质就不同,较为疏松的先被水冲刷掉,较硬的留下了,形成风姿各异的景观。与雅丹地貌相似,又与其它地区的土林不同。如东北的泥林与元谋的土林一字之差就不一样。</h3> <h3>  红色崖体。地质学上称丹霞地貌,在世界上有不少分布。都是海洋沉积的沙砾,山体抬升露出地表后形成。我国广东韶关地区的丹霞山最为典型,还有河流陪衬更是增色。湖南郴州的髙椅岭同样如此,规模虽没有韶关的大,但红色山梁如鱼背伸向远方,边上水洼绿色相配,别有风味!</h3><h3> 约旦的瓦迪拉姆沙漠中的红色沙漠和瓦地伦的月亮谷,惊世骇俗。成为著名电影《火星救援》《红色星球》的外景地。</h3> <h3>  郴州髙椅岭</h3> <h3>  髙椅岭下的湖</h3> <h3>  韶关丹霞山有的地方路十分难走,考验体能。</h3> <h3>  韶关丹霞山</h3> <h3>  约旦的丹霞地貌和紅色沙漠</h3> <h3>  约旦丹霞地貌</h3> <h3>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光甲桂林”说的真好。在广西众多山水名胜之中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想要寻觅不同之处得有一双“摄影眼”。我只能上几张照片给没去过的朋友欣赏了!</h3> <h3>  广西阳朔遇龙河风光</h3> <h3>  漓江山水标配景点之一~被印在人民币上的景色</h3> <h3>  阳朔地区的玻璃田</h3> <h3>  阳朔相公山</h3> <h3>  在广西阳朔大岭头村为了欣赏大面山的日出,在农家乐廖老板的带领下天没亮就爬山,广西的山虽不是很髙,但不是正规景点,所以没有具备安全保障的路可走,天亮后下山用手机拍下了路况,心有余悸。</h3> <h3>  凌晨有露水,铁板会滑,旁边內侧山体有时手扶不到,外侧是很陡的山坡。多亏廖老板帮我背相机和脚架,我四肢并用爬上去。</h3> <h3>  有付出才会有收获,这没开发的景点还真不错,天气也很好。</h3> <h3>  小家碧玉般的鹅泉</h3> <h3>  在中国大陆最南端~徐闻县,象年青人一样雀跃,舒发一下“游趣”!</h3><h3> (张老师拍摄)</h3> <h3>  首次发这么冗长的“美篇”,敬请不吝赐教!感谢您能读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