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20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将隐匿于阴影之中的野味问题公之于众,这不是第一次全民探讨野味隐患。然而,非典曾经带来的伤害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被淡忘,在过去17年卷土重来的“野味”,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面对又一次的伤痛,希望疫情过后,我们能够做到拒绝野味,保护家人。<br></h3> <h3>活动名称:《保护动物,从我做起》</h3><h3><br></h3><h3>活动目标:</h3><h3>1、简单了解人与动物的生态关系,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2、了解一些动物受到伤害的原因,探讨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各种动物的照片。
2、动物受伤原因介绍的图片。<br></h3><h3><br></h3><h3>活动过程:</h3><h3>一、播放动物图片,认识这些动物。</h3><h3>1、你看见了什么动物,它们的家在哪里?它们都吃什么呢?</h3> <h3>老虎:大型猫科动物,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才在一起生活。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能游泳。</h3> <h3>黑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h3> <h3>大象:它们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和扇大的耳朵,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h3> <h3>犀牛:体肥笨拙,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800-3000千克。有许多独特的外貌特征: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以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面长有单角或双角,还有生于头两侧的一对小眼睛。<br></h3> <h3>海豚:是对海豚科的一类水生哺乳动物的统称,为小型或中型齿鲸。</h3> <h3>穿山甲:地栖性哺乳动物。体形狭长,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体表被角质鳞甲。头骨呈筒状,吻尖长,无牙齿而舌甚发达。爪长,尤其是前足中趾爪特长,用以挖掘蚁类洞穴。</h3> <h3>浣熊:是哺乳纲真兽亚纲食肉目浣熊科浣熊属的一种动物,浣熊特征为眼睛周围有一圈深色皮毛,体型较小,体长约40到70厘米。因其常在河边捕食鱼类并在水中浣洗食物,故名浣熊。</h3> <h3>果子狸:因面纹黑白相衬明显而得名“花面狸”,因在夏、秋季取食大量果实,亦称“果子狸”。体型似家猫而较大,四肢短,尾颇长,几乎等于体长,体长50~65厘米,体重4~8千克,尾毛紧贴,尾型细。</h3> <h3>蝙蝠: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下的一类动物,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兽类。</h3> <h3>土拨鼠:是一类小型穴栖性啮齿目动物。如果算上短尾巴,身长平均约为30-40厘米。体毛呈黄色,耳朵较深色,腹部较浅色,尾端为黑色或白色。</h3> <h3>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野生动物,等着大家去发现。</h3> <h3>二、因为人类它们受到了哪些伤害!</h3> <h3>有的动物被剥离了皮毛,</h3><h3>有的动物失去了它们的角,</h3><h3>还有的动物变成了饭桌上的美食……</h3> <h3>三、播放视频,理解为什么要保护动物</h3> <h3>根据目前的检测结果来确定冠状病毒的感染源主要是来自野生动物,当人们食用了这些野生动物后,病毒也就这样感染到人体,然后再通过人和人之间的接触传播传给其他人。</h3><h3>动物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好它们,并停止对野生动物一切伤害。</h3>