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风物总关情-庄户人家的一些老傢伙什儿(之三)

子在舟上曰

<h3>【图片/文字均为原创】</h3><h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h3><h3>青箬笠,绿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h3><h3>斗笠,簑衣,是从前庄户人家必备的雨具。斗笠用竹子做骨架,蒙上一层牛皮纸,然后再刷上几层熟桐油制作而成。后来便改用结实耐用的农膜做蒙皮,但依然釆用竹篾编成的骨架。蓑衣也分两种,一种专门用来制作的蓑衣草。一种是用棕榈树上的树皮来制作。前两种一经雨水淋湿,便十分沉重。到后来干脆也改用轻柔的农膜当雨披。现在的庄户人已经不用它们了,穿上更轻便的雨衣在野外劳作。</h3> <h3>外婆的纺车</h3><h3>外婆已经走了好多年了,但我依然记得她夜晚就着昏暗如豆大的梓油灯纺棉线的情景。右手边摇纺车,左手拿着事先搓好的粗细如火腿肠,长约尺余的棉条,一根细细棉线随着纺车的转动,从纺车前面的一根长长的的铁亭子串着线砣上再又被转移到纺车轮上。一根棉条纺即将纺完时,外婆便从面前的小笸箩里抓起一根接上。直到一笸箩里的棉条全部变成细细的,长长的棉线缠绕着仿车车轮,外婆便把棉线从轮上取下拧成麻花状一匝匝收好。而我则陪着外婆就着油灯看书,并不时的拿出一个满是厚厚的油垢的油壶往灯架上的盛油的灯盏中添加梓油,换灯草,剔掉灯花。</h3><h3>当棉线达到一定数量时,外婆便开始准备织布了。织布机嘎嘎作响,外婆身体时而向前,时而后仰。梭子不停地来回穿梭移动。织完一匹粗棉布要用多久,多少棉花我不知道。但那个时候,农村人缝衣服,被子全靠自己纺织。那时什么卡基布,士林纱,灯芯绒这些于农村人来说都是高端布料,买不起的。</h3><h3><br></h3> <h3>提拎壶,用来装茶水的。老妈的陪嫁。只有家境比较好的庄户人家才拿得出来的嫁妆。</h3> <h3>老式的铜锁</h3> <h3>天青色等烟雨的青花瓷的汤勺。</h3> <h3>这个景泰蓝景德镇的茶壶是老爷子六七十年代买的。</h3> <h3>坛坛罐罐都是我翻箱倒柜的捣饬出来的。还有一个藤考儿。</h3> <h3>一只好看的花菜碗</h3> <h3>这些东西现在基本上不用了,原始的农耕文明,农耕时代生产生活用具。箥箕,竹筛,竹笸箩。</h3> <h3>扔在农村土砖老屋墙角的一只搂柴的竹笆子,它的主人早就不用它了。</h3> <h3>婚床,</h3><h3>全部为实木。电视剧韦小宝和七八个女人疯闹,最后被别人连人带床整个抬到街上,就是如图中的这种床。过去农村结婚娶媳妇,一般来说都要叫来木匠来家里打这种架子床。耗时耗料也在所不惜,因为结婚毕竟是一个人的一生的大事。做这种架子床的时候,要说最高兴的还是那些似懂非懂的小屁孩儿。因此木匠师傅们也常常拿围着床打转的小男孩们开心:别急别急,等你长大了,也给你做一乘。</h3><h3>这种床从材料到成品,一般一个木工也需要七八天才能成功。这种床一全部完工,占相当大的面积不说,因为全是厚实的松木,重量也自然不轻,两个壮汉也不见得轻松移动。因此都原先计划在摆放床的位置进行架构拼装。</h3><h3>最精细的活就是床架上方眉毛的活儿了。床眉要么就是用樟木雕刻的花鸟鱼虫。然后漆上金粉,要么就是漆匠直接用油漆彩绘。整个婚床自然用传统喜庆的红色基调来美化装饰。之所以要做的如此考究,一是它的特别的用途,二是便于挂蚊帐。如今这种床今天的年轻人早己摒弃不用了,而是直接去家俱商那里购置更舒适更新潮的床具。</h3> <h3>竹林人家。今天这个地方早已不复当年旧模样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现代化的连排别墅。</h3> <h3>山中人家</h3> <h3>美丽乡村,一栋栋小洋楼鳞次栉比。</h3><h3>画一样的村庄,梦一样的故乡。</h3><h3>她让远方的人日思夜想。魂牵梦绕。</h3><h3>几回回独看窗前月,</h3><h3>几回回梦里回故乡。</h3><h3>纵使日久他乡作故乡,</h3><h3>千好万好,老家好,</h3><h3>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香。</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